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光伏下游新局:非电央企崛起

2013-08-07 13:39:39 东方早报   作者: 李跃群  

光伏业的寒冬已有解冻迹象。随着中国政府推动国内光伏应用的政策陆续出台,中国光伏电站开发的大幕正徐徐开启,新格局正在浮出水面。


光伏电站投资周期长、回报低。开发规模在1GW的光伏电站,约需沉淀资金100亿元。央企背景公司在该领域优势尽显。

8月2日,在上海举行的一场“光伏&资本”对话论坛上,上海航天汽车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航天机电,600151)总经理徐杰说,“上半年,航天机电拿到路条和核准(光伏电站项目的规模)大概有460兆瓦(MW),下半年大致是400兆瓦,在央企中,包括那些大的电力集团,我们也算前列。在非电力集团的央企中,我们排名第一。”

目前,盯上国内光伏装机“蛋糕”的,不仅有航天机电、招商新能源集团(下称“招商新能源”)这样的可再生能源开发企业,还有五大电力集团这样的传统能源央企。

有分析认为,光伏电站投资具有长期、稳定、低回报的特点,如果要开发规模在1GW的光伏电站,大致需要沉淀资金100亿元。这意味着,光伏下游开发、投资,并非普通民营光伏制造企业玩得起的。

政策暖风频吹

光伏企业信心满满的背后,是政策面的暖风频吹。据透露,除了已出炉的分布式发电按电量补贴的政策,近期还将明确光伏电站项目增值税即征即退50%的优惠政策。

这一切,基于7月15日中国政府网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称,到2015年,中国的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3500万千瓦(35GW,1GW=1000MW,1MW=1000KW)以上,2013-2015年年均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在1000万千瓦左右(10GW)。这意味着,今年中国可能一跃成为全球第一大光伏装机市场。

有观点指出,中国政府近期陆续出台光伏应用的鼓励性政策,并不是仅为了缓解国内的光伏制造业危机,而是随着近年来光伏产业的规模扩大,光伏发电成本已大降,从早前的4元多/度,下降至目前的接近1元/度。

申银万国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分析师周旭辉介绍,现在光伏发电成本已降至合理水平,即使以年发电仅1100小时(江苏、浙江为代表)的地区为例,其发电成本也已大致降至1.1元/度。可作参照的是,目前东南沿海地区的工商业高峰电价,也在1元/度左右。

“国家电网已表示将放开限制,国网董事长刘振亚提出对光伏并网要‘欢迎、支持、服务’。”周旭辉称,补贴不足的问题未来也有望改善,现在光伏行业一年所需补贴达100亿元,资金来源于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目前是8厘/度,未来可能会上调至16厘/度。

周旭辉预计,“此轮光伏新周期是消化产能的周期,国内市场是增长最为确定的市场,2013年增速将达100%,全年装机规模增至9GW。在此背景下,产业重心从制造转向应用,应用端规模扩张的空间更大。”

正文未完,请点击分页

责任编辑: 曹吉生

标签:光伏下游,非电央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