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清洁技术与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国际示范城市”首批项目在德阳落地。一个是新兴产业项目,另一个是股权投资基金。起步项目规模不大,却极具代表意义。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开放合作、求新求变之路前景可期。
经过7个多月的漫长等待之后,3月16日,联合国“清洁技术与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国际示范城市”首批项目终于在德阳落地:一个是广东高空风能技术有限公司与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签署的“合作研发高空风电产业化样机”合作项目,另一个是德阳市政府与天津市优势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下称优势资本)签订的 “德阳市优势资本股权投资基金”合作框架协议。
两个项目涵盖高新技术和资金两大新能源产业发展关键点。“重装之都”的德阳也由此加速进入抢占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制高点。
新项目:“风筝”发电
广东高空风能技术公司总裁张建军带来的高空风电项目正将科幻小说中的情节变为现实:将特制的风筝放入万米高空,通过拉伸产生机械能,再由发电机转换为电能。
高空风力发电其实并不算新鲜事。早在上世纪70年代,各类高空风电的设计就不断涌现。目前,最先进的地面风力发电站的风力密度不到1千瓦/平方米,而我国万米高空处的风力密度均值超过5千瓦/平方米,特别是在江苏、浙江、山东等省份上空的高空急流附近,风力密度甚至达到30千瓦/平方米,为世界之最。
“风筝如滑翔机般借助风力上升,产生的拉力拉动缆绳带动发电机发电;当风筝上升到最大高度后,再通过控制系统,使其利用自身重力下降。之后再上升供电,如此反复。”张建军解释他的核心技术原理。
根据计算,高空风电的建设成本和发电成本远低于化石燃料和常规低空风能发电。然而,这种高空风电技术还存在两大技术难点,一是材料,二是控制技术。风筝必须采用超轻材料,同时具备高强度、耐腐蚀的特点。张建军最终选择的材料直到最近两年才被研发出来。
“如果一个产品都已经规模化了,我们就没有多少可做了。”
高空风电落地德阳之前,还有一段小插曲。
老家在广东的张建军最早选择的是广东佛山,然而,广东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评审组否定了这个项目,计划在今年1月底流产。一位当时的评审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高空风电在技术理论上是正确的,但张建军仅有一纸项目书,连样机都无法提供;而且产业化之路相当遥远。”
根据此次签署的协议,合作双方正是要在德阳制造出全世界第一台高空风电样机,让理论成为现实。对于遥远的产业化道路,德阳市市长陈新有表示,“如果一个产品都已经规模化了,我们就没有多少可做了。”这番话让联合国工发组织产业集群与资本运作方案负责人罗响甚为感动。
接下来的工作紧张而有序。广东高空风能公司与东电、东汽将组成联合项目攻关小组,共同研发10兆瓦级高空风能发电产业化样机。东汽将负责高空风能发电系统的地面机械传动、电机及稳频系统总体设计,承担系统中主要部套的研制;东电将参与总体设计,负责电机、变频及相关部分研制,承担系统中部分部套的研制。
一旦成功,地处德阳的东电和东汽将成为世界首批掌握该技术的企业。
基金入场催生低碳融资产业链融资模式
听起来有些“不靠谱”的高空风电还吸引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关注。此次一同签约的“德阳市优势资本股权投资基金”就是感兴趣的一家。总裁吴克忠公开表示,他看中的是高空风能核心技术,以及未来在高空风能行业掌握定价权的先发优势。
优势资本将同德阳市政府共同设立“德阳市优势资本股权投资基金”,引进企业战略投资者,支持德阳能够持续快速成长的产业、成长期和扩张期的大项目,以及2―5年内有机会上市的企业。
作为牵线人的罗响则兴奋地表示,“低碳融资产业链融资模式”已初步成型。“所谓低碳融资产业链模式就是四方的通力合作,使低碳产业链得以持续发展:一方是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和财政支持等方式调节;一方是资本市场,股权投资公司以股本金的方式注入资金,银行则通过设立针对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办结通道;一方是企业,快速适应和利用政府及资本市场上的各项有效措施;一方是联合国工发组织,将各方力量整合在一起。
德阳在装备制造业上的生产能力不容置疑。但在高新技术上,尤其是资本运作上还有很大空间。与德阳市副市长何明俊会晤时,吴克忠表示一两年内将在德阳培养1―2个上市企业。何明俊透露,德阳已开始采取措施批量培养相关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