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寒冬”下的煤炭产业路在何方

2013-09-16 08:43:47 中国产经新闻报

在过去的2012年,煤炭行业结束了闭着眼睛都赚钱的黄金十年。

今年,煤炭企业的日子依然不好过,供给过剩、库存高、煤价持续下跌,再加上进口煤炭不断涌入国内,煤炭企业亏损依旧。

山西,被冠以“煤老板”的省份,以煤炭为核心的能源经济撑起了山西经济发展的半边天。而如今,山西的煤炭企业已经到了越挖越亏的地步。数据显示,在山西省属五大煤业集团中,三大集团已跌入净亏损区间,余下两家利润同比大幅下跌。上半年,山西全省煤炭外销仅增长了0.1%,企业库存创近年来新高,全行业利润69.1亿元,同比减少127.97亿元。

事实上,山西的煤炭企业步入“寒冬”,这在全国煤炭行业中只是冰山一角。

日前,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姜智敏公开表示,煤炭市场继续呈现供需总量宽松、结构性过剩的态势,煤炭价格下行的压力依然存在,行业去产能、去库存的任务繁重,企业经营将面临更大的困难。

一组数据显示,今年1-6月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利润同比下降43.3%,大型煤炭企业利润同比下降40.8%,其中24家企业亏损,亏损面26.7%,比去年增加了15.6%。

在中商情报网产业研究院行业研究员徐思聪看来,煤炭行业不景气主要由国内内需不振,进口煤炭冲击和产能相对过剩而造成的。

徐思聪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企业经营状况如何,也将取决于三方面因素的动态平衡之间如何演变。“随着我国煤炭价格的下调,国内煤价和进口煤价价差进一步缩小,国内煤价和进口煤价将形成一个动态平衡。”

在随着煤炭利润持续下沉,国内一些大型煤炭企业为了提高抗风险能力,改变过去以生产经营煤炭为主的经营模式,逐步向多元化发展。尽管多元化发展能够分散主营业务的风险,但一些走多元化发展的煤炭企业并没有效地使经营风险降低。

例如近期有媒体报道的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在兼并重组,进行多元化发展在向物流、建筑、服务业等产业转移的同时,河南煤化也选择了化工、有色金属等上下游拓展产业链,而导致了当前煤炭行业经营状况突然转向时,企业来不及“掉头”,陷入了亏损的泥沼,而且越陷越深。

在经营生产煤炭利润下跌的背景下,难道煤炭企业进行兼并重组、转型走多元化发展的道路走不通吗?

中研普华研究员廖国栋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多元化道路并非走不通,从上市公司中国神化的业务,包括煤炭业务、发电业务及少量运输业务,分别占比67%、29%、2%在产能过剩,煤炭价格走低的情况下,今年神华中报营业收入增长4.74%,净利润仅下降4.77%。

“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走多元化一定要具有相关性,产生协同或资源共享效应,方能实现“1+1>2” 效果。”廖国栋说。

在面对国内煤炭产能不断释放,进口煤炭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煤炭企业在内忧外患中如何拼出路?

徐思聪表示,一个煤炭企业真正的竞争力很大一部分是体现在了成本端,成本下来了,竞争力就上去了,要走出产品价格大战泥潭,就需要研究降低成本的措施。“总而言之就是以成本控制为核心,挖潜增效、降本提效,大力压缩非生产性、低效益性投入和各类费用支出,在价格下降的同时成本才大幅下降,以保利润。”




责任编辑: 曹吉生

标签:煤炭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