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副部长苗圩点名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项目为“典型的形象工程”。由于该表述出现在两会期间的湖北代表团讨论会场,因此迅速被国内外媒体报道,影响迅速扩张。
一语激起千层浪。在缓过气来之后,中节能港建公司、大唐电力、甘肃洁源、中海油等在当地投资的央企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他们对上述指责感到冤枉。与此同时,玉门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不理解为什么会出现上述批评。
现场:众多央企圈地“陆地三峡”
“没错,说的就是这个千万千瓦级项目。”3月13日下午,中节能港建(甘肃)风力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节能港建公司”)管理部经理苗青强指着窗外整齐划一的风电机组对记者表示。
记者发现,这是一年中风沙最大的季节,如果是晴天,这里的风力发电机组十分壮观,一眼望不到边。自从1997年甘肃首座实验性风电场在这里建设运行后,截至2009年底,这里已累计完成风电装机108.6万千瓦,其中并网发电51万千瓦。
而百万千瓦风电基地并非玉门的目标,根据玉门市发改委的调研资料,玉门风能资源理论储量在3000万千瓦以上,可供开发利用的在2000万千瓦以上。
千万千瓦以上的风能资源直接促成当地建设“陆地三峡”的宏伟计划。2008年,甘肃省委省政府提出构建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后,迅速引发众多央企到当地跑马圈地。
“中国节能、大唐电力、中海油、华电、中电国际等都来了。”玉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韩虎称,央企纷纷进驻,说明了风电项目的前景。而且,中节能港建公司的20万千瓦风电特许权项目,已经在去年12月25日全面并网发电。
“称其为‘形象工程’,我们真的很不解。”中节能港建副总经理赵冬生昨日向记者坦言,当天消息出来的时候,他们正在开会,大家都议论起来了,“我个人认为他(指苗圩)是不了解情况。”
“13岁”的发电机运转正常
多个风电项目负责人在被问及如何看待工信部副部长苗圩的批评言论时,均提到已经运行13年的甘肃省首批试验性发电设备。他们认为这是反驳有关“风沙破坏发电机”的最佳例子。
穿越茫茫戈壁滩,途经几个风电场后,3月15日,记者在三十里井子看到了最早屹立在这里的四台发电机组。记者在现场发现,由于其明显较其他发电机组矮小,因此很容易把它们与近期修建的风力发电机组区别开来。它们与新的发电机组一起,在风中自由轻快地转动着。
辩驳:每年维护成本仅多出百元
“他可能不了解情况。”谈及工信部副部长苗圩对风电的批评,赵冬生表示,每台机组,相对没有风沙的地区,仅仅多出100多元的维护成本。
1996年,赵冬生进入甘肃省第一个投资建设风电的洁源公司工作。彼时,赵冬生并不知道风电设备有什么样的前景,但两年后,风电投资迅速加热,赵冬生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价值。2004年,赵冬生利用自己掌握的风电设备维护技能,跳槽到一个专门为西班牙GAMESA风电设备做维护的公司。
“西北风沙大、干旱,因此采用的润滑纸有所不同,对产电机的密封性要求也高。”赵冬生认为,解决风沙袭击并不是什么难题,只会耗费一些劳保设备,估算下来,每年比其他无风沙的地方多100元的维护成本。
“就算有一些损坏现象,也在可以接受的维护运行范围。”中海油新能源玉门风电公司工程部经理邓南平告诉记者,玉门每年有几次风沙,但是来得快去得也快。风沙对叶片的影响,事实证明并不大。
“希望他能够到现场走走!”
在国内舆论一边倒之后,甘肃当地匿名人士对此进行了反击。3月12日,百度贴吧里迅速出来了一篇命名为“六问:风力发电站是典型的形象工程?”的帖子。截至3月13日,记者发现,已经有117个回复。
帖子用提问的方式,回应工信部副部长苗圩对风电项目的批评,诸如“你了解风电场所在地的气象条件吗?知道风沙对风力发电设备到底有多大影响?仅因为‘风电设备受风沙磨损大’这个原因,就轻易得出‘上马太多风电项目不合我国国情’的结论,科学吗?”以及“形象工程的定义是什么?根据什么可以认定甘肃酒泉的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是典型的形象工程?”
苗圩是否到酒泉现场做过调研,当地多个负责人表示,没有印象。该匿名人士表示,希望苗圩能够到现场进行一些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