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网从2013非常规油气合作伙伴峰会上获悉,在中标页岩气第二轮招标的16家企业中,进展最快的是铜仁市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其中标的贵州岑巩页岩气区块预期最快将于本月底(11月)开钻第一口气井。
值得提到的是,在国内一直被诟病的油服工程市场发育不全问题在贵州岑巩页岩气区块的施工中得到较大改善,三桶油的油服队伍与民资及外资油服公司开始逐渐在非石油企业的区块中活跃竞争。据国土部官员透露,贵州岑巩页岩气区块先期二维地震工程由中石油东方物探完成,钻井工程由中石化江汉石油工程公司完成,实验测试现场解析由士SGS瑞华通正公司完成,压裂试气则由深圳百勤公司完成。
页岩气第三轮招标开标在即,其在国内的日渐兴起迫切要求我国扩大油服能力,开放油服竞争。
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认为,美国“页岩气革命”之所以称之为“革命”是因为页岩气彻底改变了美国的石油工业链,促进了行业垂直一体化到垂直分工的转变。
中国石油工业从前苏联借鉴而来的“大而全”模式让“三桶半油”自上而下拥有油气产业链每一个环节的绝对控制权,以至于取得非常规油气区块的非“三桶半油”(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延长石油)企业无油服队伍可用。
我国90%以上油田服务企业隶属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的子公司。虽然,随着三大石油公司将石油公司分拆上市,石油公司与集团体系内的油田服务公司成为合作关系,但三桶油对其下属的油服公司仍然采取绝对控股的方式来经营。
韩晓平还透露,国家在鼓励发展页岩气产业之初,中石油曾在公司内部发出通知,要求公司下属油服公司不得承接其他企业页岩气区块的勘探开采业务。
“三桶半油”的油气区块大都使用自己的油服队伍施工作业,民资油服公司在国内难以与之抗衡,转而将业务重心移至海外,据国土部官员透露,我国去年有35亿美元的陶粒石油支撑剂出口美国,占到北美用量的15%。
目前,我国油田服务资产规模为2500亿元左右(不包括油气勘探活动),市场规模大概占全球规模的10%左右,市场规模被严重低估。但若随着非常规油领域的发展,逐步开放市场,我国的油田服务资产规模有望迎来新一轮的增长。
上述国土部官员还提到,在第二轮页岩气招标的中标企业所开展的先期二维地震项目中,70%由中石油、中石化的油服队伍承担施工作业。
针对国内油服市场新的发展形势,中国能源网分析师冉泽认为,油服市场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虽然民营油服公司会逐渐活跃起来,但是必须冷静地看到,页岩气的开发主体目前依然是大型国有企业(比如,页岩气十二五规划目标主要靠中石油、中石化完成),而这些企业主要利用自己的油服公司,因此民营油服公司生存空间依然有限。恐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一现状无法得到根本性改观。(中国能源网 李自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