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黄岛的中石化“阴影”

2013-11-26 13:54:10 腾讯财经

爆炸之后的第三天,路面已经部分平整了,但交警依旧严把着路口,不让靠近,只是偶尔可见落座在此的丽东化工厂的工人从中走出。

这里就是震惊全国的“11.22”青岛特大原油泄漏爆炸事故的核心现场,黄岛区秦皇岛路与斋堂岛街的交界处。最初的管道漏油点和爆炸,均发生在此。

与丽东化工厂的戒备森严相比,不远处的当地龙头企业青岛大炼油却是另一番状况,厂区里整整齐齐近百辆天然气运输车正在排队,司机们在门口抽烟闲聊。门口的物料车也哄哄作响。下午一点,身着深蓝色工作服的炼油厂工人随处可见,和司机们一样,大多都操着外地口音,谈着外地的事情。

若非偶尔路过的出租车标识着黄岛字样,这个占据着黄岛老城区过半面积的大炼厂似乎与全民关注的爆炸事故没有关系。

事实上,它和导致黄岛重灾的漏油管道属于嫡亲,同属一个“爹”——中石化集团(持有大炼厂85%的股份)。在当地人眼里,黄岛生存在中石化的裹挟里,这样一个弹丸之地,有着中石化最重要也是最大的黄岛油库、最大的炼化厂、最多的输油管道。

黄岛上最主要的三家化工企业,两家隶属于中石化,丽东化工厂虽然是一家韩企,但同样也是中石化的下游企业。可以说,中石化是黄岛区石化产业的核心。而黄岛区乃至整个青岛市,早已把石化行业当作最重要的支柱行业,这当中,青岛又与着中石化有着历史上的“裙带”关系。

被裹挟的岛上生活

对于黄岛人来说,2007年前的中石化与中石油没有太大区别的央企——离当地人的生活很不近。只是这一切,随着中石化青岛炼化厂的成立而全部都改变了。

这个大炼厂坐落在黄岛石化园区的西北,占地面积160公顷,当地人称之为“空降的庞然大物”。

但是,不止一个当地人告诉腾讯财经,已经投产了五年的大炼厂对于他们来说,并没有意味着增加就业或者更实惠的事情,更多的是炼化厂带来的污染的恐惧。

站在大炼厂北册油罐区附近,一位黄岛老城区生活了三十多年的本地人指着脚下沥青路告诉腾讯财经,在中石化大炼厂搬来之前,这里是海边。就在他转身处,还可以看到大炼厂高高的栅栏里围起来的海池。

周遭的一切,对他来说像个熟悉的陌生人。“大炼厂搬来以后,第一次过来这边,我其实也非常不熟。”

相比大炼厂,更让居民恐惧的是丽东化工厂,因为它的产品就是中国人已经非常熟悉的PX。类似的化工厂一次次地被中国的各地居民拒绝,但是,这个工厂是在2007年厦门PX事件之前的2003年,就已经确立下来。等到青岛居民知道PX时,木已成舟。

恐惧的直接后果就是越来越多的当地人选择出逃黄岛。一位54岁的个体户无奈地告诉腾讯财经,2008年自己就想搬走了,苦于经济能力不行,被迫留在了这里。据其介绍,身边稍微有点积蓄的朋友都搬离了。用他的话说,即使搬到十公里外的黄岛新开发区(同属于黄岛经济开发区)也要好过在大炼厂附近的黄岛老城区。但是,就他现在的经济能力,只能卖了现有的房子才有可能重新在新城区买套房子。

爆炸事故加重了他的担忧。但现实的无奈在于,黄岛新开发区的房子已接近每平米一万元,但他急切出售的老城区房子还不到5000元。“这么一炸,就是我想把房子卖了,恐怕也卖不出去了。”

距离爆炸最严重的斋堂岛街两百米左右的盈泰嘉园的居民告诉腾讯财经,他们期许这次爆炸事件可以促成政府对他们进行整体搬迁,“我们不想再生活在恐惧下。”一位中年女性说。

事实上,除了居民,当地黄岛区政府工作人员,也对青岛大炼厂也颇有微辞。一名政府基层人员说,虽然自己的工作偶尔会涉及到大炼厂,但是令其头疼的是,“在大炼厂的人面前,我们比较被动。”

一位当地党报记者对腾讯财经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虽然做正面宣传报道,大炼厂并非乐意配合。据其介绍,即使是当地更高层的官员与大炼厂沟通也不是很容易,“它更像另外一个黄岛的主人,有自己一套行事体系。

而这可能与双方的行政级别有关。目前,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是副部级干部,而青岛大炼厂(青岛炼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是中石化股份控股的一级子公司,行政级别为局级。与之相对比的是,黄岛区政府是县级。

但更重要的是,中石化对于当地政府经济的重要性。黄岛老城区西北集中了以青岛大炼厂、丽东化工为主的石化企业,被称为青岛石化基地,占地面积约10.7平方公里。

根据一份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海洋大学以及青岛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在2012年8月发布的《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石化工业园区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显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2009年至2011年,石化产业占全区规模工业产值的比例分别为28.5%、31.6%、40.9%。

中石化,以及为中石化为代表的石化产业,已经主导了这个小岛,中石化俨然成为了“岛主”。



正文未完,请点击分页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中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