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油气
  • 综合
  • 石化管道危机:油管与市政管网冲突普遍存在

石化管道危机:油管与市政管网冲突普遍存在

2013-12-02 10:58:54 财经网

这是中国油气管道史上最惨烈的一次事故。截至11月25日,“11·22”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事故已造成55人遇难,9人失踪,166人受伤。

事发六天后,“11·22”事故处置现场指挥部决定,泄漏段线永久停用,东黄复线将进行改道;并且,黄岛秦皇岛路、刘公岛路现有全部石油和化工管线迁至北部辽河路化工专用通道,具体方案将按规定公示,征求当地广大市民意见。

此举意味着东黄复线短时间内难以恢复输油,华东石化工业面临“断粮”困境。显然,青岛市政府更关心的是一次性解决已长期存在的原油管线与市政管网的规划冲突问题,消除事故隐患。

“11·22”事故也是一场明显的责任事故。追责行动已逐步展开。11月27日,中石化宣布,鉴于下属管道储运公司党委书记田以民、管道储运分公司总经理钱建华在“11·22”事故中负有直接领导责任,决定二人停职检查,并配合协助调查。此前两天,当地警方已控制中石化相关人员7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相关人员2人。

《财经》记者在事后调查过程中进一步发现,酿成大祸的根源矛盾并非青岛独有,随着城市扩张和人口聚集,油气管线与市政管网的矛盾冲突在全国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同时,中国正处于新一轮油气管网建设高峰期,又有相当比例的管线进入“老龄化”,油气管道泄漏事故也处于高发期。两相叠加,风险陡增。当然,爆燃是可以避免的;即使爆燃不幸发生,重大人员伤亡也可以避免。

——编者

11月25日,爆燃发生三天后,位于青岛黄岛区的事故现场方圆几公里内,满目狼藉,原油燃烧后的刺鼻焦味仍滞留于空气中。东黄复线输油管道(下称东黄复线),沿秦皇岛路偏东西走向分布,在与南北向的斋堂岛街相交处不远,就是爆燃现场。

炸出的一个巨大深坑底部,还留存有不少原油,现场作业人员正在用电泵往外抽取漏油。四周铺满的吸油毡已成墨色。

祸起爆燃

肇祸的原油管道在爆炸中被撕开一段,两截管道隔空相对。另一条约15米宽的排污暗渠与斋堂岛街同向,在路面下向约2公里外的入海口延伸。一位正在现场指挥调度的中石化工程师称,发生泄漏的原油管道横穿暗渠而过,这使得漏油点和排污暗渠之间形成了一个接口,泄漏的原油得以流入暗渠。

这是一个明显的错误。

原油管道与市政管道交会是规划漏洞,即便无法避免,也应以上下错开的方式通过,中间应隔出一定距离。而从事故现场的排污渠中,还可以看到包括燃气管道在内的多条市政管线横穿而过,排布密集。

现行的《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没有明确规定输油管道和市政管道的安全距离。仅概略表述为,输油管道不得通过城市水源区、工厂、飞机场、火车站、海(河)港码头、军事设施等。当输油管道受条件限制必须通过时,应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并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至于具体采取的保护措施也语焉不详。

2009年开始施行的《山东省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办法》规定,管道与其他建设工程相遇时,应当按照后开工建设的工程项目,服从先开工建设和已建成的工程项目的原则,由管道企业与建设单位或者项目所有权人双方共同协商一致后,方可开工建设。

从时间顺序上,排水渠的修建时间远远落后于东黄复线。当初青岛市政方面与管道企业是如何协商的,目前难以追溯。

市政规划存在的问题,部分得到青岛市政府副秘书长郭继山的印证。郭继山在11月25日表示,经过20多年发展,黄岛油库从没有规划到有规划,各种线路比较拥挤,部分管线有交叉,存在安全隐患。他还承认,输油管线铺设与市政管线铺设存在一定冲突,并称“黄岛管线情况非常复杂,至少铺设了11条各类管线”。

泄漏的原油流入排水暗渠相对密闭的空间后,长达7个小时里,一边缓缓流向入海口,一边不断挥发出轻质组分,这些油气与排水暗渠中的沼气和空气混合,最终达到爆燃浓度,只要一个火星,就能引发闪爆。

暗渠之上,一块块长条水泥板砌成了顶盖。在事故发生时,这些水泥板被掀起炸碎,迸射向周围人群、车辆和建筑。斋堂岛街路面霎时“开膛破肚”,沿线的碧海花园小区的楼盘受损严重,临街的玻璃几乎全部破碎。

根据地下管线基础摸排结果,此次事故一共造成5515米的暗涵以及其他排水管线,不同程度受损,3500米的道路不同程度损毁。

中石油管道公司一位工程师对《财经》记者分析称,“事故关键是现场处置没做好。”

东黄复线所输送的原油与成品油不同,挥发物质相对较少,短时间内不会产生大量挥发气体,而且抢修现场又是一个开放空间,很难达到引发爆燃所需的油气浓度,上述中石油管道公司工程师说:“事故的直接原因肯定是一线人员在管道抢修过程中对隐患识别不够,对事故的危害预判不足,大意了”,以致没想到要去疏散人员。

国务院事故调查组组长、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杨栋梁指出,这次事故是“一起十分严重的责任事故”。暴露出的突出问题包括,输油管道与城市排水管网规划布置不合理;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对输油管道疏于管理,造成原油泄漏;泄漏后的应急处置不当,未按规定采取设置警戒区、封闭道路、通知疏散人员等预防性措施。

事故引发的海面大火,距一个总储量25万立方米的轻质油罐区只有不足20米,并且还有一条海上输油管线也受到大火炙烤。根据政府方面的公告,当时海上有四个主要的燃点,火苗30多米高,情势一度威胁灌区。

而一旦引燃,将危及整个石化区的安全。

11月26日,现场油污清理已至收尾阶段。不过,负责事故现场溢油回收的青岛光明环保技术有限公司的管理人员表示,后续的清理工作至少还需一个月。

《财经》记者了解到,2012年12月,一辆中石化青岛炼化公司的油罐车曾在暗渠附近翻倒,所载原油泄漏后,也是沿着这条排污渠流到入海口。现在,暗渠还没来得及完全刨开,里面究竟残留了多少原油难以得知,泄漏的原油还在从排污暗渠中陆续渗出。

上述环保公司管理人员表示,他们将在此待命,尽量避免原油再次进入胶州湾。



正文未完,请点击分页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