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油品升级三大争议仍无解 三桶油技改成本终是谜

2013-09-25 13:02:50 网易财经   作者: 翟瑞民  

在严重的空气污染形势面前,国内加快成品油质量的升级步伐无可厚非,不过,当车主们发现需要自己承担炼厂技术改造的大部分成本时,争议油然而生。何况,加价政策似乎要无限期执行下去。

按照国家发改委9月23日发布的油品质量升级价格政策,最晚截至到2017年年底,国内汽油和柴油的加价最高或将分别达到460元和530元。尽管加价是加价,这项政策却留下三大问题仍存争议:为什么消费者承担七成?炼厂成本究竟是多少?加价政策执行到何时?

负担三七开 为什么是消费者承担大头

国家发改委每次举行关于油价的新闻通气会时都非常谨慎和小心。“每次涨价时政府其实也很为难,政府是希望少涨价、不涨价的”,有能源专家对国家发改委在历次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中的心情表示理解。

9月23日国家发改委公布加价政策是因为要配合国家的油品质量升级计划,具体依据的是国务院于9月10日刚刚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我们也是准备了很长时间”,国家发改委的官员在新闻通气会上对此解释。

根据新政策,中国车用汽油和柴油质量标准由目前的国Ⅲ标准升级至国IV标准,每吨分别加价290元和370元,从国IV标准升级到国Ⅴ标准,每吨再分别加价170元和160元。折算成升的话,是先分别加价0.21元和0.32元,后期再分别加价0.13元和0.14元。

网易财经测算,也就是从国Ⅲ标准最终升级到国Ⅴ标准,国内汽车和柴油每吨合计加价分别为460元和530元。国家发改委特别强调,这个加价标准是“按照合理补偿成本、优质优价和污染者付费原则,根据油品质量升级成本调查审核结果,在企业适当消化部分升级成本的基础上确定的。”

用国家发改委官员所讲的通俗一点的话来讲,油品升级的成本中,是消费者承担七成左右,炼厂则承担三成左右。国家发改委对此解释,消费者多承担是基于“多用油者多承担”的原则。另有业内专家也对网易财经表示,此次加价更多是站在污染防治的角度,而不是市场经营的角度来制定政策的。

但是,这项政策公布后,坊间最大的争议也在于此。实际上,那些汽车拥有们想不通,为什么讨论了这么多年,舆论反对声最激烈的消费者承担大部分成本的方案反而变成了现实。

实际上,关于油品升级成本三七开的说法,最早来源于媒体对中石化一名中层讲话的报道。早在今年初,中石化科技开发部一位副处长曾经公开表示,中国油品升级的成本仅由油企和消费者承担,而涨价只能覆盖成本的70%-80%,另外油企自己还要承担30%左右成本。没想到,当初的预测行言语最后真的变成了国家发改委的政策。

成本说不清 政府彻底不用承担责任

最终的结果显然不符合大多数有车族的预期。因为在此前的讨论中,环保部专家曾经建议,油品升级的新增成本,最佳方案是由炼厂承担1/3、政府财政承担1/3、社会承担1/3。这一建议基本与国际接轨。而最终是社会承担了三分之二还多,政府是彻底不用承担了。

所以对于政府应不应该通过减税和石油特别收益金返还等方式支持炼厂进行技术改造,外界颇有看法。即便是按照去年的标准,三桶油也上缴了619亿元石油暴利税(特别收益金)完全可以弥补炼厂的成本支出。

但是国家发改委官员称,政府财政是全民所有,不能用所有纳税人的钱去补贴部分汽车拥有者。原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现任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周大地则对网易财经解释,石油特别收益金其实也属于中央财政,是资源税的变种,所以不能返还。

周大地还表示,所谓成本承担三七开只是个笼统的大概的说法。真正的理解应该是,目前的加价水平只是占到炼厂进行技术改造所付出的成本的七成左右,所以还有20%-30%的成本需要炼厂自己承担。

这里就涉及到炼厂进行油品升级的技术改造到底付出多少成本的问题。但是,这始终是个谜。早前,当国务院在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第一次确认由企业和消费者共同承担的原则后,舆论就呼吁,必须让油企向社会公开成品油成本和油企质量升级技术改造的成本,必要时要举行听证会来厘清责任和成本分担。

对此,中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院长李希宏对网易财经表示,让炼油企业公布成本不现实,因为企业不同,进行技术改造的成本也不会相同,此外包括原油成本、辅料成本等等,操作起来也比较难,目前也没有企业在做。

周大地表示,当前任何企业都做不到成本绝对公开,现在所能做到是,对已经完成改造的炼厂成本进行全面调查和审核再确定加价标准,企业并不能自己决定加价多少的。

其实争议在于,支持炼油企业的专家们强调,新的加价政策技能覆盖部分炼厂的七成左右成本,还需要炼厂资金去承担一部分。但是,卓创资讯分析师张斌(微博)表示,根据他们此前的测算,国Ⅲ升级至国IV,每吨成本会增加300元-400元,再升级到国Ⅴ标准的话,成本会再增加150元-200元。

所以,张斌认为,最新的加价标准是因该可以满足炼厂的升级成本,即便是不够的话加上硫磺等炼油副产品的收入,也肯定能够覆盖住了。

执行有争议 更难在不知加价到何时

关于炼厂进行计划升级的成本究竟有多少,国家发改委说曾会同财政部和地方相关部门对炼厂进行过全面调查和审核,但是没有公开结果。企业自己却说太复杂,算不清。网易财经根据加价标准倒着推算,也仅能得出每吨汽油和柴油的成本分别为657元和757元左右,但是无法获得炼厂证实。

此外,媒体曾报道称,三大油企升级国IV汽柴油的成本投入保守估计超过500亿元。这其实是个非常保守的数字,按照中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院长李希宏介绍,仅仅是过去十年来,中石化投入的质量改造成本已经达到2000亿元,单是今年一年就安排了300亿元进行改造。

无论如何,既然国务院已经确定了原则,国家发改委也制定了加价标准,未来国内汽车拥有者多掏一分补偿炼厂的费用已经是板上钉钉。但是,还有一个大问题就是,加价政策究竟执行到何时?

无论是国家发改委的文件和9月23日的通气会都没有提到这个问题。国家发改委的文件仅仅是要求,各省要按照最新的国家成品油质量升级安排实施加价政策,也就是最晚2018年必须全部实施,但是何时结束加价却没有时间表。

其实,这里还涉及到一个炼厂的技术改造成本到底是一次性投入还是持续性投入的问题。对此,李希宏对网易财经表示,汽柴油升级国IV再升级到国V是分阶段的过程,炼厂的投入也包括一次性的投入和后续的运营投入。

但是,业内分析师却表达不同意见认为,通常意义上升级改造的成本是仅仅包括炼油装备的一次性改造,后期的运营成本应该算到企业的经营成本中去,表现在售价上也是油价本身的高低,不能再单独拿出来说事。

不知是有意忽略还是另有打算,总之,油品质量升级加价政策至少现在看来无限期执行下去。卓创资讯分析师张斌还表示,新的加价政策已为多年的争论盖棺定论,也会调动炼厂的积极性,使之心里有盈利预期,比以前更有动力进行技术改造。

但是,围绕此决定的是是非非衍生的口水短期内也难以平息。由于体制原因,归根到底就像周大地表示的那样,我们的成品油价格完全是政策性价格调整过程,而非基于市场原则的调整过程,成品油价格的完全补贴机制短期内难以改变。




责任编辑: 曹吉生

标签:油品升级,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