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意见就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提出了新的目标、任务和分业政策,并特别强调地方政府在遏制盲目扩张、重复建设方面的突出责任,以及切实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产能过剩是这些年中国经济的痼疾,也一直是宏观调控的重点,但目前看来,依然处于愈演愈烈、“并发症”愈来愈多的状态。数据显示,二季度末,我国工业产能利用率平均只有78.6%,部分行业则更低。过剩阴霾不只在钢铁、水泥等传统行业挥之不去,还在向光伏、风电等新兴行业蔓延。而无论新老过剩行业,都还有一大批项目在建、拟建。
如果说,过去我国的若干轮产能过剩,周期性相对明显,通过之后的经济高涨得到消化,那么在换挡进入中速增长的今天,去泡沫的难度已经大大提高。若任由矛盾累积下去,不光企业亏损不起,资源环境支撑不住,金融风险承受不了,调整结构、转型升级的时间窗口也会错失,做强中国经济就成了空谈。
产能过剩的雪球不能越滚越大,道理十分明白,但为什么低端项目还在接二连三上马,为什么卖一吨钢的利润不够买根冰棍,有的企业还在扩产?地区之间、部门之间纷繁复杂的利益之争,以及政绩指挥棒下地方政府自行其是、明压暗纵恐怕是主要原因。在“GDP至上”的浓重氛围中,总量大、见效快的行业成为各地竞逐的发展对象,污染重、能耗高、产能过剩等因素往往被搁到一边。为投资、为速度,不少地方比着用廉价土地、税收减免、信贷帮扶、大开环保绿灯等方式引项目落户、促产能扩张。无论上头如何三令五申要求收紧,下头都左观右望,唯恐自己减了别人不减、自己停了别人不停。为一地一时一己之利谋划的小算盘打得山响,结果淘汰落后产能不见真招,为再争一纸新项目批文四处奔走的倒络绎不绝。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治理产能过剩、重复建设,过去有关部门采取的主要措施是控制和限制审批,然而简单的行政手段,不仅边际效用不断递减,还极易滋生权力寻租、地方保护等诸多弊端。几年下来,闸门并没有合拢、红线并没有拦住,相反越压产能越大、越过剩,这样的教训不可谓不深刻。如今,应对产能过剩的关键词由“抑制”悄然过渡为“化解”,一词之差,意味着重心从直接干预转到综合施策上来,更多依靠市场力量决定资源到哪里去,更多利用财税手段等矫正利益关系,更多要求政府转变角色,按照经济规律办事情。
面对许多问题,人们常常讨论“政府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实践证明,关键不在谁多谁少,而在廓清两者边界,明确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政府应放下那些不该管的事情,避免冲到第一线搞招商引资、搞大干快上。投资项目亏不亏、兼并重组好不好,完全可以交给市场和企业自己去判断。同时,又应将那些该管的事情管住,下功夫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决心坚守对质量、节能、环保、安全生产的标准要求。政府和市场步步各归其位、各司其职,有所为有所不为,发展虚火才能降下来。
产能过剩是粗放式发展的剪影,一番产业洗牌只是治标,彻底改变利益格局方能治本。不再单纯以GDP论英雄,不再深陷于本位主义,产能过剩的包袱才有望慢慢减轻,其间的深层矛盾才有望真正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