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4日,中国煤炭经济30人论坛第六次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就煤炭产业转型升级与煤制油产业发展问题展开专题讨论。
论坛指出,煤炭产业的转型升级不仅必要,而且紧迫。煤制油产业经过多年研发探索,目前发展势头良好,是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也是缓解煤炭产能过剩、促进煤炭产业健康发展,降低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
中国煤炭经济研究院院长岳福斌表示,经过五年多的跟踪研究,越来越觉得发展煤制油产业的战略意义重大。一是可以破解石油资源供给的瓶颈,二是有助于化解石油对外依存度过高的风险,三是可以解决煤炭产能过剩的问题,四是有助于促进煤炭产业转型升级,五是有助于推动优势企业发展,六是有利于增强我国在国际能源战中的主动权。
未来煤制油工业的产业布局和环保问题成为大会探讨的重要话题。与会者普遍认为,未来煤制油工业应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特别是新疆。同时,企业家们也意识到发展煤制油工业必须坚持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煤制油产业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名誉会长、原煤炭工业部副部长濮洪九说:“政府要重视煤制油产业、煤炭清洁利用的问题,出台支持性政策。”
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国家能源局原副局吴吟也认为,应将煤制油列为国家安全战略,包括人才培养等都要出台相应政策。
目前,在发展煤制油问题上,国内意见还不统一,有必要深入研究煤制油产业布局和规模、技术路线选择,分析发展障碍并提出政策建议,以期达成共识和新的认识。与会者认为,应当出台尽快促进煤制油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为国家能源安全、环境友好、产业繁荣增添新能量、新动力。
(本版稿件由中国煤炭经济研究院整理)
华 炜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董事长
千方百计化解制约因素
关注煤制油,首先应该关注世界油价。对这个判断如果不正确,未来可能会吃大亏。现在决定油价的主要因素不是它的价值、开采成本,而是地缘政治。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油价在较长时间内,会继续偏离价值,仍然会在高位波动运行。高油价对于做煤化工、发展煤制油产业是一个积极因素。
目前煤制油产业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第一是资源,煤制油项目是否拥有适合做煤制油的煤炭资源?是否拥有水资源?这是两大关键制约因素。第二是技术,目前的煤制油技术有多种工艺路线,各有优劣,工艺路线的选择至关重要。第三是实力,煤制油产业是技术、人才和资金密集型产业,不仅要有资金实力,还要有技术能力和管理人才。
化解上述制约因素,首先,要科学布局,为煤制油项目建设寻找合适的煤炭资源及丰富的水资源;其次,要根据资源等条件认真研究,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选择工艺路线,保证综合效益最大化;再次,要在综合衡量资金、技术、管理等各方面实力的基础上,慎重决策、科学投资。
我国油品标准应当由国家来制定,在标准制定过程中,防止垄断企业话语权过重,用一些歧视性标准排斥煤制油。此外,发展煤制油的同时,还要高度重视非煤工业锅炉的改造和研究。
张玉卓 中国工程院院士、神华集团总经理
国家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已具雏形。煤转化利用已从以焦炭、电石、煤制化肥为主的传统产业,逐步向以清洁油品和化学品为主的现代煤化工转变,以煤制油、煤制烯烃为代表的煤化工示范工程成功运营为显著标志。
截至目前,中国现代煤化工产能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煤制液体燃料年产能达168万吨,煤制甲醇年产能达5000万吨,煤制烯烃(含甲醇制烯烃)年产能达276万吨。
发展煤化工是我国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一是可以解决煤炭利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实现煤炭资源的低碳化、清洁化利用。二是可以降低对进口石油的依赖,解决石油供给的安全问题,部分实现石油替代。三是由于国际油价高位振荡,其经济意义也很大。目前,煤炭的原料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煤制油工艺,无论是直接液化还是间接液化,技术上已经成熟。
国家应尽快发布煤化工规划及产业政策,避免无序和过热发展;对煤炭就地转化政策进行“纠偏”,避免煤化工项目盲目上马;加大对煤化工技术的研发投入,使企业能够尽早克服产业技术障碍;出台对煤化工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扶持煤化工产业发展。同时,企业应科学理性决策,树立风险意识,确保项目成功。
吴 吟 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
产业化尚需层层给力
发展煤制油的意义重大,对于化解煤炭产能过剩,促进煤炭清洁利用,提升煤炭产业水平,保护国家能源安全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煤制油发展至今不易。政府有意愿解决能源安全问题,但是社会杂音太大,使得政府决策比较谨慎,最后还是企业冲在前面。如果没有神华、伊泰等企业敢吃螃蟹、敢投资,不会有现在这个局面。
煤制油的发展还存在较多问题,主要是认识不一致、规划不到位、制度不完善、政策不给力。我们今天讨论的几个问题,尽管现在不能得出什么结论来,但基本上有了个方向,布局就是以西北地区为主,特别是新疆;规模要搞就搞得大一些,不能够到处撒芝麻盐。大家都提到基础设施配套要跟上,特别是市场销售网络的建设要跟上。技术方面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一些关键性的问题要进行集中攻关处理。
煤制油下一步的发展需要层层给力:国家层面,要将煤制油列为国家安全战略,包括人才培养等都要出台相应政策;部门层面,要做好产业规划、制定相关标准、严格产业准入;地方层面,一定要执行国家规划,不能凡是资源就搞转化;企业层面,要发挥自身优势,继续努力、加强协作,进行技术联合攻关。
濮洪九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名誉会长、原煤炭工业部副部长
发展煤制油意义重大
煤制油发展始终争论不休,一些企业如神华、伊泰以及潞安等起了关键的作用,用事实回答了是市场经济体制在起决定性作用。
目前我国煤炭产能过剩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2013年前10个月,产煤30.9亿吨,消费29.5亿吨,剩余1.4亿吨,这期间还进口了2.6亿吨,也就是说市场上多了4亿吨煤。我们国家一次能源特别是化石能源中煤炭占了94%,油和气只占了6%,仅靠进口能解决石油问题吗?显然行不通。煤炭是我国资源最丰富,也是最经济的一次能源,并且能转化成清洁能源。所以,做好煤炭的转化和清洁利用,是当前最现实、最可靠的办法。煤制油发展可以解决煤炭过剩的问题,同时也可以解决煤炭的清洁利用问题,从行业健康发展角度来说很有必要。结合煤制油产业多年来的发展成果,我认为该产业应由示范项目逐渐推广开去。
煤制油产业发展要科学,因此要继续深入研究,形成能够反映煤制油产业实际的系统、完善的研究报告,政府要重视煤制油产业、煤炭清洁利用的问题,出台支持性政策。要打破行业、所有制和地区的限制,实行煤制油产业的统一攻关、统一规划。另外,行业协会、学会要发挥积极作用,为煤制油产业提供支持,向上做好呼吁。
岳福斌 中国煤炭经济研究院院长
量力而行 稳中求进
通过对我国煤制油产业的技术成熟度、人力资源保障、资源条件、生态条件、基础设施、经济、风险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煤制油技术、资源和生态条件已经具备,项目经济性明显,只要加强风险控制,推动煤制油的产业化发展已经具备较好的可行性。目前已形成的煤制油产业发展思路是:
1.技术路径选择上,重点发展间接液化,继续示范直接液化和其他工艺,推动技术创新,打造中国煤制油技术的升级版。
2.产业布局上,要“立足西北、加快新疆、拓展海外”。
3.产能规划上,“十二五”期间,完善已形成的产能;“十三五”期间,对达产项目进行科学扩能,并规划新的产能。
4.生产主体上,要由掌握核心技术、代表煤制油先进生产力的企业牵头发展煤制油产业。
5.物流服务上,打破成品油市场的垄断格局,全面提升油品物流服务信息化水平。
煤制油产业风险性相对较大,应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稳定产能,规范政府行为,保持政策的相对稳定性,坚持以市场为决定性手段,辅之以必要的政府规制,走企业自主发展的道路。
此外,应加大财政、税收、信贷、PE(私募股权投资)、上市等政策支持力度。同时,发挥好财险和人身责任险的作用。
贺民强 中国燃料有限公司董事长
合力打造煤制油销售网络
中石化和中石油是我国成品油生产和销售的两大主要集团,二者采用的销售模式分为三种:一是零售,即通过加油站直接把油品销售给过往的车辆;二是批发,即把成品油卖给其他社会上的加油站;三是直销(配送),即销售油品给非加油站终端用户。
2012年,中石化零售量10785万吨,直销量3325万吨,批发量1789万吨,主要供应给其自身3万多个加油站;中石油成品油销售15328万吨,市场份额为39.3%,加油站1.9万多个。加大对终端的直销力度,减少中间批发环节,降低中间成本,是两大集团未来的发展趋势。
我国煤制油产业到2020年,预计能够实现6000万吨至7000万吨的产量,2030年更可达到1亿吨。
目前煤制油销售存在着自建网络的问题,这样带来销售成本过高、受销售市场垄断格局制约等问题,若不能未雨绸缪,将严重制约煤制油产业的发展,因此,十分有必要合力打造完善的调配运销网络。
应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即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所有制经济。通过体制的创新,合力打造一个平台,创建煤制油全产品链的独立销售网络,进而实现煤制油企业的共赢,促进煤制油产业长期稳定发展。
张双旺 内蒙古伊泰集团董事长
用碳汇林解决排放问题
近两三年来,煤制油的发展比原来预想的要好一些,但困难依然存在,反对的声音仍然比较大,而且短时间内不会改变。
我们会全力以赴地把煤制油技术搞上去。目前最担心的是排放问题,最近几年,从北到南都遭遇了“霾伏”,环境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伊泰在这几个项目上一定不惜代价把环境保护问题解决好。这几年我们搞碳汇林,我感觉这是个好办法。
在产业布局上,大的产业布局以内蒙古、陕西、新疆为主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赞同,小的布局也很重要,煤制油项目选址一定要在通风处。还有用水的问题,控制到生产1吨油消耗8吨水应该不成问题。多年以后,煤制油很可能三分天下有其一。
郝喜柱 内蒙古伊泰集团副总经理
规划先行 合理布局
煤制油产业对缓解我国能源供给紧张局面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煤制油产品清洁高效,对治理城市大气污染也有切实的效果。同时,对大型设备国产化,推动材料工业、制造工业、电子工业等重要行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均有重要作用。此外,对一些地区调整产业结构,改变资源利用单一的局面,提高资源利用价值,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作用巨大。
政府应该加强政策引导,规划先行、合理布局,坚决避免盲目发展。可以通过倾斜性税费政策扶持煤制油产业的发展,加快制定煤制油技术标准和产品标准体系,坚持煤制油产业园区化,走集约化发展的路子,并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建设。
翟明华 山东能源集团总工程师
煤炭转化是煤炭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山东能源集团在煤化工方面制定了“十二五”规划,包括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煤焦化等。其中,煤制天然气在新疆有年产20亿立方米的项目正在实施,煤制烯烃正在争取项目,煤焦化主要围绕焦炉煤气等产品与其他企业展开合作,形成了煤焦油—炭黑油、蒽油—炭黑—橡胶轮胎产业链。
此外,褐煤的低温热解、低温干馏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山东能源集团跟韩国的SK、日本的新日铁在褐煤气化方面开展了一些合作。
煤制油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向,山东能源集团在内蒙古、新疆的煤炭资源都存在转化问题,今后需要跟有关各方加强合作。
李永旺 中科合成油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煤制油离不开技术支持
根据中国工程院的研究结果,按现在的发展趋势,2030年我国总油品消耗量会达到7亿吨至7.5亿吨甚至更多,只有增加石油自产量才能确保能源安全。煤制油现在起步有点晚,目前运行的一些项目,技术水平是相对比较低的。在技术进步、技术创新方面,国家应该给予支持。
目前内地煤制油产业布局太多,这并不合理。重点应该布局新疆,因为新疆的煤直接外运使用成本高,但如果转化成油品、化学品等高浓缩产品再运出来,成本会低很多。“三西”(内蒙古西部、陕西、山西)条件好、离市场近,在西部运油大通道尚未建成之前,做一些是合适的。
发展煤制油还有几个问题值得关注。最重要的是水,节水的事只要肯投入问题就不大。至于二氧化碳的处理,搞碳汇林比较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