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记者到陕西煤业化工集团下属的部分矿井,看看国有大矿的现状和职工的生活状况,听矿工说说怎么看待煤炭行业的前景和自己的未来,瞧瞧企业为保障民生所做的工作。
老矿区
雨后的空气里带着特有的泥土香气,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澄合矿业公司二矿篮球场内一群年轻人正在跟着音乐跳着韵律操。
据二矿政工部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跳操的年轻人有矿上的业务骨干,也有新来的转业军人,还有新招来的大学生和回到矿区工作的矿工子弟。
现在井下工是一岗难求
“世龙是今年新来的转业军人,身体素质好,那边儿还在培训,我们就把他要过来了,参加跳操,你看他的动作特别带劲吧!” 政工部的一位工作人员指着队伍里一个拳打得很标准的小伙子说。
说起自己与煤矿的结缘经历,张世龙表示很意外,因为之前从来没想过会来煤矿。转业的时候,工作不好找,他的一个战友的家里人是煤矿的,就邀他一起到矿上去。来二矿之前,他对煤矿的印象是苦、累和容易出事故。
“最初我是有点排斥来煤矿的。战友劝我,‘煤矿又不是只有井下的工作,不喜欢可以选择地面工作’,我来了矿上之后,才算真正认识了煤矿,可以很先进,可以很规范,可以很安全。”张世龙说。
今年1月至6月,澄合矿业公司库存量达50多万吨,虽然没有像其他矿井那样停产或限产,但是二矿也放缓了产煤的脚步,减少了计划产量。
因为库存积压,非一线职工的工资已经下调了30%左右,人均月收入在2000元上下浮动,一线工人的薪水并没有下调。每当井下有用工需求,地面的辅助工人都会争相申请,现在井下工是一岗难求。
当记者问及现在煤炭市场不景气,对职工生活有没有影响的时候,张世龙说:“影响肯定是有的,不过现在不景气的是整个大环境。在这种大背景下,要求煤炭行业继续维持黄金十年的‘风光’是不现实的。如果大环境转好了,煤炭行业也会慢慢好起来的,到时候会有一个新的黄金十年也说不定。”
孙凡是今年新分配来的大学毕业生,活泼开朗的她一来矿上,就成了文艺骨干。
“我的同学大部分都到矿上工作了,煤炭市场不景气,并没有影响煤炭企业对人才的渴求,今年跟我一批来二矿的大学生,有十来人。”孙凡说。
与张世龙、孙凡一起跳操的李海鹏是掘进一区的业务骨干。他是前几年被招到矿上的大学生,刚来的时候,正是煤炭市场形势最好的那几年。
“我们一线的影响小一点,福利待遇方面是差了一些,但大家现在都能理解,这是大环境导致的结果,并不是矿上的问题。” 李海鹏说,他对于企业以后的发展并不悲观,“市场总是有起伏的,相信会有好转的一天”。
受影响的不仅是矿工
韩城矿业公司象山矿的前身为西安科技大学实习矿井,始建于1970年,1975年正式投产。虽然是个老矿,但象山矿在韩城矿业公司的三个矿井中,硬件条件、配套设施都不比新建矿井差,再加上距离韩城市区只有2公里,每年还是吸引了不少年轻人来。
离家近,工资也不少,这是不少老工人选择来煤矿的原因。附近村子里也有不少人抱着这样的想法,来象山矿当矿工。
一位老工人告诉记者,在没下井之前,他和伙伴们一直觉得下井挺可怕的。等培训完了,到井下实习时一看,他才发现原来井下也可以很干净,“一点感觉不到是在井下,跟在城里过地下人行通道没啥两样,比地下人行通道还整洁干净”。
象山矿的负责人表示,这些年,通过技改,他们矿的管理水平、机械化程度都有所提高,对职工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他们除了对现有职工开班培训,还招收了不少大学生。但是自从市场环境不景气之后,招工开始变得不太容易了。
象山矿的工资呈现冰火两重天。一线工人的工资和整个陕煤化集团一线工人的收入水平持平,人均月收入在4000元以上。地面工、辅助工收入少的,每月只能拿到1000多元。不少地面辅助工开始自发地申请参加井下工种的技能培训,想要下井工作。
象山矿一位负责后勤工作的工人表示,虽然收入比过去少了不少,但是比起其他因发不出工资而不得不放假的老矿井来说,他们的生活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了。
韩城矿业公司及其前身韩城矿务局在韩城市的发展中作出了不少的贡献。当时煤炭行业熬过了1998年的低谷,形势转好,很多人来韩城矿业公司工作,李阿姨的小超市就是在那个时候开起来的。
李阿姨一边码货一边说:“这两年煤不好卖,矿上工人的收入少了,生意比以前差了好多。不过比起附近的饭店,我这儿的情况算好的,现在大家都选择回家吃饭,出来吃饭的人少多了,附近有好几家饭店都关门了。”
收入受影响的,还有跑煤炭运输的大车司机韩师傅。在煤价走高的2008年和2009年,他每周只出一次车挣的钱就够用了,现在得出三次左右才能挣到同样多的钱。韩师傅说:“连煤都卖不上价了,运煤挣得自然就少了,没办法,只能多跑几次。”
韩师傅的妻子抱怨:“以前他一个月有七八天都在外面跑,现在是一个月只有七八天在家,也不知道煤价什么时候能涨回来,他也好多在家呆两天,陪陪孩子。”
据韩城矿业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去年9月最困难,因为煤卖不出去,价格跌得厉害,该公司除了一线职工,都没开工资。
样板矿
位于轩辕黄帝故里的黄陵矿业公司院内花开得正艳。矿区停车场内的车,黑色的和黑色的停在一起,蓝色的和蓝色的停在一起,红色的和红色的停在一起,整齐划一。
“停车场区域是按照颜色分类的,如果站在办公楼上看,一块块的,除了红、白、黑、银、蓝这些常见的颜色外,有一片区域停小众颜色的车,像彩色‘拼图’。”黄陵矿业公司党群工作部的王新尹说。
矿上很在乎工人的感受
黄陵矿业公司的煤矿,现代化、机械化程度很高,在陕煤化集团是样板级的。在黄陵二矿,井上就能监控到井下的每一个角落。虽然这几年外部大市场不景气,但黄陵矿业公司对于智慧化矿山的投入却一点不含糊。
该公司领导的思路是,机械化开采程度越高,用的工人越少。而用人少,在收益减少的时候,分摊到每个人头上的压力就越小,越容易渡过难关。
据黄陵矿业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虽然从去年起,他们也下调了管理层的工资奖金,但是一线工人的工资却半点折扣都没打,中层管理人员受到的影响也相对较小。虽然没有透露具体的收入情况,但他还是告诉记者,跟前两年的收入差不多,不低于集团的平均数。
黄陵矿业公司的舒林来自河南丹凤。该公司很多工人都是从丹凤来的。
“听说煤矿工人工资高。”舒林当初选择当矿工的原因很简单。对于现在大环境对企业的影响,他说:“我在一线,几乎没感觉到什么变化,我们单位对一线工人一直都挺重视的。”
比起同村去其他城市打工的老乡,在黄陵矿业公司工作的舒林和伙伴们的收入依然是可观的。还有不少同乡在向他们打听,矿上是否还需要更多的工人,如果需要,一定要提前告诉他们一声。
“我原来是一个农民协议工,通过培训,现在转为正式工了。”舒林说,他觉得矿上对农民协议工很重视,对农民协议工的培训更多,内容也更丰富。
“正式工大多是熟练工,相比之下,农民协议工更需要学习的机会,所以我们针对农民协议工的培训和学习班更多一些。”黄陵矿业公司的一位负责人说。
“这几年在矿上工作,我买了车,还在老家盖了房子,矿上下一批分房子也差不多能轮到我,日子越过越有奔头儿。在煤矿工作挺好的,现在工作不好找,在煤矿至少比干其他行业有保障。”舒林说。
“矿上很在乎工人的感受。”运输公司的焦春贵说。因为工作的原因,他已经有5年没能回家过年了。今年过年的时候,母亲突然给他打电话,说总经理和书记在家里帮忙包饺子呢。他一下子感动得说不出话来。他没想到领导没陪自己的家人过年,而是去帮他们“尽孝”去了。
陪同公司领导一起去留守职工家的张红梅说:“过年前,我们书记和总经理就商量,今年又有职工留守岗位,不能回家陪父母过年,‘我们替他们回家看看老人’。”
除了薪水,年轻人更看重机会和平台
虽然之前就和澄合矿业公司王村矿的负责人联系过了,但是在进门的时候还是遇到了个小插曲。
门卫敬了个礼,说:“请出示出入证。”
司机师傅拿出了一个陕煤化集团总部的出入证,说:“我们是兄弟单位的,来找宋书记。”
门卫却说:“不好意思,我们规定,外单位车辆进矿区需要有出入证,如果是临时来访,需要我们矿的人来接一下。”
最后,在王村矿工作人员的引领下,总算进了矿区。
在来王村矿之前,就听说王村矿极有“规矩”,这个小插曲让记者亲眼见到了王村人的守规矩。
王村矿的规矩体现在每一个小细节里,比如停车停成一条线;办公室内颜色一致,有序排列的书本;矿区内,两人以上行走需列队等等。因为王村矿重规矩,细节管理做得有特色,连当地的检察院都组团去取经。
王村矿年轻,矿里的工人也年轻。他们每年都会招收大量的大学毕业生,培训好再将他们输送到兄弟单位。陕煤化集团有不少一线中层管理人员,都有在王村矿工作的经历。王村矿也因此被兄弟单位称为“人才输出基地”。而王村矿一线工人的人均月收入也不低于4000元。地面、辅助工中收入最低的也略高于集团平均水平。
“我们矿从前几年就在调整经营思路,‘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煤电联营和煤层气都有所涉猎。人才输出、承接澄合矿业公司和陕煤化集团的各类培训,也算是我们的一个副业。”王村矿党委书记宋双亮说,“现在的年轻人,除了薪水,还重视工作氛围和未来的职业发展。在跟他们的交流中,他们告诉我,愿意来王村矿,是看中王村矿作为一个平台,能够给予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虽然黄金十年不再,但是他们始终相信,只要企业有发展前景,重视职工,就算外部环境不好,也会有一席之地。”
据悉,今年王村矿一直在给职工做思想工作,让职工认清当前的市场形势,树立过紧日子的观念。
王村矿的年轻人对于现在所面临的大环境,还是很乐观的。一位经历过煤市波动的工人说:“回头看看过去,是有一些困难,但这个问题不是一两个企业能解决的。现在的情况比起1998年、1999年时好多了,其实哪个行业都会有高潮期和低谷期,趁着这个机会,给自己‘瘦瘦身、减减负’,是为以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通讯员常昱、奚汉卿、杨修红、张新红、段孝文、赵毅华,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