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搞一届光伏奥斯卡,在最佳男主角的归属上可谓众说纷纭,施正荣、苗连生、高纪凡、杨怀进、朱共山星光熠熠,无论颁发给谁,总会引发各种各样的口水仗。但如果设立光伏行业终身成就奖的话,笔者相信一个人能够毫无争议的名至实归。
这个奖项一般授予做出突出贡献却没有得到过个人奖项的大师。电影圈前有卓别林、希区柯克,后有黑泽明。
他很少站在镁光灯下,也不怎么喜欢说自己的企业如何,产品如何。他见证了中国光伏行业从星星之火发展为燎原之势起起伏伏的整个过程,参与了国内几乎所有第一批电池片厂的建线经过,包括尚德、英利、天合、中电、林洋(现韩华)、晶澳等一线大厂,与这些大厂的创始人和掌舵者们也都相交匪浅。
他是进入光伏行业最早的设备专家,研究员级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钟情于装备制造的同时,也为国产设备受中国的工业基础配套影响忧心忡忡;他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简称CETC)48所奉献了整整27年,身上染上了湖南人直爽、豪迈的性格,到现在还为外界对施正荣博士的一些误解鸣不平。
不欺少年穷
1989年初,26岁的王俊朝作为扩散炉课题组组长,带着十几个技术人员,凭着几张国外设备照片、一份技术指标表和简单资料,花了近两年时间,成功研发出国内第一台半导体用微机控制扩散炉,并通过国家电子工业部主持的鉴定。
2001年,广州一家做光伏灯具的企业老板,坐飞机找到在京开会的王俊朝,跟他说电池片都是进口的,价格贵不说还经常买不到,能不能自己做?这位老板给王俊朝带来了国内第一条5MW规模的电池生产线的订单,也带48所走上了光伏之路。王俊朝开始摸索如何用之前半导体设备的经验满足光伏生产需要。那时当年的几家老牌光伏生产企业目前硕果仅存的只有宁波太阳能(现“日地太阳能”)和云南半导体厂(现“云南天达”)。
拓日新能源是王俊朝涉足的第二个5MW生产线。这在业内算是元老级的企业了。“我们当时开发的设备是扩散炉和刻蚀机,PECVD设备还没有出来。”王俊朝回忆说。
王俊朝现在在深圳。广东有句俗语:“宁欺白须公,莫欺少年穷。”
在当年帮施正荣改造尚德第一条产线的时候,他还在长沙48所任主管技术及市场的副所长。或许他还没有听到过这句话,但2001年青岛光伏会议听闻施正荣说要做10MW的电池生产线而被业内人士惊疑不屑的时候,他却吩咐手下,多关注下这位施博士。“那时还谈不上光伏行业,全国性光伏会议只是三四十人,当时国内才总共4.5MW的产能。施博士的一些思路明显透着些与众不同,我发现这个人很有想法。”他如是评价施正荣。
2003年,施正荣找到王俊朝,谈关于尚德首条生产线的改造。”4个月后,产线改造成功,施正荣连称没想到王俊朝的团队那么专业,这个只有几十万元的小订单也由此拉开了光伏装备国产化的序幕。2004年,苦熬了一年的尚德产品大卖,48所的业务也接踵而来。天合、中电、晶澳、林洋、英利,几乎所有当时国内的一线企业,第一条生产线的建设王俊朝都曾参与过。有了尚德做榜样,其它企业照着做就能赚钱。王俊朝带着48所设备队伍,投入到了紧张的生产和研发之中。到2009年前后,48所的整体年销售额已经从过去的每年一亿左右猛增到十亿以上。
如果说王俊朝在刚见到施正荣时就能慧眼识人,发现此人外表气度不凡,胸有满腹锦绣,那纯属子须乌有,他对施正荣的欣赏始于倾听。正是这种真诚待人、虚怀若谷,不欺少年穷的心态,让王俊朝不止赢得了施正荣的友谊,也与业内众多日后的大佬们成为很好的朋友。
2002年,苗连生找王俊朝做铸锭设备,王俊朝推荐他上电池线。老苗起初犯倔不肯,后来还是从美国引进了一条5MW的电池生产线。
在给天合做第一条生产线的时候,王俊朝和高纪凡聊了两个小时行业,敲定合作合同却只用了10分钟。
仗义执言,英雄莫论成败
虽然尚德现在因债务等负面消息饱受诟病,但王俊朝始终认为尚德对中国光伏行业功不可没。“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没有施正荣,中国就没有这个行业。”王俊朝说,“今年3月,我跟施博士在一起呆了几天,大家可以在很放松的情况下,静下心来聊聊。坦率地讲,光伏行业发展这么快,几乎每一个明天都是新的、未知的,能始终保持平静心态做事,任谁都很难,今年销售额2个亿,明年10个亿,后年100亿,员工从几百人膨胀到几万,而这些像是天方夜谭一样的故事都是实实在在发生了的。所以难免有时会迷失方向走花眼,很容易忘了这是时势造成的。”
他对行业互相倾轧的现象非常反感。尚德出事后,很多同行幸灾乐祸。王俊朝说:“尚德风光时把它捧上天,困难时把它踩下地都不合适,尚德的学费很多是替行业交的。其它企业可以跟着尚德走,绕开雷区避免重复错误,而做为当时打头阵的尚德只能摸索,甚至乱冲一气。”
早在2007年,施正荣已经说行业会出现过剩。“我跟他说你现在说这话没用。就像挤公交车,你上去了说上面满了,别再上了,可下面在喊,再上去两个。而且你尚德自己也被形势逼迫得一直扩产。”王俊朝遗憾地说:“这里面不能说没有他的意愿,但政府确实也起了很大的推波助澜作用。”
“但我认为尚德真正出问题应该主要还是内部问题。这次行业低谷尚德的情况绝对不是行业最差的,而是内部把本没有那么严重的问题捅了出来遭恶炒和利用。早期创业者逐渐远离核心岗位,没有经历企业困难期的空降兵对企业的感情很难说有多深,内耗误事”。
雄关如铁—理想者的挣扎
在组织上为挽留他而进行的谈话中,王俊朝给出的离开48所的理由是想“换个活法”,但在笔者看来却恰恰是因为他不愿“换个活法”。
采访过程中,王俊朝仍然常常流露对48所的眷恋之情。“我在那儿做了27年,我对48所的感情你们没办法理解。”27年间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步入知天命的年纪,也给他带来了浓重的湖南口音。但更重要的是他在48所这个以前的专业设备研究所和装备制造方面倾注了他最好的华年。
2008年,占所里销售额几乎95%以上的光伏业务已使48所的光伏设备占到国内相关设备市场份额的80%以上,处于绝对的统治地位。行业一片骚动,垂直整合的鼓噪不断,48所也不满足于只做设备环节。在那个谁进来谁赚钱的时代,迅速把规模做大,对于地位和经济规模成正比的国企来说诱惑相当大。
但王俊朝却陷入了痛苦之中。他固执的认为48所应该专注于设备制造环节,很多客户也打电话给他:“王所你怎么跟我们直接竞争了?”而且所里的设备人才分散到各个环节,创新能力下降,售后服务抱怨越来越多,这让秉着“要做就做到最好”信念的他感到茫然若失。做电池组件,与他的思路不符,等于是让他放弃强项。
同时所里对于设备的开发关注度降低。王俊朝常常念叨如果当时的铸锭炉及时推广开将会如何如何。“国内最早做出铸锭炉的是48所,如果我们的营销策略对路的话,机会会非常大,现在看来很可惜。”
但在那种形势下,客观地说,不能认为48所的抉择肯定是错的,这只是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一场交锋。
王俊朝当时已经是厅级待遇,完全可以安稳待到退休,但出于对设备的理想和对技术的偏执,他还是在2009年底选择了递交辞呈。
他的组织关系在北京,组织上对这位高级人才也极力挽留,一直拖到2010年5月。那个“五一”节是原主管部委的两位司长陪着王俊朝一起过的,劝他回心转意。王俊朝说:一辈子没对组织提过要求,现在就是想安安静静地离开,换个活法。”他自1996年开始一直负责研究所的科研及技术,经常要和北京机关有关部委的领导打交道,领导们看他下定了决心,说:“算了,看他现在很开心。”一星期后,辞职手续顺利完成。
而今迈步从头越
深圳市早早就瞄准了这位科技领军人物,,在此之前,大族集团的人来了好几次。“我开始还真以为是要买设备。“王俊朝说,“后来才知道这是深圳市领军人才计划的一部分。”最终让王俊朝敲定留在深圳的除了深圳市政府和大族激光的热情与诚意外,为设备配套的价值几个亿的数百台精密数控加工设备给王俊朝带来了强烈的震撼。“我也算见识过一些加工设备了,但这里的加工条件还是很有冲击力。”这么大规模、这么多高精密的数控机床国内罕见,对长期由于零部件精度和质量影响国产设备性能的提高都有保障,这对志在能和国际一流设备一较高下的王俊朝来说太及时了。2011年大族光伏新一代的扩散炉和PECVD亮像光伏展时,一位外国同行问:“你们是中国企业吗?”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又问:“是纯粹的中国企业吗?”国内一位同业老总说:“真不简单,且不说性能如何,仅外观就让业内叹为观止了。”
2010年2月,大族光伏正式成立。王俊朝推掉了一切社会活动,带着志同道合的团队,潜心做产品研发。他看到市场上主流设备已经是两年前的技术,这对2-3年就是一代技术更新的光伏设备行业来说很可能意味着洗牌,“如果本土设备跟不上工艺技术的发展,与国外设备差距势必进一步扩大。
2010年3月24日,王俊朝清楚的记得那天起,他的团队在尚德的生产线上足足奋战了2个多月后,回到深圳开始第一张图纸的设计,由于充分了解了下一代设备的发展方向和技术需求,加之团队技术基础雄厚,每天十多个小时的连续奋战,5月底即完成第一套设计图纸,7月底生产流程设计完毕,9月份国产新一代设备出炉。再次把相关国产设备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特别的是,王俊朝搞了一辈子半导体和光伏装备,但他这辈子几乎没主动推销过业务,相信酒香不怕巷子深,好货总有识货人。在闭门研发的时候,有客户打电话过来问王俊朝在做什么。得知他的研发方向后主动提出要购买设备,这让王俊朝感慨不已。“以前大家会冲着你的地位、级别,但是出来后我什么都不是,大家还对我这么信任。所以我相信你真诚地对待别人,就能够收获真诚。”在产品正式出来前,王俊朝已经签了8000多万的合同了。市场总监丛华对笔者说,来公司的第一天,就是跟着王总出去签合同。短短半年时间,合同额已经达到3个亿。
光伏行业步入低谷后,客户延期付款有之,违约有之,对此王俊朝虽也有压力但并不十分介意。“人要学会感恩,他们以前支持过我,现在遇到困难我也该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也该给予回报,大家抱团过冬。”但恰恰是这样的处事原则让大族光伏的财务状况是业内最好的企业之一。“目前外面的应收账款有几千万,而应付款只有400万,且多是帐期内款项。”王俊朝说,“集团也非常支持我们,我们资金充裕,年底在南京总投资2.2亿的基地也即将落成,屋顶和幕墙都是太阳能板的。”
大族的PECVD设备在某著名客户打擂台,“我们的设备生产的产品,相对不合格率要比别的设备低50%左右”。王俊朝平时很谦虚低调,但提起设备来却有种舍我其谁的气势:“有个电池片厂的技术人员流动到另外的厂家,用了其他的两种设备后,他们跟我说,用完大族的设备,不想用别人的。”
在2012年和2013年行业最艰难时期王俊朝率领的技术及管理骨干团队无一人流失,研发队伍不减反增,年度研发投入都近千万,非常难得地保持对设备技术进步的专注,一手抓现有设备的升级换代,一手抓创新,不断推出新的技术和产品。9月,大族光伏的员工刚刚涨了一次工资。
2012年,王俊朝的团队开发了Unimp-扩散炉方阻均匀性提升技术,一举攻克困扰国内多年的技术难题,显著缩小了国产设备与国际一流设备的差距,引领国产扩散设备进入高方阻扩散时代。在几家客户的批量改造中验证,采用Unimp技术提升方阻均匀性可以将电池效率提高0.1%-0.2%。
2013年,大族的PID-free技术国内率先在自有品牌和进口品牌PECVD上批量成功应用,经过PID-free改造后的电池,能保证组件通过“双85”测试的同时,电池效率的下降不超过0.1%。这是在行业最权威的领军企业得到的批量测试数据,也是目前为止在电池片环节改造PID最实质的量产结果。据王俊朝介绍,已经有几家大厂都主动找上门来,陆续签署了批量改造合同。
王俊朝还满怀信心地介绍了已经进入样机测试阶段的一款新产品,全新概念的石墨舟自动装卸片机,“我们抛开了昂贵的模仿国外的机械手式方案,独辟蹊径采用了另一种技术路线,可以将价格降低到100万以下,而且大幅度降低客户的维护成本。”
现在,大族更新一代的扩散炉和PECVD已经在开发当中。
专注:做最好不做最大
“我们不要贪心,要专注往专业走,不能把面铺的太大,我们只专注热工设备、薄膜设备、真空设备、自动化设备,这些是我们的强项。”当年有一个清洗制绒设备团队投奔王俊朝,他以不想同行结冤家和不懂相关技术为由婉拒。“很多欧美企业做了上百年,规模不一定很大,但一定是行业内最好的。我们在扩散炉和PECVD这两个设备上,一定要继续领先。”王俊朝分析说,“以前大家用什么设备都可以赚钱,但现在客户成本压力剧增,设备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残酷。”
“物美价廉这句话我不认同。”王俊朝说,“好东西肯定要贵一点。”同时他也表示了对国内工业基础的担忧。“我们国内整个的工业基础和配套能力还有待改善,目前国内市场国产扩散炉占比约80%,20%国外进口。看似风光的背后,流量计、冷井、悬臂桨、温控仪、阀门等关键部件还几乎是100%进口,做了几十年就是做不好。国产的也不是不能用,但可靠性确实没别人高,这些设备都是在生产线上关键环节用的,出问题会影响整个产线。
他的目标很简单:做高端,做国内最好的设备,把国产设备水平不断提升最终完全替代进口。公司不用做到最大,但一定做到最好。“行业这么惨淡,但我们还在加班研发。”丰盛装备恐怕也是业内唯一一家产品无库存积压的设备企业,客户订单全部新做,不用担心用到2年前的积压设备,提高新上线客户的技术起点,避免建线就落后现象。“我们的团队是国内最早进入光伏领域的,喜欢并坚持专注做设备。任何事情都是靠人的,人才和创新才是企业的根本竞争力,没有人一切将毫无意义。”
就在笔者截稿前几天,收到大族光伏的正式通知,“因公司发展需要,自2013年11月1日起,“深圳市大族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变更登记为“深圳丰盛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更名后,业务主体和法律关系不变。”
据了解,大族光伏本次更名,在原有核心技术团队和经营团队不变的同时,更强的资金实力和更全面的业务范围也为公司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平台。“丰盛装备”做为公司的新品牌,寄托了以王俊朝为首的经营团队对公司定位更清晰和更长远的规划:“唯丰则稳,唯盛则强,装备之道,丰盛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