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后,我国对核电工程的建设一直采取谨慎态度,核电站的布局、审批、建设都处于稳中求稳的状态,同时,内陆核电站的审批已暂被叫停,然而,为了满足调整能源结构,促进绿色发展的需要,重启清洁高效的核电只是时间问题。于是,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发展核电,业已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经过反复的严肃论证与研究,一直被暂缓的核电重新走上提速的轨道。9月上旬,伴随着《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落地,到2017年,核电投运达到5000万千瓦的国家战略随之出炉。
5000万千瓦的装机目标不是梦
本次5000万千瓦的规划,为继2012年底国家调整核电中长期发展目标之后,首次公布的具体数字。对于这一目标能否按时完成,原国家电力公司战略规划部主任,资深电力专家姜绍俊认为:“这主要取决于我国目前建设的以AP1000机组为代表的三代核电工程能否如期竣工投产。”“目前,我国确定走以三代核电技术为主力机组的发展路线,并着手建设了世界上第一批三代核电工程,现开工3000万千瓦左右,我国核电建设的原定计划为2020年建成8100万千瓦,2015年建成4000万千瓦,按这个速度,2017年建成5000万千瓦的发展目标是可以实现的。虽然中间我们停滞了一段时间,但是如果一些卡住进度的细节问题得以很好解决,这个目标的完成还是现实可行的,不过无论如何,核电的建设都要以保障安全稳定为基础。”
新设计思想成就三代核电技术
去年年底,在对运行、在建核电机组进行综合安全检查的基础上,国务院通过了《核电安全规划》和 《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并提出“十二五”时期只在沿海安排少数经过充分论证的核电项目厂址,不安排内陆核电项目,以及提高准入门槛,新建核电机组必须符合三代安全标准等要求。
缘何三代核电技术能成为我国核电发展的主流呢?主要是因为它对核电的安全性、经济性方面有更多的关注,它有许多新的设计思想,如,把机械通风改为自然通风,大大简化了系统,巧妙利用各种自然力量,如重力、蒸发、循环、对流、膨胀等,在核岛系统万一出现异常的情况下,利用相应的自然力实现非能动安全停堆和系统冷却,能实现在72小时内不需要操作人员干预,自行维护核电站的安全;可进一步减少核废料,特别是强放射性和长寿命核废料的产生,寻求更佳的核废料处理方案,减少对人员和环境的剂量影响;把循环泵直接安装在蒸汽发生器上,节约了阀门、管道、电缆等。
在谈到我国的核原料与核废料处理问题时,核电专家张禄庆告诉记者:“当前,我国的核原料供应是有保障的,同时,我们将核废料深埋山底,与外界隔绝,这方面也做得不错,目前,如何进一步提高核废料处理的经济性是这一领域应当重点思考的问题。”
三代核电机组在山东大力布局
目前,我国在建的4台AP1000机组中有2台选址在山东省境内,而规划中AP1000的升级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更大功率的非能动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技术CAP1400,其初步设计于9月上旬通过国家能源局组织的专家组论证,并将于明年上半年在山东威海石岛湾破土动工,据了解,石岛湾未来还可能规划4台AP1000机组。
在谈及三代核电机组大量在山东布局的话题时,姜绍俊表示,山东省是能源输入大省,其本省的优质煤炭主要用于炼钢,发电用煤主要依靠铁路,由于运力等原因,核电建设对于山东省来说是解决能源问题的较好选择,同时,山东半岛临海的地理位置,便于核电站冷却水的采集,其特有的岩石岸,因为地质结构较为坚硬,适合于核电站的建设,另外,山东半岛一代没有什么工业,海防也集中在烟台、青岛一代,可以避开军事禁空,这些都是山东省建设核电工程的有利因素,唯一不足的因素在于山东半岛人口较多,所以应严格划定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