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一些势力……一方面不愿意看到中缅走近,嫉妒这一中缅战略合作的“大手笔”;另一方面不愿意看到中国成功实施能源进口多元化战略,在能源安全上取得重大成果。——新华社
中缅天然气管道(缅甸段)28日正式向中国输送天然气,引起国际社会强烈关注。针对国际社会部分人对此项目的质疑,新华社昨日发表评论表示,这些势力对这一工程带来的多赢局面一直“选择性失明”。
缅甸考虑派军守护
来自中石油的消息称,28日,缅甸副总统吴年吞以及中国、缅甸、韩国、印度四国政府代表及六个投资方代表共同出席了投产通气仪式。
吴年吞在致辞中指出,“中国石油竭尽全力修建的这条天然气管道和为缅甸国内使用天然气进行的分输设计十分及时。”他表示,相信通过这条管道,缅甸的经济、工业化和电气化将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现今的成绩是缅甸的里程碑,也是东南亚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联合体的里程碑。“我特别感谢这一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对施工现场、管道沿线地区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对当地民众的关爱。希望这关爱和管道项目的生命一样在缅甸延续下去。”
中缅天然气管道起于皎漂,途经四省邦,经南坎进入中国瑞丽,管径1016毫米,长度793公里,年设计输量120亿立方米。2010年6月开始建设,来自中国、缅甸、印度和泰国等多国的建设者参与建设。管道今年5月底完工并具备投产条件,7月15日进气开始试运行。中国石油集团、韩国大宇国际集团、印度石油海外公司、缅甸油气公司、韩国燃气公司及印度燃气公司组成的合资公司,负责管道的建设运营。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能源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震认为,当前,树立“全球能源安全链”的理念,加强生产国、消费国、石油公司甚至产业链各环节的紧密合作十分重要。而基于“四国六方”的中缅天然气管道工程就是一个典型的旨在通过形成天然气产业链保障能源安全的新尝试。他也指出,尽管中缅天然气管道通过“四国六方”的模式将相互依赖、相互制衡的能源供应与需求连接在一起,形成资源国、进口国和石油公司之间利益共同体,但在未来的商业运营过程中,还可能受到国际大环境和参与国小环境的影响而发生种种意想不到的矛盾,甚至局部利益冲突,但只要参与各方本着互惠互利、双向多赢的思维方式,从“全球能源安全链”的理念出发,相信一切矛盾和冲突都是可以解决的。
对于管道运输的安全,缅甸政府也极为重视。据环球时报报道称,缅甸已经派驻警察负责守护几个管道途经的重要地段。报道称,缅甸政府还在考虑成立专门的管道部队,在局势更为复杂的民族武装冲突地区守护管道。
石油管道已完成94%
然而,中缅天然气管道的建设并非一帆风顺,包括缅甸国内的政治局势,以及能否更好寻求当地民众理解都是以后面临的问题。此前便有西方媒体报道称,今年4月,有数百若开邦的民众举行示威,抗议该项目给予他们补偿金太少,以及给当地建筑工的工资太少。
新华社昨日发表评论表示,自中缅油气管道项目筹划之日起,国际社会就有一些势力“风凉话”不断,拿环境问题、补偿问题说事,说中方获大利,缅方吃大亏。这些势力对这一工程带来的多赢局面“选择性失明”,究其根源,是因为存在“阴暗”的“酸葡萄”心理:一方面不愿意看到中缅走近,嫉妒这一中缅战略合作的“大手笔”;另一方面不愿意看到中国成功实施能源进口多元化战略,在能源安全上取得重大成果。
这篇题为《“酸葡萄”心理要不得》的时评表示,缅甸每年收到“过路费”就高达数千万美元,更重要的是,油气管道的开通将改变缅甸在亚洲的经贸地位。《曼谷邮报》不久前的一篇报道称,中缅油气管道的开通运营将使缅甸成为“亚洲的新十字路口”与“商贸枢纽”。
据报道,负责天然气管道运营的东南亚管道公司里,中、缅、印、韩四方占股分别约为50.9%、7.4%、12.5%和29.2%。在原油运营中,缅甸石油天然气公司还在该项目中享有49.1%的股权收益;缅甸政府每年还将收获1381万美元的油气管道路权费、每吨1美元的原油管道过境费。作为股东,缅方还将在未来30年获得丰厚的投资分红。缅甸每年除获取作为股东的分红外,还将得到大量税收、土地租金、过境费、技术培训基金等,管道公司还争取五六年内使当地员工达到75%。
文章表示,中缅油气管道一定程度上缓解其“马六甲困局”。文章称,马六甲海峡是中国传统的石油进口通道,超过80%的进口原油都要经过马六甲海峡这个战略咽喉通道。中缅油气将把中国对海上航道的依赖度降低约三分之一,并将从中东和非洲进口石油的运输距离缩短约1200公里。无论是从经济层面还是安全角度,中缅油气管道项目都是明智的选择。
中石油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汪东进表示,“中缅油气管道建成运营后,将使中国进口自中东的原油不必经过马六甲海峡,而直接从面向印度洋安达曼海的缅甸上岸,并经管线输送到我国西南地区,对于实现中国能源多元化和确保能源安全具有战略意义,天然气供应同样意义重大。”他说,中缅天然气管线设计输送量120亿立方米/年。而设计输送量2200万吨/年的原油管线已完成总体工程的94%,预计今年年底达到投产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