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前,剑指大气污染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在公众期待中公布。三个月后,大范围雾霾天气在中国中东部地区先后出现,上海、杭州、南京……全国已有25个省区市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雾霾天气,全国2013年平均雾霾日数再创新高。
12月6日,全国大气污染防治部际协调会议在北京召开,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指出,北方地区已全面进入采暖期,今冬仍可能出现连续性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大气污染防治任务非常艰巨,需要各方面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共同打好这场攻坚战。
谈及此次大范围灰霾天气的主要原因,环保部有关负责人解释称,一是不利气象条件造成污染物持续累积;二是机动车尾气排放;三是北方冬季燃煤采暖。
财新网援引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谢绍东的观点称,虽然静稳天气下比较容易出现雾霾,但各地排放的污染物多还是出现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他认为,长三角城市虽然没有燃煤供暖因素,但像江苏、浙江等当地中低端企业很多,一些企业的环保意识并不强。
谢绍东称,目前来看,污染的态势已经从局部污染变成区域性污染。
一位环保专家说,今年跟往年相比,天气状况并没有多大差异,污染物一直存在,只是以前没有凸显出来,“我们总不能靠天气条件驱散雾霾,根本的是把霾的源头堵住。”
“我们搞了这么多年的大气污染治理,治理的结果却是越治理越麻烦。大气污染一边在治理,一边在加重。”12月8日,在昆山举行的“2013中国环保上市公司峰会”上,一些环保企业人士指出了大气污染治理的尴尬现状。
国电清新董事长张开元指出,国家在火力发电厂的锅炉排放烟气治理上投入的人力、财力相当大,但在其他行业造成的污染治理上投入相对不足,如钢铁、水泥、玻璃、化工等。“治理了一部分(污染的大气),又排出了一部分(污染气体),这是一个不均衡的问题。”张开元说。
煤炭是中国的主要能源,谈及雾霾,煤炭往往成了罪魁祸首。
张开元认为,煤炭本身可实现清洁高效利用,企业的技术、资金和能力并不是问题,问题出在责任、压力和机制没有跟上,“欧洲的脱硫要求比中国还低,为什么我们没有人家治理得好?环保标准是好的、足够的,没有解决好机制问题,监管到不了位,标准不落地,污染就治理不好。”
福建龙净环保副总经济师胡洪基表示,国家在政策上重视大气污染的治理,大气污染治理技术也不是问题,关键是保证严格的执法,这需要中央、各部委、民众、媒体等共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