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电行业经过了七八年的高速成长,创造了两个“世界第一”。在前5年保持了百分之百的增长速度后,去年年底我国风电装机达到了7500万千瓦,实现了风电装机规模的世界第一。
短时间内风电装机规模就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很振奋人心。然而,还有一个“世界第一”却让人有些尴尬,那就是我国弃风限电达到世界第一的规模。2011年我国弃风电量达到了100亿千瓦时,2012年更是翻了一番,达到了200亿千瓦时。如果按照火电厂发电的水平,那就意味着有将近600万吨的煤炭浪费掉了。
最近两三年来,由于风能资源丰富,风电开发高度集中在“三北”地区(东北、华北和西北),“三北”地区也是全国年上网电量最多的地区,也是“弃风”最严重的地区。初步估算,“三北”地区2012年平均弃风率约为13%。
究其原因,即是风电和电网规划建设不同步、系统调峰不足、并网技术不成熟、就地消纳能力不足等因素叠加,使得风电的并网瓶颈和市场消纳问题凸显。
然而,从深层次上看,表面上表现为风电与火电之间的矛盾,更是由于电力管理体制和政策机制上还没做出调整造成的。电价机制过于刚性,缺乏市场激励机制的设计,导致“风电优先上网”落实成效不佳。
2012年,我国出台的《风电发展“十二五”规划》对未来风电发展提出了发展目标,到2015年并网装机容量达到1千亿千瓦。截止到目前为止,国家能源局核准的“十二五”风电项目已达到8000千瓦。这样的拟建项目规模足以支撑15年后实现规定目标的装机规模。下一阶段,做大电网,解决“三北”资源与市场逆向分布,使电力大规模外送。同时,继续推进电力体制市场化改革,协调好各方利益,落实节能调度管理办法和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将是重中之重。
电网之过还是审批之过?
在我国培育的9个千万千瓦级大型风电基地中,作为我国风资源大省的内蒙古,与其他风电基地一样,风电装机大规模集中建设,但负荷不是很充分,发电以火电为主。但尽管如此,内蒙古却给风电的并网消纳做出了表率,蒙西风电占全年用电量的比例超过10%,最高值甚至达到了30%。
“之所以蒙西风电接纳达到比较高的水平,在很多方面得到了国家电网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内蒙古电力公司调通中心副主任侯佑华在“2013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风能大会)中“风电并网与消纳”的企业家论坛上分享经验时讲到,蒙西刚接触风电,调度部门开始重视风电是在2008年底,那时风电的装机容量是130万千瓦左右。如今,经过了5年的时间,装机容量已经达到了1000万千瓦。这个速度发展得太快,给蒙西电网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并网”和“消纳”是目前在风电领域谈到最多的词语,而在风电并网消纳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电网公司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也是许多问题集中暴露出来的环节。这种“重要性”就使得电网公司往往成为公众指责制约风电发展的对象。
这样的负担让国家电网公司发展策划部副主任张正陵有时也会诉苦:有很多的病症,症状表现在电网,但是病根不在电网。他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导致弃风有很多方面的原因,有风电技术,系统条件,体制上煤电计划的问题,也有电网滞后的原因。
张正陵指出,风电作为一种新资源,从规划、建设、运行的整个过程需要跟与其相关的各个因素统筹谋划。风电规划要和市场规划相衔接,风电开发规划要和电网规划相衔接。但是很遗憾,前些年我们这方面做得不够,有了风电规划,但是没有明确市场;有了风电开发规划但是没有电网规划。
2012年9月,国家能源局就已经发布了《风电发展“十二五”规划》,而电网发展“十二五”规划却至今“难产”。风电开发规划和电网规划脱节,就造成了我国这几年风电弃风限电现象愈演愈烈。
甘肃也是这几年弃风限电的“受害者”之一。在经过了2011年甘肃酒泉发生了大规模的脱网事故后,甘肃风电紧跟着就面临着限电,出现了大规模的弃风现象。但到了2012年以后,进入了一个相对比较好的发展状态。
据甘肃省电力公司风电技术中心主任汪宁渤介绍,随着新疆与西北主网联网750千伏第二通道输变电工程在2012年开工建设,酒泉地区的风电发电量和风电上网电量连创新高。其中今年8月14日风电最大出力达到417万千瓦,占当时全省用电负荷的44%,2012年限电状况已经大幅度缓解。
“目前甘肃已经发展到一个瓶颈阶段,制约甘肃风电进一步发展的问题是风电市场消纳能力不足。”汪宁渤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甘肃全省的最大用电负荷是1300万千瓦,最小用电负荷只有900多万不到1000万千瓦。但是目前甘肃全省的风电和太阳能电站的装机容量总和已经达到864万千瓦。如此大的规模新能源装机容量,从电力平衡的角度,电力电量在省内平衡几乎是不可能。因此,市场空间不足成为制约甘肃风电继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把风电输送到用电量多的省份去。而这不仅涉及到电网建设,而且还有规划问题。大规模的输电通道建设必须经过国家审批。
据了解,申请建设电网项目都需要申请“路条”。近两年,国家能源局基本上保持年均2500万千瓦的“小路条”审批节奏,并采用集中批复的形式。但是,这些项目后续仍需要得到土地、环评、并网的审核,才可最终获取国家发改委的“大路条”,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因此,在风电政策层面“路条审批”限制也是饱受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