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13年7月,共有46家负极材料生产企业,占全国负极材料生产企业总数的84%。受终端市场的平稳增长影响,负极材料出货量继续保持增长。但受产能相对过剩和下游价格下降影响,负极材料的价格近几年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整体上看,负极材料今年继续表现为量增价跌,行业平稳发展的态势。
2013年上半年中国负极材料实现销量16560吨,相比于2012年上半年的销量13825吨增长19.8%,主要是因为受平板电脑、超级本、电动自行车、新能源汽车以及电网储能等终端市场需求带动,锂离子电池产量将保持相对平稳增长,带动负极材料的放量,另外随着三星SDI、松下、LG等电芯企业追求性价比,大量进口中国相对低端的天然石墨产品,然后再进一步进行改性处理,负极材料企业抓住日韩企业产业转移的机遇积极扩大产能,带动中国负极材料总体产量实现大幅增长。
龙头品牌贝特瑞今年出货量或有望达到15000吨,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另外上海杉杉科技也进入了世界前三的行列。贝特瑞和杉杉股份两者的市场份额占据中国市场份额超过50%,属于典型的寡头垄断者,今年贝特瑞和上海杉杉科技继续同比增长超20%,强者恒强。而长沙星城微晶石墨有限公司的“动力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基地”项目已正式投入生产运营,下半年有望放量,使得公司有望在2013年进入负极材料前十。
尽管负极材料的出货量同比增长明显,但由于负极材料厂家逐步增多,供给过剩;下游客户电芯厂家的市场份额趋于集中,小电芯厂的市场份额萎缩。负极材料企业下游买家的议价能力进一步加强,使得负极材料的价格今年继续出现比较明显的下滑,目前主流价格基本都在6-7万元/吨。从锂电池负极材料的价格趋势分析,预计未来3年负极材料均价会继续下行。
贝特瑞在黑龙江鸡西,杉杉在湖南郴州,雅能都化成在青岛平度等投入巨资建立生产基地。随着石墨资源瓜分完毕,企业间的竞争焦点将重新回到技术方面。其研究重点将朝着高比容量、高充放电效率、高循环性能和较低成本的方向发展。其中碳材料的研究开发相当活跃并在石墨改性、软硬碳和碳纳米材料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锡基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很大的潜力,其他材料的研究也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提供了更多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