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教授、中国能源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震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原油和成品油进出口资质管理体制改革方向是不问“出身”,而是看企业是否符合产业政策方向,是否符合基本资质,是否满足环保和油品质量要求等。改革整体思路首先是满足整个炼油工业需要。他认为,进一步放开进出口资质将惠及下游用户,并有利于原油和成品油市场有序发展,但放开的同时要加强监管,避免出现市场混乱。
符合改革方向
记者:请介绍一下目前我国原油和成品油进出口资质管理的规定内容。
王震:现在整个原油和成品油的进出口管理其实是延续了加入WTO后的一些承诺,对国有贸易和非国有贸易实行不同进口资质管理待遇,这是一种对五大国有贸易商实行保护、对非国有贸易进行配额制的管理体制。当时之所以建立这个体制,是为了防止加入WTO后一下子开放市场,对国内市场产生较大冲击。应该说过去十几年,这个体制发挥了很大作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形势。
记者:加入WTO十几年之后,原油和成品油进出口资质进一步放开的可能性有多大?放开资质将沿怎样的路径展开?哪些企业获得资质的可能性较大?
王震:今后改革大的方向是不再过于区分企业属性,而是看企业是否符合产业政策方向,是否符合基本资质,是否满足环保和油品质量要求等。改革整体思路首先是满足整个炼油工业需要。也就是说,下一步不一定是完全放开,而是先开放给那些规模较大、有能力满足炼油工业发展需要的企业。例如,先放开给那些真正用来炼油的企业。目前,国内成品油油品从国三到国五不断升级,原油进口资质管理应与这个趋势匹配。
利好原油期货
记者:如何看待原油进出口资质放开与原油期货之间的关系?
王震:我们现在推广的原油期货是国际性的,如果参与的国内企业过少,对稳定市场肯定不利。原油进口权进一步向更多企业放开,对进一步推进原油期货是有好处的。
记者:原油资质放开会不会导致燃料油进口市场逐渐萎缩?
王震:燃料油一般是渣油,要么用于船舶燃料动力,要么用于电厂、锅炉等。但在我国,由于进口资质问题,很多地炼没有原油供应,这使得他们不得不选择用燃料油提炼成品油。如果原油进口资质进一步放开,更多企业通过正常进口就能满足其炼油需求,这将减少对燃料油的使用,但这不能说燃料油市场就萎缩了,而是使其回归燃料油本身的属性。
记者:原油进出口资质逐步放开,对于地炼企业而言将带来怎样的影响?
王震:地炼企业水平参差不齐。改革方向是鼓励更大规模、更好技术和更高管理能力的企业更好地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来。那些规模过小不符合产业政策、对环境不友好的企业,终归要被淘汰。进一步放开进口资质,对民营地炼企业可以说是很好的机会,但前提是要先把自身功夫练起来,那些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放开资质对其意义不大。
需加强资质管理
记者:成品油进出口资质逐步放开,是否与当前国内成品油市场供应充足有关?国内成品油市场是否已到供大于求的时代?
王震:今年成品油供应比较宽松,与今年的经济结构调整有关,这种情况下进一步放开成品油进出口确实是有利时机。但从我国城镇化建设需要、整个城市和广大农村地区进一步改善交通运输的需求来看,我国对成品油的需求仍处在增长阶段。
记者:在放开资质的过程中,哪些方面值得注意?
王震:总体说来,进一步放开原油和成品油进出口资质,有利于国内炼油企业的良性发展,也有助于成品油市场实现更加有序的发展。当然,要防止国内、国际成品油价差而出现的套利问题,因此放开的前提是要加强监管,避免市场出现混乱。
因此,无论是放开原油和成品油还是战略储备资质进出口,都要从满足资质管理要求出发。通过资质设置,防止部分企业利用进出口权进行投机,同时对资质应进行动态管理,根据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资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