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有时候被称为地球的另一个“邪恶的双胞胎”,这是因为,大小、质量和密度都与地球相近的金星,被认为历史上也曾拥有与地球类似的环境,但如今的它却是一个十足的炼狱:金星是太阳系中表面温度最高的行星,达到460摄氏度,足以使铅、锌融化;更糟糕的是,金星大气被高浓度二氧化碳所笼罩,并且还有厚重有毒的浓硫酸云层,生命在金星上根本无从立足。科学家认为,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失控的温室效应”。
而现在,一项新的研究表明,我们所居住的地球也可能面临同样的命运。据每日科学网站报道,美国和加拿大的研究人员在7月28日的《自然·地球科学》杂志上报告说,行星很可能比以前认为的更容易过度升温,从而进入失控的温室效应阶段,最终变成一个扼杀一切生命的超级“大火炉”。
什么是失控的温室效应
为何金星会温室效应失控,而地球却暂时得以幸免?这其实与它们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有关。简单说就是,金星距离太阳近,而地球位于宜居带内。恒星宜居带的内缘被认为是温室效应失控的“防线”。
被失控的温室效应接管的行星,其吸收的太阳热量会多于自身散发出去的热量,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整个星球将变得过热,直接导致全球性的地表水蒸发,水蒸气充斥在大气中,而水蒸气是一种强效的温室气体,这意味着它会如饥似渴地吸收热辐射,使热量富集,又进一步加剧气候变暖。由此循环下去,水分完全蒸干后的行星将变得炽热,让生命难以为继,就像现在的金星一样。
行星比预想的更易温室效应失控
在20世纪90年代创建的模型表明,地球距离太阳足够远,失控的温室效应可能不会发生。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远不如金星上的那么炽烈,科学家进行的能量平衡计算显示,比起吸收的太阳辐射,地球上蒸腾的大气实际上会将更多的热量散发进太空。
但此后,科学家进一步修正了测量水和二氧化碳吸收不同波长光的方法。为了了解地球现在的状况,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的科林·戈德布拉特带领的研究团队建立了一个新的模型,并发现,这些细微的修正其实已经“改变”了能量平衡。研究的结论是,启动温室效应失控过程的热辐射阈值其实没那么高,这意味着进入这个阶段可能比以前认为的更容易。
“宜居带变得更窄了。”论文第二作者、威斯康星大学天文学博士后研究员泰勒·罗宾逊说。
虽然还需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加以验证,但这一结论可能会导致对宜居带的范围进行重新校准,太阳系内一些宜居行星的“候选身份”可能因此被撤销。“从我们的角度看,这些星球正处于随时落入危险境地的边缘它们正站在温室效应失控的门槛之外。”罗宾逊说。
地球会变成失控的“温室”吗
上述研究结论同样也适用于地球。新的能量平衡计算结果认为,目前地球上热呼呼的大气似乎吸收的热量比散发出的热量更多,因此,温室效应失控的确可能发生。事实上,新的模型表明,如果没有云来散射阳光并将大量热量反射回太空,帮助降低温度,地球可能早就无法避免温室效应失控了。“云层将这一天的到来推迟了。”戈德布拉特说。
根据戈德布拉特的计算,地球要变成一个失控的“温室”,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必须达到大约30000ppm(1ppm=百万分之一),但就算我们烧光了地球上所有可用的化石燃料储量,也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用研究人员的话来说就是,地球也会进入温室效应失控阶段,但那是在大约10.5亿年以后。
不过,不确定性仍然存在,因为如果地球确实已经接近失控边缘的话,云层会如何表现,这是我们无法保证的。利用现代的立体气候模型也无法模拟这种极端的气候。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气象研究所的马克斯·波普正试图开发可模拟温度达到120摄氏度景象的模型,这已经远超导致温室效应失控的临界温度。但他同时指出,由于缺乏如此炎热气候的观测记录,开发过程将会很难。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气候科学家雷蒙德·皮尔霍姆伯特评论说,对能量平衡的计算结果进行更新是一项很有价值的工作,“但我认为,我们仍然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