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很大,梦想亦很大。
如果说“美国梦”的本质是机会平等之下的个人奋斗,那么“中国梦”的核心则是经济发展之下的民族振兴。
回望三十年,改革开放赋予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前所未有的自由,一个个白手起家的亿万富豪的故事甚至比“美国梦”还要“美国梦”。然而,社会转型的种种重负也把每一个中国人逼得无可逃避,加诸于身上的生活压力,让我们离“梦想”越来越远。
弗洛伊德说过,现实往往成为梦想的衍生。
或许,唯有无数个个体以勤勉诚实的努力争取到幸福快乐的人生,民族的中国梦才不会最终迷失。
美丽中国梦
6月28日,北京城再遭雾霾笼罩。
第二天就是令人期盼的周末,但北京市环保部门却要求市民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当日,京城PM2.5浓度超过300微克/立方米,大部分地区空气质量处于六级严重污染级别,东部地区能见度不足500米。一时间,公众对于大气污染的关注再度升温。
原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在给中央领导的信中,甚至引用了网络热词,称全世界都在“围观”北京的雾霾。他认为,对于调整能源结构、大力推广新能源的使用不再是简单的经济问题、技术问题,应该提高到建设“美丽中国”高度来统一思想。
自从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美丽中国”概念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突出地位,把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目标。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更是强调,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或许,这会对未来中国经济的增长方式产生深远影响。不过,要想确认这一点恐怕还需要长期的观察。
毕竟,现实中国确实存在不够美的一面。在中国许多中小城市常常出现的情景是:环境污染严重,污水横流,垃圾围城,周边百姓因此遭殃,岂敢奢谈什么美丽?
对此,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对本刊指出,这暴露了市政基础设施等领域存在的不足,而能源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公用事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官,也是节能减排的一个重点行业,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过程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大有文章可做、大有潜力可挖。
“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对于清洁能源的发展来说是个难得的良机,必须也必然意味着,中国要经历能源特别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变革的时代。经济发展与环境友好之间的紧张关系,对能源的开发、利用、运输提出了新要求,倒逼能源行业转型升级。”他补充道。
绿色能源梦
能源梦的提出离不开时代经纬。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有过两次重大的能源结构转型:蒸汽机的发明使能源主体由薪柴转向煤炭,工业革命的爆发标志人类进入煤炭时代;内燃机的发明使石油成为了工业的血液,人类由此进入了城市化的阶段,迈入了石油时代。
如今,经济全球化、低碳道德化和科技创新三大动力共同推进了全球能源结构新的转型。当今欧洲的能源结构代表了世界能源未来的方向:煤炭的比重只占总能源消费的15%左右,而可再生能源则接近了25%,天然气比重上升,石油比重下降。
最新的BP能源统计年鉴也指出,世界能源格局正在发生重大的转型:消费主体正由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低碳追求与技术进步共同加快能源结构多元化的转型。
中国面临的严峻现实是能源有危机,生态有约束,经济无热点。对此,只有突破能源的资源瓶颈、技术瓶颈、市场瓶颈,才能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煤炭、石油、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分别是70%、18%、5%和7%。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类似于英国60年前的形态,中心城市空气质量类似于当时的伦敦也是顺理成章的。工业革命以来社会演进不断证明这一个事实,就是一个国家的能源结构决定了其空气的质量。60年前的英国、页岩气革命前的美国,还有今天的中国无一例外。
由此,中国能源的纠结就在于,煤炭消费占绝大多数,随着经济发展,传统化石能源的主力军作用一时半会不会改变,能耗总量控制难度很大。此种背景下,中国对国外煤炭资源、富余电力和清洁能源的使用将是必然之选。
然而,现有清洁能源大多经济性并不占优,如风能和太阳能虽然本身取之不尽,但建设、设备投资和运维成本并不低,目前的发电成本仍高于常规火电项目。
一个有利的趋势是,从全球范围看,水电和可再生能源(以及北美的廉价天然气)成为与煤炭相抗衡的发电燃料。BP集团首席执行官戴德立表示,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能源消费中所占比例已从2002年的0.8%升至2012年的2.4%。2012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球发电总量的4.7%,为历史最高水平。
可以断言,中国能源结构必须转型,没有洁净的环境就没有美好的家园,就建设不成全面的小康社会。前两次世界能源转型中国搭了便车,这一次中国作为第一大能源消费国和排放国,站在了历史舞台的中央,中国的能源转型完不成,世界的能源转型就难说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