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当前社会对于混合所有制的讨论,全国政协常委、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在参加人民政协报社财经智库沙龙发表了他的看法。
混合所有制在于法人治理结构真正完善
在厉以宁看来,第一个误解在于,现在很多国有企业都已经变成了混合所有制,因为投资主体多元化,觉得基本上沿着现在的路子就可以了。
厉以宁表示,混合所有制实际上是一个改革问题,已经进行的国有企业改革的确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远没有达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以后所希望达到的目标。关键问题不在持股主体的多少,而是资本是否能够发挥现代企业的作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要靠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混合所有制建立的过程中实际上就是把法人治理结构真正完善。
现代企业制度还未发挥作用
第二个误解是,现在的企业按照法人治理结构,已经是股份制企业,已经是上市公司,今后是完善的问题。厉以宁认为这样的说法不准确。
厉以宁成,当前仅仅是一个初步搭起了架子,但并没有真正实现现代企业制度。
“股东会开过没有?董事会怎么产生的?董事会起什么作用?监事会又起什么作用?总经理是聘任的还是从社会上招募的,最有能力担任总经理的人?往往现代企业制度也只是一个名义而已,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厉以宁在会上说。
他认为,通过混合所有制的建立,把法人治理结构健全了,把企业制度完善了,这样企业才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
国有资本控制力不在多少
针对国有企业如何进退的问题,厉以宁提到,认为现在国有经济、国有资本已经退到不能再退的地步,再退就要触犯底线,这个观点还是存在的。
厉以宁认为,首先要明确的看到,国有资本的力量不在现在资本的多少,控制的多少,而是在能够控制的究竟有多大。
“比如100%国有的,当时是1000亿就控制了1000亿,比如90%是控股的,就控制1100亿,控股40%就能够做的话,1000亿的资本可以控制的是2500亿。更低的1/3就能控股,这样控制3300亿,一定要搞清楚”厉以宁称,“真正资本权利的发生还不完全在资本的存量和控制力的大小,而是在经营、管理。假定1000亿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假定中国国有企业能够效率大大提高的话,在新的制度下劳动生产率远不是现在这个水平,大大提高。”
民营经济不想走混合所有制道路是误读
当前,混合所有制还在探索阶段,一些委员的调研显示,有些民营企业还囿于原来的家族化经营观念,没有建立下现代企业制度,担心进入国资后丧失对股权的控制力。但厉以宁称,说民营经济不想走混合所有制道路,这也是误读、误导。
厉以宁说,当前有必要把为什么要建立混合所有制,对国有企业有什么好处,对民营企业有什么好处,要讲透,要参观一些案例,培育一些混合所有制成功的案例,要宣传,这点是非常重要的。
职工持股没有试点不要急于推广
目前,在各地发展混合所有制过程中,试点职工持股已经是一些地区计划使用的方式。但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职工持股的乱象,厉以宁认为员工持股制是大家讨论比较多的问题,但需要大家搞清楚观念。如果在职工持股的过程中,把它作为一个短期行为,变现就得了一笔,再跳槽又得到一笔,问题会很多。
厉以宁建议国资委研究,在谈到员工持股的时候,员工持股应该做到什么程度,既符合职工的利益,又符合投资者的利益,这两个都要兼顾。一定要规范,没有规范不要轻易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