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抱起团”,有多难?

2013-08-05 08:52:04 中国煤炭报   作者: 李韦   

在市场极不景气、煤炭企业利润普遍大幅下滑的艰难时刻,神华、中煤等大型国有煤炭企业前段时间带头降煤价。此举让本已饱受低煤价重创的诸多煤企叫苦不迭。一国有煤炭企业董事长如此倒苦水:“央企家底厚,负担轻,资源好,降价对他们的影响也许不大,可对我们的影响实在太大了,降吧,本来就举步维艰,成本倒挂了;不降,用户会说,央企都降价了,难道你们比人家还牛?”

央企降价的现实把一些煤炭企业逼到了不仅仅是尴尬的境地。今年刚刚跨入“财富世界500强”的山西潞安集团,年初喊出了响亮的销售口号——“不带头降价,不为难用户”,可现如今,不降不行了。

煤炭行业素以“特别能战斗”精神著称,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几百万名煤炭人凝聚在一起,英勇奋斗,拼搏进取,为共和国的能源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这种团结奋斗的精神好似一面镜子,照出了当下行业的尴尬:“团队精神”缺位,让“抱团取暖”仅仅停留在文件上、领导们的讲话中、让别人先伸出一双手的期盼中。

这只是一个看似不太恰当的比喻:独狼并不强大,但当狼以集体力量出现在攻击目标面前时,却表现出强大的攻击力。在狼成功捕猎过程的众多因素中,有一点必须承认,严密有序的集体组织和高效的团队协作是其中最明显和最重要的因素。

所谓团队精神,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核心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如果没有团队精神,每个企业都以自我为中心,将自己的眼前利益放在首位,即使人再多,也不可能成为攻不破的堡垒,最终可能既影响了行业利益,也保不住自身利益。

既得利益受损,这已是一个短期内难以改变的事实。面对严寒,团究竟该怎么抱?除了不单独降价,可做的还很多。比如,产能控制的自律,管理经验的共享,争取政策的同步行动等。“分享阳光,分担风雨”,只要想抱,方法总是有的。




责任编辑: 张磊

标签:煤炭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