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以比任何时候更加自信地迈向未来10年,也以比任何时候更加清醒地面对自身存在的种种挑战和问题。
过去35年间,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已远超世界预期,也远超自己的预期。中国经济创造了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正走在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距离实现中国梦越来越接近,将成为对世界经济发展贡献越来越大的国家,成为使自己的人民越来越幸福的国家。那么,未来十年的中国将是怎样一幅图景呢?
中国未来10年既存在巨大的机遇和有利条件,也面临巨大挑战和风险,但总的看,中国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几亿人进入城市将释放出巨大消费需求,足以支撑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中国经济进入质胜周期
中国将在世界经济发展中更加举足轻重,虽然经济增长速度将稍低于上个十年,但经济发展的质量将大大提高,并将拉长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周期。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按此目标计算,2010--2020年年均经济增速为7.1%,基本与“十二五”规划目标一致。按照7%的平均增长速度,届时GDP总量将达到12.5万亿美元。
与此同时,与世界一些国家经历过高速发展期后经济增速必然逐步下行一样,中国经济也将从持续30多年的高速发展速度,转为中高速发展,但仍然是大国和重要经济体中增长速度最高之一。在一个越来越大的经济体量基础上,尽管速度适度回落,但也不妨碍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
未来十年的经济发展,中国将更加关注人民生活,将更加注重经济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的程度,而不仅仅是规模和速度。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核心指标之一,但不是唯一指标。
2012年中国人均GDP为6094美元,在世界排名为84位,还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十八大报告提出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到2020年将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番,也就是说,到2020年,中国人均GDP将超过1万美元,突破“中等收入陷阱”。根据国家信息中心预测,到2022年,中国人均GDP将达到11517美元。
中国消费成为增长主引擎
中国将成为全球市场规模增长最快的国家,中国经济将迎来消费带动发展的黄金时期,国内消费需求将接过投资和出口的接力棒,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2012年,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1.8%,六年来首次超过投资。世界银行报告预计,到2020年,中国经济中投资占GDP的比例将由2011年的42%降至38%,消费占GDP的比例由56%增至60%。美国摩根士丹利报告指出,未来10年中国经济将迎来国内消费需求井喷的黄金时期。2020年中国的消费总量将达到美国的2/3,占世界消费总量的12%。
中国的新增消费已于2008年超过美国,并在2020年达到世界新增消费的20%。预计2020年中国新增消费大致为美国新增消费的两倍。
中国将继续出现新的消费增长点,例如服务消费、汽车消费、信息消费等。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新兴信息消费快速增长。目前,我国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已居世界前列,城镇家庭计算机普及率近90%,全国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84%,互联网上网人数达到5.6亿人,2012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达到11万亿元,电子商务销售总值已超过8万亿元。预计到2020年,电子商务销售将超过20万亿元。
近年来,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快速发展,到2012年,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的目标基本实现,建立了世界上最大人群“人人都享有”的医疗保障制度。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有助于释放居民消费需求,降低人们用储蓄满足生命周期中对未来支出的预期,这将使市场的潜在消费需求转化为即期消费需求,即期消费需求转化为持续消费需求,有利于形成以内需拉动为主要动力的经济增长方式。
全球最大贸易和资本聚集地
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成为继续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优质要素组合的重要平台和载体,成为国际资本持续青睐的国度,并成为全球对外投资的大国。
未来10年,中国必然成为第一贸易大国。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120多个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70多个国家的第二大贸易伙伴。而在5年前,这个数字正是美国所具有的贸易优势。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上指出,未来5年中国将进口10万亿美元左右的商品。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考虑到全球经济增长格局变化和全球贸易增速下降,我国出口结构变化以及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年均升值2%左右等因素,2013--2022年,我国出口年均增长9.4%,进口年均增长10.0%;贸易顺差基本维持在2500亿美元左右的水平。
中国正在成为对外投资大国,1979--2012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2761亿美元,1984--2012年,中国利用外资以年均18%的速度增长。2012年末,中国海外投资存量达到5319亿美元,2013年中国海外投资量井喷式增长,跃升世界第三大投资国。预计中国未来5年对外投资将增加5000亿美元。
据美国亚洲研究中心与基辛格中美关系研究所联合发布报告预测,未来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将达1万亿至2万亿美元。然而,与以往不同,中国对外投资不仅出于自身需要,还是陷入债务危机和经济困境的发达国家的需要,亦是有需要资本的国家和地区的共同选择。
中国已成为国际体系的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中国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签署了300多个国际公约。中国也是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积极实践者。迄今已同16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双边经贸合作机制,已经签署和正在谈判的有18个自由贸易区协定。同129个国家签署了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同96个国家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中国正在与美国、欧盟进行对外投资协议谈判。
未来10年,中国将与世界上更多国家和地区建设自由贸易区,建立与周边国家跨境经济合作区,建立与更多国家和地区的双向或多向投资无障碍区。
步入科技和人力资源强国
中国将成为具有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储备的国家,未来10年将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经过多年持续努力,中国已成为具有创新储备能力和逐渐释放创新能力的重要国家。2012年中国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国际科技论文数量均居世界第一位,中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达到3850万人,研发人员总数达109万人,分别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2012年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年度已超过52万件,超过排在第一位的美国。
中国制定了面向2020年的国家人才发展规划、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科学和技术发展中长期规划等。按照这些规划,预计到2020年,中国人才资源总量将从现在的1.14亿人增加到1.8亿人,增长58%;中国国民受教育平均年限将达到10年,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33%,人才贡献率达到35%。
可以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优质劳动力,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为了建立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中国正在努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能力。
创新发展的基础是具有一流人才队伍,培养人才的根本是提高教育能力。到2020年,中国毛入学率将达到9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9.5年提高到11.2年,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比2009年翻一番。中国将成为科技实力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国家。
基本完成工业化进程
中国将继续推进工业化进程,在成为制造业产值位居世界第一位的基础上,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工业化进入中后期或完成工业化进程。
目前我国已拥有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和525个小类,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的全部工业门类。2012年,我国工业增加值总值达到23.52万亿元。目前在中国22类工业制成品中,17类位于世界第一位,225种商品制造能力居于世界第一位,2011年中国制造业产值占世界比重达到19.8%,美国下降到19.4%,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规模最大的国家。
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将继续加快,将基本实现工业化。中国将重点提高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提高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装备水平,提高创造国际知名品牌的能力和企业国际竞争力,制造业综合竞争力将继续走在世界前列。
2013年德勤有限公司和美国竞争力委员会发布的《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评价,中国制造业竞争力排在第一位,该委员会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无论2013年还是5年后,中国仍将稳居全球第一位。节能环保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动力汽车等重点领域将有更快的发展。
到2020年,预计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占全球出口总额的比重将达到17%--18%,在人均GDP达到工业化国家要求的基础上,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50%,R&D比重达到2.5%以上,与工业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在实现工业化时的水平基本相当。根据中国《2000-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到2020年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全面融合,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