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甘肃风电异军突起群英聚会

2010-03-17 08:18:58 甘肃日报

“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遍地石乱走”。在古代西北的边塞歌吟中,严酷的自然环境,总令人望而却步。

1958年的时候,著名诗人闻捷曾在一首《酒泉风光》的诗里这样写道:“酒泉,河西走廊的珍珠,日日夜夜闪耀着诱人的光芒,谁在这里都听到亲切的乡音,来到酒泉就如同回到故乡。”诗人不曾想到,他所描写的当年基本建设大军沸腾喧闹的声浪,50多年后又一次在这片戈壁上空回荡。

如今,在酒泉碧蓝的天空下,白色的风机塔,犹似擎天巨臂,以九霄揽月的宏大气势,让亘古宁静的荒原变成了轰轰烈烈的生产建设场地。

如今,几十家全国最顶级的风电装备制造企业齐集甘肃酒泉等地;几十户“国字号”的建设集团开进了茫茫戈壁;来自全国各地的几十万建设大军在这里战严寒、攻风电。

是什么样的力量汇聚了各路精英?是什么样的投资回报比吸引了这么多企业?又是什么样的力量实实在在地改变了当地的生态、民生?带着种种疑问,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风电前期投资大,后期成本会逐渐降低。从长远角度来看,风电价格较其他形式的发电成本更低。

同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相比较,风电作为绿色能源的典型代表,不存在消耗燃料、辐射等诸多问题。从能源的类型看,风能属可再生能源,它的开发应用是可持续的、无限的,而不像石油、煤炭等能源,最终将面临枯竭的问题。

从开发成本角度考虑,由于风力发电机不需要燃料而是利用免费的风能来发电,虽然在前期投资成本大、技术要求高,但在后期成本会逐渐降低,所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风力发电的成本会越来越比石油、燃煤等发电成本低,这也意味着风力发电电价在将来会较其他形式的发电价格更低。

根据有关专家测算,从经济的角度出发,风速大于每秒4米才适宜于发电。风力越大,所创造的经济利益就会越大。据有关气象部门风能评估,酒泉市风能资源的理论总储量为1.5亿千瓦,可开发量4000万千瓦以上;年有效风速达6300小时以上,年满负荷发电小时数达2300小时,无破坏性风速,对风能利用极为有利,适宜建设大型并网型风力发电场。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建设,必将让当地丰富的“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

根据国家发改委批复的规划报告,2010年酒泉市建成风电装机容量516万千瓦,按全年满负荷发电小时数2300小时计算,预计年发电量达118.68亿千瓦时,按每千瓦时电销售收入0.53元计算,实现销售收入62.93亿元,按风力发电增值税减半按8.5%征收计算,可实现增值税4.57亿元;到2015年底,酒泉市累计建成风电装机1271万千瓦,预计年发电量达292.33亿千瓦时,实现销售收入154.93亿元,实现增值税11.26亿元。“由于受目前电网能力的限制,投资风电的高回报还未显现出来。”甘肃省电力公司风电技术中心主任宁渤说,“随着技术的进步,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不仅能调整我省的能源结构,还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以建设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为契机,我省已成为全国风电投资的热点地区之一,众多投资者接踵而至,河西风电“资源优势”正在向“产业优势”转变。

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争取早日发挥效益,是各大风电企业最为关心的现实问题。而精明的老总们都算过一笔账:从四川拉到瓜州一片风电叶片仅运费就要13万元,从肃州区拉到瓜州只需1万多元。肃州区优越的区位优势,正好符合了全国风电产业布局的要求,省内辐射玉门、瓜州,省外辐射青海、内蒙古、新疆等地。“是肃州选择了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反过来也是新能源装备制造业选择了我们肃州。”酒泉市委常委、肃州区委书记杨克忠如是说。从2007年的下半年开始,肃州区积极开展了风机设备制造的引进工作,提出了“建设中国甘肃(酒泉)风光电装备制造产业园”的构想,酒泉产业园被省发改委和省科技厅命名为“甘肃酒泉风光电装备制造特色产业基地”。

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建设,形成了巨大的风电设备市场,吸引国内外众多投资者到酒泉投资开发风电项目。酒泉风光电装备制造产业园作为风电制造产业的基地和龙头,极大地带动当地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电子电器行业和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风机电一体化新兴产业雏形在酒泉日渐形成。新疆金风科技、中航(保定)惠腾、华锐风电科技、中材科技等一批国内风机装备制造和太阳能光伏设备企业,纷纷入驻酒泉风光电产业园,项目总投资达58亿元。 [page]

在中材科技公司的厂地上,一片片风电叶片像鲸鱼一样整齐地列队,在雪后的阳光下,显得分外生动。中材科技(酒泉)风电叶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永国兴奋地告诉记者:“搞风电,前期投资大,但回报是长远的。况且我们在酒泉,一上项目就出手不凡,这也是我们看好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的原因。”

着眼长远,跨越式发展,无疑成为国内外知名风电制造商的共识。去年11月,当东方电汽老总来到肃州,考察投资后,说了一句:“来得迟了。”此时,位于肃州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已有20多家领军企业签订了入园协议。

自从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项目开工以来,在酒泉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不断上演着“酒泉奇迹”和“酒泉速度”:中材科技公司从开工建设到首台叶片出厂只用了99天,华锐科技公司50天生产出了300台1.5兆瓦风机,最近日生产10台、日销售收入达1亿元,与此同时,2台3兆瓦风机首次在内陆地区下线……

去年,酒泉风电基地建设及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实现了“双突破”:至年底,酒泉风机装机达到220万千瓦,新能源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达到64亿元,风电装机和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双双突破200万千瓦和50亿元销售收入的预期目标。

奇迹还在于,去年一年酒泉完成的风电装机为过去12年累计总和的3.3倍;64亿元的新能源装备制造销售收入相当于全省去年装备制造行业销售收入总和的80%,超过了全省装备制造企业前3家销售收入的总和。

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及配套产业发展,已经成为支撑酒泉未来3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突破口。

巨额风电投资在拉动地方经济发展方面,效益日渐明显。酒泉市发改委主任王建新介绍,建设1271万千瓦风电项目总投资将达1200多亿元,将在今后7年内形成年均达170多亿元的投资,必将有力地拉动全市金融、保险、餐饮、娱乐业等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酒泉市委书记李建华坦言:“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及配套产业发展,将成为支撑酒泉未来3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突破口。”

风电产业发展的效益同时体现在民生上,这也是酒泉奇迹和速度的完美注解。在采访中材科技公司时,李永国还告诉记者,企业从建设之始,就致力于本地化,培养一批本地干部。他说,公司的员工90%以上是甘肃人,其中多数还是酒泉人。记者见到,一批大学刚毕业的甘肃年轻人正在工厂里忙碌着,有些还是最艰苦的岗位。李永国说,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脱颖而出,将来公司的中坚力量肯定是他们。

据测算:风电场建设期间一年用工15000人,运行期间2500人,装备制造方面可吸纳5000人就业,第三产业也可拉动5000人就业。在投资拉动上,到2015年酒泉市仅风电投资就达到1200亿元以上,平均每年投资在150亿元左右。

不仅如此,在国道312线和兰新铁路两侧,一座座塔筒竖立起来,一台台风机轰鸣起来,一片片叶片旋转起来,蔚为壮观的大规模风电场,与当地的荒漠、绿洲等独特景观相衬映,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着游人驻足观赏。

沐浴着国家大力支持绿色能源开发的春风,一座耀眼的中国绿色能源之都即将在中国西部崛起。而以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为龙头的河西风电走廊,必将成为我省发展区域经济、科学利用能源的代名词。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风电 甘肃 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