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低能源价格与美国制造业回归

2013-08-05 08:37:08 科技日报

近年来,随着美国“能源独立”战略的全面推进,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产量大幅增长,天然气等能源价格逐步降低。美国能源要素成本降低和能源结构的优化,对美国制造业的复兴意义重大,也将长期影响美国、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美国实现低能源价格的原因分析

近几年来,美国充裕的页岩气供应大幅拉低了天然气价格,其价格从2005年的9美元/百万英制热量单位降至2012年的2美元/百万英制热量单位,这个价格仅相当于英国的三分之一和亚洲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天然气价格下降带动了发电成本的下降,预计2035年美国平均电价将比现在低10%。低廉的天然气价格也促使美国选择更廉价的天然气替代原油,2012年,美国能源结构中4%的原油被更低价的天然气所取代。美国能源价格降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能源独立”战略的全面推进。第一次石油危机以来,历届美国政府都承诺采取措施实现“能源独立”。无论是1974 年尼克松政府的《独立运动计划》、1975年福特政府的《能源独立法案》、1977年卡特政府的《国家能源计划》、1987年里根政府的《能源安全报告》、1991年老布什政府的《国家能源战略》,还是1997年克林顿政府的《联邦政府为迎接21世纪挑战的能源研发报告》和2001年小布什政府的《国家能源政策报告》,都将“能源独立”作为政府孜孜以求的理想和目标。2011年,奥巴马政府发布《能源安全未来蓝图》,以新能源为主要切入点设定战略规划,在未来十余年内把美国的石油进口量削减三分之一,以提高美国能源的独立性。历届美国政府的能源战略有力地保证了美国的能源供给和能源安全。

二是油气产量尤其是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产量大幅增长。十年前,美国页岩气的产量还微不足道。然而,随着技术的突破,页岩气产量已从2000年的122亿立方米增加到2011年的1800亿立方米,美国由此跃升为世界第一大产气国。与此同时,美国能源自给率逐渐提高,2011年达到81.4%,2012年1—8月达到89%,创下199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美国油气产量尤其是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产量的大幅增长,改写了美国能源供给格局,更粉碎了“石油产量峰值说”这一支撑石油价格长期走高的理念,使得近年来美国国内的能源价格尤其是天然气价格逐步走低。

三是石油需求量和人均能源消费量持续下降。近年来,美国能源使用效率不断提高,加之经济衰退引发的消费乏力,2011年其原油需求量仅为8.3亿吨,相比2005年的9.4亿吨下滑1.1亿吨,下滑幅度达到11.7%,年均下滑接近2%。根据已公布的数据,2012年美国原油消费量继续下滑超过2%,已达到近16年来的最低点。另外,从能源消费结构上看,美国原油消费量占总能源消费量的比重已从40%减到36%,而天然气从23%增至27%。美国能源结构中4%的原油被天然气取代,预计这一态势还将继续。美国石油需求量和人均能源消费量持续下降,是美国能源价格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是逐步摆脱对中东地区的石油依赖。页岩气的爆发式增长在抑制了美国原油需求的同时,也带动了美国原油产量的提升。由于页岩气与传统的天然气相比,其重组分即天然气凝析油(NGLs)含量更高,因此NGLs 也随着页岩气的增长而大幅增长。其产量从2005年的1.1亿吨增长至2010年的1.4亿吨,这也拉动了同期美国原油产量从3.1亿吨增长至3.5亿吨。截至2010年,凝析油占北美原油产量达到了40%,贡献了过去5年美国原油增量的70%。随着原油产量的提升,美国原油净进口量逐年减少,从2005年的6.56亿吨减少到2011年的4.45亿吨,净进口占比从60%降低到49%,回归到15年前的水平。2011年美国石油产品日出口量超过进口量43.9万桶,是自1949年以来石油产品出口首次超过进口。美国正在逐步摆脱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增强其能源自主权。

低能源价格对美国制造业回归的影响

目前,美国制造业呈现复苏态势,福特汽车、科尔曼、NCR、ET水系统、AMFOR等制造企业,已开始将生产线或工厂从中国转移到美国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南部地区。2013 年第一季度,反映经济景气的重要指标——美国制造业经理人指数(PMI)均值为54.9,是近两年来的最佳表现。同时,美国制造业的产出、就业、库存和进出口指标均表现出持续向上的趋势。在促进美国制造业回归的因素中,能源要素的影响至关重要,低能源价格对美国制造业回归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增加了美国本土制造业的成本优势。由于页岩气是一种重要的基础能源,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源源不断的页岩气和意外收获的页岩油使美国的各种能源、基础原料成本和公用事业服务等生产要素价格在全球形成了极强的竞争力。低廉的能源价格抵消了德国和日本企业生产效率高的竞争优势,也抵消了中国和印度劳动力成本低的竞争优势,带来了美国工业再度重生的机会,特别是增强了化工、钢铁、有色等行业的竞争力。

此外,石化工业可以从天然气中提取乙烷做原料,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其价格甚至可以和世界上成本最低的生产商——中东的石化企业竞争。钢铁行业可以利用天然气作为还原剂进行气基还原生产海绵铁,而且天然气发电也可降低电炉炼钢成本,有利于促进钢铁行业短流程生产工艺的发展。此外,天然气还可代替部分焦炭,作为高炉炼铁的还原剂和燃料剂,从而促进整个钢铁工业生产工艺的发展与改进。在有色金属行业,氧化铝生产企业的天然气用量要高于钢铁企业,低廉的天然气价格对有色金属企业成本降低的作用很大。因此,天然气等能源价格的降低增强了美国本土制造业的竞争力。

二是吸引了国际资本回流美国制造业。本土油气产量的增加,给美国带来的另一个好处是削减了贸易赤字。美国天然气贸易赤字在2005年后逐步走低,从2005年的318.2亿美元回落至2010年的124.8亿美元。2002年前,美国进口原油的成本占整个GDP的3%左右;到2012年,这一数字已下降到1.7%。对进口原油的依赖减少以及更廉价的天然气,将使美国的经常性账户赤字大幅下降,预计到2020年,其赤字与GDP比值将减少2个百分点,由2012年的3.6%下降到1.2%。美国对外能源依赖程度的降低,将有效改善经常账户收支,进一步引发全球资本回流,导致美国制造业呈现长期结构性改进迹象。

三是增强了美国国内市场产品需求。能源价格下降提振了美国居民的消费能力,扩大了美国国内市场。一方面,低廉的能源价格进一步增加了美国出口和就业机会。据统计,美国能源革命至今已经创造了至少170万个就业岗位,促使美国居民收入实现温和增长。另一方面,能源价格下降间接降低了以能源为生产要素的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提升了美国居民的实际购买力。例如,低廉的天然气使用成本使居民住房支出中的水、电燃料支出和交通支出降低,消费者价格指数降低。因此,美国居民收入水平的逐步提高以及居民实际购买力的提升,美国国内市场需求的进一步扩大,将为美国制造业的回归奠定良好的市场基础。

四是扩大了美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美国减少对进口原油的依赖,也使得美联储在货币政策上有了更大的操作空间。这主要是因为,美联储在调整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的同时,不必太过担心由油价引发的通货膨胀,消费者也不必为石油支出花费更多的金钱。随着其本土能源工业的不断崛起,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经济复苏的脚步进一步加快。此外,对石油进口依赖的减少,使得美联储有可能尽早结束非常规的量化宽松政策,加之其他因素的叠加,将有力促进美国制造业的回归。

我国的应对措施

美国“制造业回归”更多的是高端制造业的回归,美国必将凭借技术、标准、专利、知识产权的先发优势和领先地位,在一些关键领域加大对我国技术输出的控制,同时使得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导致我国对美出口的制造业产品受到影响,我国应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应对这一新局势。

一是在新的能源体系基础上推进制造业智能化、高端化。我国要逐步将现有能源体系转型成绿色能源体系,实现从现在的粗放、低效、污染、欠安全逐步向节约、高效、清洁、多元、安全转变,主要包括:实现煤炭的科学开发和洁净高效利用;确保石油、天然气战略地位,把天然气作为能源结构调整重点之一;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使可再生能源战略地位逐步提升;积极发展核电,使之成为中国能源一大绿色支柱。在新的绿色能源体系基础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彻底转变依靠劳动力、资源等要素密集型的发展模式,以制造智能化为导向,推进制造业“两化”深度融合,积极发展高端制造业,提高制造业附加值,实现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鼓励新能源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发展。新技术决定能源行业发展的新阶段,只有新技术出现了,我国企业才能真正实现转型升级,我国能源结构才有可能进行大的调整,能源效率才会大幅提高,为制造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政府应加大研发投入、鼓励创新,加强新能源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尤其是把新能源的重大基础科学和技术研究作为重点,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组织重大技术专项攻关和应用示范工程,加快推进新能源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和产业集群发展,使新能源早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三是全面推进“走出去”战略。能源资源开发企业要全面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将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海外市场有机衔接,完善贸易体系,理顺定价机制,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目前,我国制造业和能源资源开发企业“走出去”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从总体看,对“走出去”长期战略还缺乏整体规划。下一步,我国企业应该进一步明确“走出去”的主攻方向,进行区域优选和上下游联动,发挥整体优势,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高海外项目经营效益,保证海外投资安全。

(作者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智库)




责任编辑: 曹吉生

标签:能源价格,制造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