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线作为我国“西煤东输”的大动脉,被称为煤运“第一通道”,最近几年一直处于高负荷运转中。2011年―2013年大秦线分别完成煤炭运量4.4亿吨、4.26亿吨、4.45亿吨,今年的计划任务运量更是达到4.6亿吨。满负荷运转下的设备非常疲劳,容易产生安全隐患,所以为了保证安全生产,大秦线每年会进行两次规模较大的常规检修,春季和秋季各一次。春季检修时间较长,一般持续25-30天,秋季检修时间相对较短,通常为15-20天。
大秦线今年的春季集中修被安排在4月6日,也就是清明小长假的第二天开始,计划于五一小长假前结束,为期25天。在此期间,大秦线每日运量安排103万吨,比正常情况下减少23万吨左右。
近两年,随着进口煤的大量涌入和下游储煤能力的不断增强,大秦线集中检修这一传统利好对内贸煤价的提振作用正在变得越来越弱。但在国内铁路运输瓶颈完全打开之前,大秦线集中检修对下游消费企业心理预期上的影响还将持续存在。
3月底,四大煤炭巨头就4月环渤海下水煤价格进行协商,在达成稳定价格共识的同时,还要求尽量降低承兑比例。4月1日,神华发布价格函显示,其动力煤二季度长协合同煤价较一季度仅微调。在这样的背景下,4月2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终于在连跌11周后首度实现止跌企稳。至此,今年内贸煤炭价格的第一波下跌行情基本结束,在此过程中,大秦线检修预期也是功不可没。
但接下来,煤炭价格在铁路检修期间能否取得实质性利好、涨幅能有多大?要想知道这个答案,还是让我们先简单回顾一下过去三年大秦线检修期沿海煤炭市场的变化情况。
图1:2011年以来大秦线检修期间环渤海三港库存与环指走势
从上图可以看出,大秦线最近三年的六次集中修期间,环渤海煤炭价格指数分别上涨了45元/吨、13元/吨、10元/吨、7元/吨、-3元/吨和7元/吨,而北方主要煤炭发运港口(秦皇岛港、曹妃甸港和国投京唐港)的合计库存在此期间分别下降了362.2万吨、295.6万吨、173.2万吨、75万吨、309万吨和173.2万吨。从历史规律上看,大秦线六次集中修带来煤炭价格五次上涨,其正向影响比较稳定。但其影响力度有减弱征兆,特别是近四次检修,检修期间环指的涨幅已经缩减至10元/吨以内。那么此次检修期间的涨幅能否超过10元/吨呢?
再来看看当前的市场形势。3月份,在各大型煤炭企业的降价优惠促销下,北方港口高位库存得以显著回落,但1200万吨的水平(4月2日,环渤海三港库存为1209.5万吨)与去年两次检修前的水平基本相当,即便考虑到检修期间库存还将进一步下降,沿海地区出现整体供应紧张的可能性也并不大。下游方面,在经过一个月的低价抢购后,电厂库存已经得到一定回补。截至4月2日,沿海六大电厂合计电煤库存1303.9万吨,存煤可用19.5天。虽然当前电厂库存较去年同期低了近300万吨,但买方市场使得电厂掌握着补库的主动权,而且基于大型煤炭企业量大优惠的政策,电厂维持采购规模、延长补库周期的可能性更大,制约煤炭价格的进一步拉升。另外,广州港煤炭库存为322.4万吨,已经连续1个半月时间在300万吨以上的高位运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下游当前并不缺煤。
需求方面,汇丰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终值为48.0,刷新8个月以来的新低,也是该指数连续3个月位于荣枯线下方,显示出国内经济仍然延续了年初以来的下行态势。制造业形势的低迷使得未来火电的需求空间较为有限。其次,由于4月份是传统的发电需求淡季,很多电厂在4月都有机组检修计划。从华东电网数据看,4-5月为历年机组检修的高峰期,直到6月才会减少检修安排,因此,二季度电煤消耗将从3月水平继续下降,采购活动也面临减弱风险。另外,进入4月份,南方地区将陆续进入雨季,水电回暖的可能性较大,从而对电煤消费形成进一步制约。
进口煤方面,由于3月份内贸煤价大幅下调,进口煤受到严重冲击,低价优势不复存在,甚至出现全面倒挂,再考虑到近期连续走势的人民币币值及较长的到货周期,许多贸易商进口业务基本停滞。可以预见3、4月份的进口量都会在低位运行,这或许可以称得上是内贸市场的最大利好。但大型电力集团仍倾向保持一定的进口煤比例来应对铁路检修,并抑制“迎峰度夏”备货期间煤价的上扬。
另外,作为煤炭价格传统的先行指标,国内海上煤炭运价在年后涨40天后,于3月下旬开始,便再次陷入暴跌之中。截至4月4日,秦皇岛海运煤炭运价指数秦皇岛至广州航线5-6万吨船舶和秦皇岛至上海航运4-5万吨船舶的平均运价分别为40元/吨和29.2元/吨,均较两周前最高点下跌了12.5元/吨。运价的下跌表明当前下游运力需求已经开始萎缩,也将对近期煤炭市场的信心形成打压。
综合上述分析,集中修期间,内贸煤价有大概率反弹回涨,但上涨幅度仍将遭受重重考验。在此期间,北方港口库存能否继续快速回落是左右价格涨幅的最直接因素。预计4月份,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5500大卡)的涨幅或在10元/吨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