摘要:国际石油公司在华遭遇的页岩气“劫”准确的说并不应当全数归结于“中国因素”,国际石油公司自身无法改变的企业特性也是导致其在全球范围内页岩气开发遭遇普遍性“滑铁卢”的重要原因。
10月13日,“我国页岩气开采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登上《新闻联播》,正如今年5月14日《人民日报海外版》以“中国能源点燃新希望——首个大型页岩气田提前商业开发”作为头版头条刊登我国页岩气之煌煌成就一样,国家希望在当下国内能源转型、环境污染形势紧迫,国外能源地缘政治关系紧张的局面下,向全国及全世界传播中国页岩气开发的正面能量。
但也有谨慎之人常习惯于肢解研究这些官方语言,针对页岩气提出了一系列辩证思考的观点,诸如页岩气“热潮减退”、“冷静对待”等等。其中,最为有力的证据莫过于国际石油公司(IOC)在页岩气领域一边倒的亏损局面。这些观点的提出对于避免我国页岩气产业走入盲目狂热意义重大,但另一方面,对事实的探究并不能止于新闻表面,尤其是这些老牌国际石油公司,历经三次石油危机仍历久弥新,却在21世纪无论如何也玩不转页岩气,其中的缘由值得深究。
事情的开始来自《华尔街日报》在2013年9月刊登的一篇名为《页岩气革命在中国遭遇水土不服》的文章,文章报道了壳牌石油在四川富顺—永川页岩气区块遭遇的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典型阻碍,如我国页岩气区块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基础设施落后、土地政策、村民抵制等等。今年9月,壳牌宣布欲缩减在四川页岩气项目规模,近日更有传言壳牌与中石油在页岩气领域的合作岌岌可危,壳牌在华的页岩气业务更加令人担忧。
2013年正值我页岩气第二轮招标中标企业启动区块勘探的第一年,与壳牌在华页岩气开发受阻形成一致的是,媒体与分析人士普遍反映第二轮中标企业进展乏善可陈。内资外企纷纷受阻,仅凭中石化一家在涪陵区块取得的突破也难以扭转舆论对我国页岩气开发前景的忧虑。
页岩气二轮中标企业进展是真的“乏善可陈”还是时机未到,在笔者的另一篇文章《专访张大伟:我为何认为页岩气1000亿目标可期》一文中已有详尽论述。另一方面,虽然我国页岩气产业环境存在种种不足,但准确的说国际石油公司在华遭遇的页岩气“劫”并不应当全数归结于“中国因素”,国际石油公司自身无法改变的企业特性也是导致其在全球范围内页岩气开发遭遇普遍性“滑铁卢”的重要原因。
错失美国页岩气“初登场”先机
在页岩气生意上失算的国际石油公司远不止壳牌中国一家,美国天然气巨头XTOEnergyCEO这样评价自己的页岩气生意“我们如今亏得裤子都没了,页岩气生意根本不赚钱,所有人都在亏钱。”准确的说,他所指的“所有人”应当是那些与收购了XTOEnergy的埃克森美孚同一级别的大型国际油企。
国际石油公司在页岩气生意上的失算要从美国“页岩气革命”之初谈起。美国页岩气从2006年开始走上爆发式发展路线,但与常规油气市场被国际石油企业主导的现象不同,美国的页岩气市场则是独立油气公司的天下。美国最主要的两块页岩气区块Barnett区域和Fayetteville区域中,前十大生产商均为独立油气公司,国际石油公司无一上榜。
这一现象的出现既是一个巧合又是一场注定要到来的改变。卡特政府在1978年实行天然气价格改革,将气价与石油价格挂钩,此政策带来的不是美国天然气的繁荣,相反,美国因此迎来了整整十年的需求暴跌以及长达20年的供应短缺。美国国内天然气价格水涨船高,嗅觉敏锐的美国商人很快就闻到这块“有利可图”大蛋糕。在这同时,倚重传统油气资源的石油企业在美国国内油气资源日益枯竭的恐慌下,开始在全球疯狂地寻找石油,拥有全球石油1/3储量的中东成为这些企业维系石油霸权的替代稻草。美国埃克森、美孚等大型跨国石油公司先后将重心移动到中东地区。
而页岩气开采漫长的回报周期以及不稳定的投资回报率也是国际石油公司在早期对其不感兴趣的重要原因,习惯了通过石油轻松受益的国际石油公司更倾向与把资金投放在成熟、完善的中东常规油气的勘探开采上,而不是去光顾美国本土那些像婴儿一般啼笑无常的非常规资源。
不过很快全球常规天然气资源,尤其是那些高质量的油气田日益减少,价格也变得异常昂贵。相反,受中小型油气公司亲睐的美国本土页岩气区块却表现出惊人的市场活力,国际石油公司从2009年开始又调整战略方向,纷纷在美国本土及国际市场上收购页岩气区块资产,如埃克森美孚先后收购XTO能源公司、Marcellus、阿特拉斯能源等能源公司的页岩气资产;康菲石油收购美国科罗拉多州页岩区块资产等。
在美国天然气市场上,错过了页岩气的“初登场”也就意味着这些企业错过了通过页岩气获利的最好的时机。2005年,天然气价格曾飙升至15.78美元/百万英热单位,但正是由于页岩气产量的激增,美国天然气价格在2012年跌至3美元/百万英热单位以下的10年最低点,而这时国际石油公司们才刚刚从已经挣得盆满钵满的独立油气公司手中收购页岩气田,准备一展身手。
错失美国页岩气“初登场”的盛宴给了国际石油公司一个很大的教训,于是他们寄希望于通过在其他国家的快速行动抢占下一波红利。在2010年-2011年间,雪佛龙公司先后取得了波兰、保加利亚等国家的页岩气勘探权;康菲石油公司先后与波兰、中国等国家签署页岩气勘探评价协议等。但截至目前,成功实现页岩气商业化发展的除了美国没有第二个国家,何谈盈利。
壳牌页岩气开发的“中国劫”
壳牌在2009年10月与中石油签署了我国四川省富顺—永川区块页岩气联产品分成合同,成为第一个进入到中国页岩气区块作业国际石油公司。我国以世界排名第一的可采页岩气储量被认为是最有可能重现美国“页岩气革命”盛景的国家。当时壳牌在中国走出这一步备受瞩目。
如今,壳牌在中国的页岩气作业负面消息频出,其在华页岩气开发受阻的原因总结起来是一是认为富顺-永川区块的页岩气资源禀赋不佳、社区阻碍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等。
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主任张大伟在“全国页岩气资源潜力调查评价及有利区优选”项目中完成了对我国180个页岩气有利区块的评价,他对页岩气区块优劣的评价具有权威性的参考意见。张大伟称“富顺-永川区块地处川南核心优质区域内,资源情况应当是相当很不错的。”而富顺-永川区块所在地四川泸州市官方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泸州市已完成16口页岩气井钻探工作,其中已有7口页岩气井投入试生产,日均产气量达到30万立方米。此外,四川省已经将页岩气列为5大高端成长型产业之首,且页岩气对当地财政和经济促进作用巨大,全省对页岩气产业的支持力度前所未有。
那么富春-永川页岩气区块的问题到底出在哪?
就壳牌这种大型国际石油公司而言,当投资超过一定临界点就不会停止进一步投入。但页岩气与传统油气不同,它属于贫矿且分布零散,单井衰减率较高,需要不停增加钻井数,不断投入资金增加钻井和完井数量,才可能保持商业化气流开发。如果只是保持现有钻井数目,页岩气井的产量将迅速下滑。而中国的页岩气与美国页岩气地质特性又存在很大差异,单井平均钻井深度也远远深于美国,中石油长宁H6平台设计井深甚至超过了4000米,这需要外资企业重新投入勘探和研发成本,所以如壳牌这类大型国际石油公司在中国运作页岩气区块的成本十分高昂。
壳牌中国曾表示计划每年至少投资10亿美元用于中国潜在储量丰富的页岩气资源开发。相较之下,为中国首创页岩气奇迹的中石化的投入又是多少?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中国石化要实现百亿方气田开发目标,预计将投资500亿元,2014年至2020年,中国石油以及其他页岩气投资公司在重庆市的页岩气勘探开发投资将超过1000亿元,囊括了勘探开发、管道等配套设施、综合消纳项目等全方位的建设资金,这是中石化打造出涪陵、焦石坝页岩气“旗帜”所付出的巨额资金代价。
这样的资金比较决不能说明孰好孰坏,说明的只是国际石油公司与中国国有石油公司两类企业在经营风格上的迥异。壳牌不可能像中石化、中石油那样,在国家谋求能源转型之际不计成本和营收地为页岩气投入,这是有违市场规律的。诸如壳牌一类的国际石油公司惯于精细把控各种风险因素,这其中既有对地缘政治、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风险的认识,还包括对开采成本、综合收益的比较等多个领域。一旦达不到公司目标,这些项目将被干净利落的舍弃。
伍德麦肯锡的调查数据显示,埃克森美孚、英国石油(BP),以及壳牌等超大型石油公司的页岩气业务均处于亏损状态,其中BP和壳牌已经计划剥离北美的非常规油气资产。接收这些页岩气资产的,正是当年卖出这些区块的美国独立油气公司,如美国德文公司。所以当富顺-永川的长年投入没能换来预期回报时,壳牌从公司财务考虑作出缩减项目规模的决定是必然之举。
页岩气的“中国意义”
然而,大型国际石油公司与大型国有石油公司两类企业在页岩气业务上的经验都证明了一点,那就是两类企业现行的经营模式均无法适应页岩气这种非常规资源的市场运作规律,相反,一直在常规油气市场中占居下风的中小型油气公司,例如只对某些区块感兴趣的独立油气公司,甚至是那些只对单一气井感兴趣的由一两人运营的小企业,凭借自身灵活快速的运作体制优势,正好适应了页岩气的勘探经营特点。
这也正是美国“页岩气革命”之所以被称之为“革命”的原因之一,页岩气的出现颠覆了美国传统油气行业因投资巨大而存在自然垄断的特性,推动一项自然垄断的能源事业成为了一场不折不扣的人民运动,石油产业垂直一体化运作模式被打破,更精细的产业分工大放异彩。这个由页岩气所创造的更宽广更自由的平台,鼓励的是成千上网的创业者,而非寡头,更不是垄断。
在美国,这样的中小型石油公司被称之为独立油气公司,在中国则可以理解为民营油企,两个概念并不完全一致,但本质都是向垄断发起的挑战。对中国而言,页岩气正是国家目前所需要的油气改革“突破口”。我国页岩气前期发展需要中石油、中石化这样的优秀企业为前期研究挑起重担,但中国如果想实现页岩气“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生产600亿立方米的目标,甚至是未来减煤增气从根本上改变不合理的能源利用结构,只能依靠是多元化的上游主体,而不是一个密不透风垄断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