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空气污染日益严重,相关部门不断加大治理力度,并查找污染的根源,火电行业作为煤炭燃烧大户,受到环保部门的高度重视,为减少污染,从2012年1月1日开始,火电行业执行烟尘30毫克/立方米的国家排放标准,要落实这“世界上最严格标准”,火电行业必须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还存在技术装备等方面的困难。目前来看,大气污染防治特别是烟气脱硝领域已具备大规模推进的条件。
国家对火电行业念起“紧箍咒”
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全世界1082个城市2008—2010年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分布,我国32个省会城市参与排名,最好的是海口市,排名第814位,其余均在890位以后,北京名列1035位。
今年以来,雾霾污染似乎更为严重。研究发现,大型燃煤锅炉、采暖供热燃油和燃煤锅炉、各种工业窑和炉、机动车尾气等是PM2.5的主要来源。
为减少污染,从2012年1月1日开始,火电行业执行烟尘30毫克/立方米的国家排放标准。但在国家对火电行业一再念起“紧箍咒”的同时,石化、化工、有色、水泥等行业似乎未见动静。
“持续推进电力行业污染减排外,还要加快钢铁、水泥等非电重点行业脱硫脱硝进程,因地制宜开展燃煤锅炉烟气治理等。”在中华环保联合会主办的“2013年电力行业大气污染治理技术与经验交流会”上,环境保护部污染防治司副司长汪健一再强调。
火电行业“世界上最严格标准”如何落地?
“重点抓火电行业的减排没有错。”在交流会上,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副司长赵鹏高说。不过,赵鹏高也指出,从2012年1月1日开始执行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严格的标准之一。赵鹏高把该标准与欧盟、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标准做了比较,认为比发达国家都严格很多。如日本烟尘排放标准为50—100毫克/立方米,我国新标准要求30毫克/立方米;日本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标准均为200毫克/立方米,我国是100毫克/立方米。
但要落实这“世界上最严格标准”,火电行业必须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还存在技术装备等方面的困难。以脱硫为例,标准从400毫克/立方米到30毫克/立方米,只用了5年左右时间,但是按照老标准建设的脱硫设备寿命一般都是15年,企业需要为执行新标准,或者让还在服役期的设备提前退休,或者额外增加新的补充设备,成本巨大。
赵鹏高解释说:“从经济上来看,烟尘排放达30毫克/立方米的话需增加费用,目前的测算是,至少每度电要再加2厘钱,但电厂的发电价格是国家定的,如电价不调整,发电企业在经济上难以承受;从技术装备来看,达标排放还要增加电除尘器,问题是电厂还有没有空间来安装新增的除尘设备?”
“我们在山西、内蒙古一些火电厂看见,不少30万、60万兆瓦发电机组烟尘排放都在100毫克/立方米以上,甚至高达数百毫克/立方米。”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高工、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副主任委员肖容绪认为,目前,对火电厂而言,关键是新排放标准的“落地”问题。
脱硝设备今年将爆发
目前来看,大气污染防治特别是烟气脱硝领域已具备大规模推进的条件:一方面是技术成熟度较高,包括前端低氮燃烧、后端SNCR和SCR技术在内的主流脱硝工艺已为多数企业掌握;另一方面,在“史上最严”大气排放标准、与主要企业签订减排责任书等一系列政策力推下,今年以来火电厂脱硝序幕已渐次拉开,市场格局已初步形成,产业化基础已具备。业内人士解释说,目前在污染治理上,电除尘和布袋除尘都可以达到比较高的效率。不过,除尘的市场已经是相对稳定的,不会再出现爆发式的增长,而脱硫脱硝市场还存在着市场机会。
从脱硫行业的发展看,在总量控制标准的强制约束下,“十一五”期间,全国脱硫机组占比较之前有了大幅提升。据中电联统计,截至2011年年底,我国火电烟气脱硫机组合同容量6.84亿千瓦,累计投运容量5.18亿千瓦,全国火电厂已投运烟气脱硫机组容量占全国燃煤机组容量的75.73%。
2013年电力脱硝改造市场爆发。首先,电力行业占国内氮氧化合物排放的48%;其次,2014年7月,现役火电机组必须全部达到环保部《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公布的排放标准。而2012年前期,由于自身利润低迷,火电环保投入一直不达预期,截至2012年上半年,平均脱硝率仅40%;上周,发改委颁布了《关于扩大脱硝电价政策试点范围有关问题的通知》,将脱硝电价试点范围由14个省扩大到全国,减轻了电厂的环保支出压力。长期来看,空气污染物排放量的下降取决于产业升级(工业锅炉脱硝改造、落后产能淘汰等)和全方位的节能(集中供暖、热电联产、余热回收等节能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