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网讯 据《日本经济新闻》3月21日报道,国际石油巨头将全面增加深海原油的产量。美国雪佛龙和英荷壳牌石油公司开发的新油田已经或即将投产。在这之前的2月9日,中国海油宣布南海深水油气勘探再获重大发现,其合作伙伴哈斯基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在29/26区块发现一个新天然气田——流花29-1。在钻探测试中,该井可日产天然气5700万立方英尺。中国海油拥有这一合作区块内任何商业发现51%的权益。
而中国海油刚刚公布的2010年经营计划显示,该公司今年勘探重点将集中于核心区块原油勘探、天然气勘探和深水勘探。这反映了过去10年石油勘探的一种趋势:随着陆地勘探困难的增加,一些资金和技术实力雄厚的国际石油公司,正将触角伸向远离陆地的大海深处。然而,能在海底世界擒住油龙的,只有那些掌握核心技术的世界级公司。
2009年4月20日,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标志性项目——世界第六代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在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顺利下坞,进入关键的搭载总装阶段。
这座世界第六代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的拥有者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708研究所和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联合承担详细设计与生产设计、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总承建,它填补了中国在深水钻井特大型装备项目上的空白,已作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装备项目纳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
该钻井平台自重30670吨,甲板长度为114米,宽度为79米,甲板面积相当于一个足球场大小;从船底到钻井架顶高度为130米,相当于43层的高楼;电缆总长度650公里,相当于上海至天津的直线距离。在主甲板前部布置可容纳约160人的居住区,甲板室顶部配备有包含完整消防系统的直升机起降平台。
深海石油开发未受经济危机影响
经济衰退不仅影响了油气生产企业,对许多油服企业也造成了不小的打击。由于油气生产企业纷纷减少了新油田的开发,使得油服企业收益减少。但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深海石油勘探却显示出增长势头。世界最大的近海钻探承包商Transocean公司近日表示,该公司第四季度的深海钻探收入同比增长了30%,达到8900万美元。相比之下,浅海油田开发收入却同比下降40%,为4220万美元。Transocean公司表示在2010年公司将大力发展深海钻探业务,同时有40%的用于浅海石油开发的自升式平台将被闲置。
分析师表示,尽管找寻新石油资源对于现在的石油公司来说是一件越来越困难的事情,但只要有像巴西近海海域、西非以及美国墨西哥湾深海海域这样潜力巨大的未开发地区在,深海石油勘探就不会缺少投资商。因此对于一些大型深海石油开发公司来说,他们受油气价格波动影响也会相对较小。
纽约Argus分析公司分析员菲尔表示,对于深海石油开发来说,往往需要多年时间来完成一个项目。因此对于石油价格及能源供应市场的长远预期远比那些短期的市场运作要重要得多,因此也不太可能出现小型、短期的深海油田开发项目。“廉价的石油几乎已经都被开发完了,如果还想找到更多石油,那么付出一些代价就是必须的了。”
巴西是仅次于委内瑞拉的南美第二大油气资源国,3月初巴西政府宣布要让其国有石油公司巴西石油控制2007年以来发现的巴西深海石油开发的未来所有开发权。这正是巴西逐步减少其与外国公司维持十多年的密切合作,而不断加强政府对石油开发的控制的体现。
昂贵的勘探 丰厚的回报
国际石化巨头雪佛龙公司也在墨西哥湾寻找石油,它在这里使用的是世界上最新、功能最强大的石油钻探设备,每天花费约50万美元。雪佛龙也寻找到一块远离海岸的油田,从路易斯安那州的新奥尔良到那里,坐直升机需要一个小时。该处水深达1310米,还要钻八公里厚的岩石。如果要在此建立一个开采平台的话,需要6.5亿美元。如果工程开工,第一期需要时间大约10年,资金27亿美元———而这一切都不能保证会得到回报。雪佛龙和其他西方石油公司之所以来到这些地方,是因为对于在陆地或近海一些容易开采的大油田而言,它们所处的地位越来越不利。在中东,近几十年里不断有国家(如伊朗)把西方石油公司赶出去;在委内瑞拉,它们的财产被当地政府没收;在美国,它们受到环境保护的制约;在俄罗斯,当地政府对外资进入有限制;在伊拉克,它们又担心当地的暴力活动。
所以,这些西方石油公司只好向更远的海域出发。寻找石油的活动也变得更远更深。
当然,这些公司能够把找油行动进行得更深更远,也是因为它们有雄厚的资金和技术。
在过去的一年里,这些公司也开始获得丰厚的回报。2009年5月,雪佛龙公司在墨西哥湾的第一座油田开始上线生产。现在这座油田的日产量已经达到12.5万桶,成为墨西哥湾最大的油田。2009年9月英国石油公司发现的巨型油田,储量可能有30亿桶,是近年来最大的发现。
除了墨西哥湾,西方石油巨头近些年来还在巴西和加纳的远海处有重大发现。据位于华盛顿的咨询机构“PFC能源”估计,在2005年至2008年期间,从水深30米以下的油田中生产的石油产量增加了67%。一些专家还认为,在非洲和南美之间,有一个横跨大西洋的石油储藏带。
深海处勘探 巨头占优势
这些发现和生产的提高,也可以说来得很是时候。因为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很多大的油田已经开始枯竭。一些专家警告,人类的石油产量很快就会达到顶峰,随后就开始下降。
这些深海远海处的发现,从长远来看,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人们对世界能源短缺的忧虑。当然,对此持怀疑态度的也大有人在。不过,对于西方的大石油公司来说,还有另外一层意义。那就是,西方大能源公司又可以夺回在石油勘探中的领先地位———只有它们才拥有必要雄厚的资金和技术。雪佛龙副总裁乔治-科克兰德说:“很多人都可以获得容易开采的石油,但是这样的油田不多了。”而能到远离海岸的深海处勘探的公司并不多。英国石油公司墨西哥湾勘探行动的负责人戴维-雷尼说:“我们之所以能进行这些勘探,是因为技术。我们在地震成像和钻探技术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
也有人说,深海勘探并非西方公司主动为之,而是因为不得不为。几十年前,掌握石油勘探和开采技术的国家和公司不多。但随着一些国家国有石油公司的增多和技术成熟,很多国家不愿意让外国石油公司插手他们的勘探甚至开采。
当然资金和技术还是很重要的因素。由于巨大的技术挑战和数以亿计的资金,很少有国有企业会到深海勘探,而西方石油巨头在这十来年中则不断朝这一领域进发。他们的足迹不仅在墨西哥湾,也在尼日利亚、马来西亚、挪威和澳大利亚附近海域等地出现。
巴西等新兴国家石油巨头也有竞争力
虽然西方石油巨头占据深海石油勘探的领先地位,不过并非所有的国家都甘愿如此。巴西的能源巨头巴西石油公司(Petrobras.)在巴西远海勘探和开采中就占有很大份额,并且非常活跃。近年来,这个公司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州海岸以外的海域,不仅发现了大型油田,而且在天然气勘探方面也颇有斩获。
2009年4月,尽管当时国际油价大跌导致石油巨头削减开支,但巴西能源巨头——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却宣布,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投资1340亿欧元来提高石油产量。
巴西石油公司是世界第九大上市能源公司,目前它将目标定位于在2020年前跻身世界前五强。现在公司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投资,是想在石油行业低谷之时扩大投资,待到经济复苏,油价上涨并恢复稳定后,不仅能回收成本而且利润也会相当可观,届时进入世界前五强也是很自然的事。另外有一些小的石油公司,比如美国的阿纳达科公司和英国的图洛石油公司,在远海石油勘探方面的成绩也很不错,尤其在加纳海岸地区。目前英国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公司等巨头正在该地区迎头赶上。
但是深海远海勘探毕竟规模、资金和时间投入都很大,有一些小的石油公司不得不放弃。最近,美国的戴文公司就宣布放弃远海勘探,转而进行近海业务,因为后者的回报率更高。
即使对于资金和技术实力雄厚的巨头来说,向深海进发也并非坦途。这是一个昂贵、耗时而且很可能失败的工程。
雪佛龙公司不无骄傲地宣称,它近年来勘探的成功率为45%。用行业标准来衡量,这是个很不错的成绩。但这一数据也意味着,该公司在勘探项目上有数十亿美元没有收到任何效果。
雪佛龙公司的远海勘探业务是从上世纪90年代从墨西哥湾开始的。当时还没有在深海钻探的技术,不过该公司对钻探技术的进步甚有信心。一开始,雪佛龙也试用了其他的一些技术,比如用地震成像技术,也用类似于声纳处理技术的方法,用海上感应器收集海底水流冲击岩石的声波,并分析这些数据。但是最后发现,最有把握的办法还是去钻。如今,该公司在这方面已经获得一些回报。
另一石油巨头埃克森美孚公司过去并没有重视深海勘探,但最近也花费40亿美元,加入在加纳海岸的远海处的石油开采业务。或许,这也恰恰反映了石油巨头和石油产业的一个趋势。
自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爆发以来,深海油田一直被看作石油供应的最后来源。不过,开发深海油田容易发生事故,而且开采成本是普通陆地油田的10倍以上,因此国际石油巨头往往是优先开采地上或浅海的大油田。
但是,由于原油价格上涨和需求增加同步进行,国际石油资本开采深海油田将获益匪浅。有人推算,随着各巨头加大投资,深海油田产量将从目前占总产量的不足10%上升到2015年的20%以上。
各家公司急于开采深海油田的另一个原因是资源民族主义的高涨。这种趋势在俄罗斯和委内瑞拉表现得最为突出。
据统计,2008年英国石油、壳牌石油、雪佛龙、埃克森美孚、康菲五家国际石油巨头的总投资额将比去年增加10%,约达150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