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石油需求和炼厂加工量6月创下四个月高位,原油进口量却降至九个月以来最低,该如何解释这两相矛盾的事实呢?
如果把衡量中国石油需求的这三大指标上半年数据拿出来看,情况甚至变得更加模糊。
首先来看原油进口量。6月原油日进口量为539万桶,较5月下滑4.4%,为去年9月以来最低。
1-6月原油日进口量为557万桶,较上年同期下降1.4%。
再来看炼厂加工量。6月炼厂加工量为每日964万桶,较上年同期上升10.8%。上半年炼厂加工量每日为955万桶,同比高出4.1%。
最后是表观石油需求。6月表观石油需求增至每日994万桶,较5月上升5%,较上年同期升10%。表观石油需求是将炼厂吞吐量加上精炼油品净进口量计算得出的。
前六个月的石油需求达到每日982万桶,同比增加3.4%。
实际上原油进口下滑,与石油需求和加工量的温和增长形成反差。
中国国内的原油产量无法提供答案。今年前五个月,国内原油产量小幅增长2.7%至约每日417万桶,相当于1-5月每日额外增加6.2万桶左右。
商业和战略库存因此成为最有可能的解释,但这部分库存往往是灰色地带,因为中国并不公布实际库存水平。
已知的部份是,商业原油库存自3月以来持续增加,因为新华社公布了百分比变动。
5月库存较前月增加4.75%,4月和3月分别增加0.14%和2.2%。
那么6月原油进口疲弱但炼厂加工量增加,一部分原因可能在增加的原油库存被拿来利用,因为炼厂在经历4月和5月的维护期后恢复生产。
但整体而言,看起来中国的原油库存实际上可能在今年前六个月就已经增加。
假设今年前六个月国内原油日产量保持在前五个月的417万桶不变,那么加上原油日进口量,上半年每日可获得的原油总量约为974万桶。
考虑到1-6月炼油厂日加工量为955万桶,因此同期原油库存每日增加多达19万桶。
这反过来表明,由于中国似乎已拥有充足的库存,所以未来数月不会急于增加原油进口。
原油进口将更可能与国内实际消费状况挂钩,而这会让下半年形势出现有意思的多种可能。
由于中国经济流失动能,尤其在工业生产方面,可能因此打压柴油和石脑油的需求。
中国第二季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7.5%,为过去10个季度以来第九个季度增幅缩小。6月工业生产增幅自5月的9.2%降至8.9%,表明临近第二季末时经济进一步放缓。
另一方面,6月汽车销售增长11.2%,今年迄今增长12.3%,这应该会刺激汽油需求。
假设工业活动放缓的趋势持续数月,而汽车销售依然强劲,中国炼油商将因此面临一些选择。
他们是否会保持较高的加工率以满足预期中不断增强的汽油需求,同时试图出口过剩的柴油?亦或是维持稳定的加工率,通过遏制出口来满足增加的汽油需求?
从出口数据来看,两种都有可能。
今年前五个月,中国汽油日出口量约为11.5万桶,较2012年同期增长59%;柴油日出口量约为8.08万桶,跳增241%。
这或许归因于亚洲油品的利润很高,不过即便加工利润丰厚到足以鼓励中国出口燃油,但仅靠这点还是不太可能刺激中国增加原油进口。
假设国内原油产量和净燃油进口状况与上半年基本相似,那么下半年原油进口应会增加,但增幅或许小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