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于8月23日公布了2013年中期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72.26亿元,同比增长4.7%;利润总额351.72亿元,同比增长0.7%;净利润239.79亿元,同比下降4.8%;每股收益1.21元,同比下降4.8%;净资产收益率9.07%,同比下降1.69个百分点。其中一、二季度EPS分别为0.56元、0.65元,二季度环比上升16.07%。公司业绩超出市场预期的主要原因是:大幅增加下水煤比例拉低煤炭均价跌幅(仅跌36.4元,或-8.3%);成本降低驱动电力业务利润大幅增长29.9%;铁路运输和港口调度能力大幅提升导致两板块利润增长32.6%和70%,公司业务结构优化有效对冲煤价下跌的风险,煤炭、电力、运输港口业务贡献利润比重分别为55%、23%、22%。
煤炭产销平稳增长,下水煤比重上升导致销售均价跌幅较小。上半年公司煤炭产量1.58亿吨,同比增加1.6%;煤炭销量2.43亿吨,同比增长9.3%,其中,外购煤量9140万吨,同比增加26.6%;由于下水煤比重提升2.2%至45%,煤炭销售均价同比仅下降33.4元至406元/吨,同比下降8.3%。吨煤生产成本上涨6.4元至123.4元/吨,同比增长5.4%,吨煤成本上涨的主要原因是矿务工程费和征地搬迁补偿同比增长13%;同时,外购煤成本降低15.88%至394.1元/吨。因此,煤炭业务毛利率下降4.8个百分点至23.7%。此外,公司2013年上半年对自有电厂销售3990万吨,与去年同期持平,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煤价大幅下跌,公司在保障自身煤炭销售的同时充分利用外部低价原料煤优势,灵活性较强,抵御煤价下跌和成本上升的风险远高于同行。预计下半年宏观经济复苏带动公司煤炭产量同比增速回升至2%,价格也将企稳并小幅反弹,公司将继续实施提升优质煤产量及下水比重,紧盯市场价格占领市场份额。
发电成本下降和发电效率提高,电力业务利润贡献显著提升。上半年公司发电量1046.6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91%;售电量975.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95%;销售电价365.4元/兆瓦时,同比下降0.2%;单位成本263元/兆瓦时,同比下降7.5%。因此,电力业务毛利率上升5.7个百分点至29.2%。电力业务营业利润82.9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9.9%。主要原因:(1)煤价下跌导致发电单位成本下降,公司充分利用煤价下跌趋势采购外部便宜煤炭;(2)公司燃煤机组的发电利用小时数为2560小时,比全国高148小时。
(3)期间费用控制较好,上半年期间费用率较去年同期下降0.07个百分点。因此,在公司平均电价略降的背景下,成本下降和效率提高使电力业务利润大幅提升,有效对冲了发电量增速趋缓的不利局面,充分发挥出“蓄水池”的作用。预计2013年下半年,在经济企稳带动火电需求回升的预期下,公司发电业务仍将是一大亮点。预计2013年公司发电量增速可达6%左右。
铁路运输能力和港口调度能力大幅增长。(1)随着公司自有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铁路运力实现质的飞跃,朔黄铁路运力从2亿吨上升至3.5亿吨。上半年自有铁路周转量为1017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6.9%,占总周转量的比例为82.0%,比上年同期上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