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地方政府新设国企将被严控

——减少地方保护主义 降低地方债增速



2013-11-11 09:04:20 北京商报   作者: 熊海鸥  

地方政府直接投资办企闸门关闭。日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工作会议上”指出,今后地方政府原则上不要再直接投资办企业。专家认为,这意味着在竞争性领域地方政府不再投资兴办国企,通过收缩国有投资战线,将减缓地方债膨胀速度,打破地方垄断性产业投资壁垒。

“地方政府直接办企业或直接干预企业生产经营,容易在当地形成投资、产业的垄断和市场封锁。”李克强强调,地方政府抓经济,很重要的一条是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专家王军认为,地方政府原则上不再直接投资办企业,是进一步理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对地方国企增量进行控制的一大举措。“以后地方政府在竞争性领域不再投资办国企,但在基建等无利可图的公共性领域应该还是允许由地方投资。”

“目前产能过剩与地方政府办企业有关,地方政府对市场的过度介入会阻碍市场竞争。”首都经贸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及表示,地方政府办企业往往会存在招投标利益输送、寻租和地方保护等行为,地方国企效益低下,在国企监管和竞争性方面都有问题,地方禁办企业是市场化的一个举措。

据了解,今年以来,地方国企利润一直处于下降趋势。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地方国企累计实现利润总额4174.9亿元,同比下降2.9%,其中利润总额同比下降的省份有15个。按照国资委的分析,经营方式粗放,一些企业处于产业链中低端,市场变化能力较弱是效益下滑的重要原因。

不仅如此,在专家看来,地方政府办企业也极大地扭曲了市场配置机制,不仅造成产能过剩,部分领域出现国企垄断,并且地方政府为了满足投资冲动普遍采用非常规的融资渠道,带来了地方债务的膨胀。在王军看来,目前地方政府通过各种债务融资平台大举投资,负债已非常严重,而此次地方禁办企业,相当于明确不再新增地方国企,这将降低地方债增量。“下一步国企改革还要对大批地方国企存量进行盘活,对那些与民争利企业、低效益企业,采取减持、变卖、转让资产等方式让其退出,这有利于偿还地方政府债务,对国企引进民资也是一个机会。”

据分析,在地方国企改革获得经验以后,对央企改革也可能会逐渐展开。




责任编辑: 曹吉生

标签:地方政府,新设国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