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央企海外并购进入“第二季”

2013-09-24 09:03:10 中国企业报

海外资产规模3.8万亿,海外收入4万亿,部分企业海外收入占总收入过半……自2008年经济危机央企纷纷海外抄底开始,47家海外资产最大的央企以占到全国最大的100家跨国公司海外总资产的85%的成绩,昭示着央企在海外并购第一季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绝对主力。

伴随着央企出海之势迅猛发展,不断有所斩获的同时,其海外并购的第二季也已开始。正如欧美剧的第二季往往代表整个剧集最成熟、最耀眼的部分一样,央企海外并购的第二季也正在取得开创性的突破。

在第一季的海外并购中,价格高、收益差、风险大成为了普遍问题。“中国溢价”成为了国际市场上的热词。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2012年的研究报告,2008年“中国溢价”的平均值为10%,到2011年,升至近50%,远高于一般收购的正常水平。

多交了学费的央企也积累了经验。同时作为国际市场上后起之秀,“前辈”跨国公司的成功方法,也成了央企在海外并购中快速成熟的教材,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出了自身国际化的路径。

第一,海外并购系统化考量能力的提升。企业并购过程中最复杂的环节就是估值与定价,例如,美国大通曼哈顿银行和美国化学银行合并时曾采用过的MOM模型(并购总模型),包括了56项整合计划、3308个重要事件、13000项任务和3820个互相关联的因素的考察。与之相比,像冶兰伯特角铁矿项目这样收购完成即“撂荒”的原因便是对配套环境的估计不足。

第二,投资地社会环境融合度的提升。世界银行2013年初的调研报告指出,中国海外投资“缺乏透明度”,“掠夺当地就业”。与跨国公司在市场所在地的求职者眼中成为了薪酬福利优厚,待遇公正的象征相比,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却还存在类似加纳金矿开采中的矛盾。

第三,阻止同类企业恶性竞争协会机构的建立。面对同一项目,“不差钱”的一些央企竞相报出高价,5000万至6000万美元的项目由于相互抬价而最终花了1亿多美元的情况屡见不鲜。中信泰富收购澳洲铁矿公司谈判时,武钢、鞍钢、宝钢、中钢等央企的竞相抬价致使成交价格比初始价格高出1/3。

未来央企的出海之路,将从第一季单一的资本输出,发展成第二季资本、技术、管理、品牌的综合实力输出,央企更加具有了成熟跨国公司的风范,高溢价收购不再是走出去的唯一筹码。

首先是技术上的优势不断发挥出来。在神舟系列升空、蛟龙入海的一系列成就下,央企中的科技企业获得了越来越大的国际影响力。截至2011年末,长城集团的长征系列火箭主导参与了近40次的商业发射,将来自不同运营商的卫星送上天,而其中大多数都是来自国际的订单。

其次,投资管理方法更科学,企业运营能力提升。今年登上福布斯市值排行榜的中国内地企业有85家,其中绝大部分是央企。市值的提升、盈利能力的增强背后是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单就海外并购而言,变通和灵活的投资模式带来了更多经济效益。在外汇储备增长,投资空间扩展的同时,央企也适时摆脱了单纯的投资模式,2002年左右90%的制造业央企海外并购寻求全额或多数股权并购,但2012年该数据下降到67%左右。从追求绝对控股,到积极与投行和同行业企业合作,央企成功减小并购阻力,实现投资结果双赢。

同时,央企的品牌也逐步为国际市场所接受和认可。例如,2012年中国移动2760亿元的品牌价值不但高居中国品牌榜首,也通过海外专利的授权以及海外业务的合作成为了知名国际品牌。

在今年的达沃斯论坛上,有学者对中国未来5年海外投资做出5000亿美元的预期,即10倍增长,相信央企在其中会贡献很大的力量。在令人艳羡的并购数据背后,更重要的是数量的积累最终造就质量的突破。

在央企海外并购第二季中,最令人期待的剧情就是,出海的央企能够“内外兼修”,真正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跨国公司。




责任编辑: 曹吉生

标签:央企,海外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