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资源枯竭型矿井的转型转产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有倒闭破产的,也有成功转型的。
目前,晋煤集团就面临这样的抉择——拥有50多年开采历史的三个老矿井煤炭资源濒临枯竭,一万多的就业人口咋办?
在艰难的探索实践中,晋煤集团坚持多措并举,积极打造适合不同矿井实际的转型之路,不仅稳定了人心,而且为企业长远发展探索了新路。
转移不转产
在几十年的煤矿生产经营过程中,老矿井积累了大量煤炭开发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为了让这些“隐形资产”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晋煤集团结合煤炭主业做强做大过程中新井开发和资源整合矿井人才“吸附”作用,实现老矿人员转移。
按照“大矿包小矿”原则,晋煤集团的老矿分别与集团其他煤炭资源整合公司所辖的整合矿井按照市场要求签订整体服务协议。老矿原有的采、掘、机、运、通等队伍,在不中断所在老矿井目前生产的基础上,以承包方式,外出到这些矿井开展专业性服务。这一方式在转移老矿人员的同时,也为资源整合矿井下一阶段的发展提供了大批熟练工种和高技能人才。
对正在建设的大型矿井,晋煤集团采取“经济共同体”方式,将新公司与老矿井“捆绑”在一起,“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双方互惠互利,新建矿井的建设施工、生产运营全部从逐步从老矿减人分流。比如,老矿井之一的凤凰山矿和晋煤所属专门从事煤炭开发的沁秀公司“捆绑”就实现了双赢局面。新矿井不愁熟练工人和高技术人才,老矿井不愁人员分流。2013年,双方生产经营总额同比都有增长。
在走出去还干老本行的过程中,晋煤集团最老的矿井——古书院矿率先采得第一桶金。2013年1月,古书院矿将矿上负责矿山机电设备安装的安装工区注册成立“晟泰公司机电安装分公司”,对外承接基建和生产矿井的机电设备安装项目。在保持原有生产任务不变的情况下,全年外部揽活创效500多万。
转产不转移
除了擅长挖煤,晋煤集团老矿井的人们也在根据每一个矿井的不同特点,在人员不转移的情况下,进军其他产业。
古书院矿和晋城市区毗邻,也是即将最早面临停产的矿井。他们不等不靠,自谋出路,利用矿区闲置场地,上马LED项目,生产井下和生活照片灯具,产品远销贵州等地。在市区建设的“万德福”大型超市已经有了多家分店。依托市区旅游景点建设的“白马绿苑”生态会馆,不仅经常接待来晋城市旅游的国内外游客,而且成为晋城市区居民家庭聚餐宴请的理想场所。这些新创造的就业机会更多地倾向女工,让矿工家庭有了一个稳定的大后方。
王台铺矿针对资源枯竭情况,早在本世纪之初就曾进行过有益探索。建设新井,转移了3000多职工。开展“三下”采煤研究,延长了矿井生产寿命,让留守的2000多人能够继续不离故土。他们就地建设的制药公司,成功实现了煤炭向非煤产业的过度,最终发展为晋煤集团具有特色的非煤子公司。2013年,实现经营总额2.6亿元,实现利润1600万元,同比分别增加1.1亿元和300多万元以上。
作为老矿的凤凰山矿就地发展转型产业。他们建设的凤凰实业公司,主要生产井下用各种瓦斯抽放管,拥有国家专利技术27项,被认定为山西省首批“创新型企业”,也是矿工们转产就业的理想去处。依托自身培训场地富余,以及矿井安全生产培训师资力量雄厚的实力,建设了服务晋城地区各煤矿培训的基地。目前,有1000多人在这两个新产业就业。
转产加转移
在向新建矿井和资源整合矿井转移富余人员和就地转型吸收富余人员的基础上,晋煤集团也积极探索更多的可能方式。
近几年,晋煤集团的新兴产业蓬勃兴起,煤化工产业、煤机制造产业、煤层气产业、电力产业、生物制药等新上项目也迫切需要具有相应技能的员工。针对这一现象,晋煤集团除招收必要大学生的同时,在老矿人员的分流过程中,对年轻员工进行职业引导,鼓励支持他们到条件相对艰苦的其他产业中去历练和成就自己。
在晋煤集团金鼎煤机公司新建的金匠工业园区,大量来自老矿的年轻人通过培训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在吕梁、在内蒙、在甘肃、在河南、在湖北、在江苏,在煤层开发利用战线上、在煤炭物流战线上,许许多多的年轻人正怀揣梦想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们的就业岗位离家越来越远,条件愈来愈艰苦。但是,他们却无怨无悔。
在新建的煤层气发电项目、可持续建筑项目、百万吨煤制清洁燃料项目、LED产业项目等转型项目上,凡是需要的员工,均在晋煤集团内部招聘,并且优先招聘老矿分流人员。
未来,随着亿吨基地建设目标和“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转型目标的实现,晋煤集团将会有更多的员工走向新的岗位,走向更遥远的地方,资源枯竭矿井也将会因此而走出“资源诅咒”,走向更有希望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