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对人民币升值时机的选择主要还应从经济整体平衡的需要出发,热钱流动、外汇储备贬值、国际社会的反应等都是影响决策的因素,但不是决定性的。
央行行长周小川近日在两会新闻发布会上的一番言词点燃了外界对人民币重启升势的猜想。经济界人士认为,人民币长期趋向肯定是升值的,但短期则将保持稳定,这也同目前中国经济复苏的趋势尚不稳固、还需要继续确立的判断是相一致的。
今年或许是人民币汇率的“多事之秋”,关于人民币大幅升值的讨论,在境外媒体上论战正酣。FT中文网、纽约时报以及华尔街日报纷纷以此为标题撰文,而导火索正是央行行长周小川近日在两会新闻发布会上的一番言词。
周小川形容目前盯住美元政策是暂时的,“它也是我们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一揽子政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的政策迟早也有一个退出的问题。”
外电报道中认为,周小川的话为人民币升值作了“铺垫”,代表着中国高层官员迄今发出的最强烈暗示——即中国将放弃自2008年年中开始实施的非正式的盯住美元政策,并且,在人民币升值问题上松了口,甚至对人民币较大幅度的升值也变得乐观可期。事实上果真如此吗?周小川在两会上的发言是否在释放人民币升值的信号?
汇率问题并未松口
尽管外媒认为周小川的话标志着官方言论出现了变化。然而,其他高层官员的语气与周小川并不相同。中国商务部长陈德铭表示,中国出口还需要2到3年时间才能完全恢复到危机前水平。并指出汇率政策的任何变化,都将只是“渐进和可控的”。
仔细分析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提法不难发现,除了沿用“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的基调,表述上没有任何变化。
中国央行前副行长吴晓灵则表示,“要达到今年把通胀保持在3%以下的目标,可能需要提高利率、或者让人民币升值。但中央更担心,在中国加息或人民币进一步升值前景的诱惑下,大量投机资金将流入中国。”
工银亚洲董事暨副总经理黄远辉对汇率问题有着长期深入的研究。他表示,并未从周小川的话中看出人民币升值松动的意思。黄远辉认为,周小川主要是谈应对金融危机的一揽子政策的退出问题,其中之一是2008年年中实行至今的人民币盯住美元政策;而人民币是否盯住美元,跟人民币是否升值,并不是一回事。
事实上,这几年来,虽然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但因美元持续贬值,实际上人民币对美元以外的其他主要货币,如欧元、英镑等,是不断贬值的。
“正因为这样,其他国家很不满,觉得中美两个国家的货币都贬值,受不了。”深圳大学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国世平分析,周小川谈汇率,主要是对美国之外的其他国家说的,意思是人民币不会一直盯住美元,即人民币兑其他货币不会再跟随美元一味贬值,而是会有自己独立的汇率政策,更加平衡。
国世平分析,我国与美国的经济不仅不一致,甚至还相反,人民币紧盯美元其实是与实体经济相悖的。另外,美元不稳定,紧盯它也不利于保持人民币的汇率稳定。
随着经济学家们咀嚼各方的言论,有些人开始揣测,周小川是在微妙地暗示——政策的任何变化都尚需时日。
“我们认为,周小川的话支持我们的判断,即政策变化的时机可能更晚,而不是更早。”渣打银行外汇研究主管卡勒姆·亨德森在一份简报中表示,“我们认为,人民币与美元脱钩,将是各大经济体从特殊及非常规货币政策总体‘退出战略’的一部分。”
此外,虽然周小川表示盯住美元是危机时期的“特殊”政策,但在去年秋季在美国匹兹堡举行的20国集团(G20)峰会上,周小川特别提示要避免“刺激政策过早退出”,这可能是一个暗示,即在美国开始提高利率之前,中国汇率政策变化的时机不会成熟。
强迫中国改变汇率难以奏效
由于以美国为“先锋”的一些国家一直盯住中国的汇率问题不放,导致中国在人民币升值问题上一直面临很大的压力。
摩根斯坦利亚洲区总裁斯蒂芬·罗奇说,强迫中国改变汇率的举动和想法“纯属疯狂”。“西方,更确切地说是美国应该审视自己的情况。虚伪并不能确立全球政治优势。”
高盛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认为,中国进口增长速度比出口速度更快,这一现象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昭示中国内需的强劲,而这正是全球经济结构重新取得平衡的第一步。“如果我是政策制定者,我会用这一证据来证明人民币汇率的问题被严重夸大。”
高盛日前发布报告也认为,中国政府会继续以往循序渐进的步调,而不会为外界所动;并且,美国企盼的人民币近期大幅升值的可能性较小。
“长远来讲,人民币一定会升值,这一趋势不可改变。”工银亚洲董事暨副总经理黄远辉总结说,“但这一过程一定是慢升慢控,不会为外界左右。”事实上,从2005年7月至今,人民币的升值过程一直如此,从未改变。黄远辉相信,接下来也是一样。人民币升值不会以他国的利益为导向,更不会在外来压力下升值或贬值。
此外,对于有些海外经济学家,把“重商主义”帽子扣在中国头上的做法,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接受数家媒体采访时持批驳态度。
陈德铭认为,重商主义是在17、18世纪,以贵金属为支付手段的时期,在欧洲特别是英国出现的,各国为了赢得更多贵金属而在贸易上采取一些手段。“但实际上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美元不再跟黄金挂钩后,这种主义存在的土壤已经不存在。”陈德铭说。
陈德铭评价说,有些国家自己操纵汇率贬值,却强行要求别国汇率升值,还扣上“重商主义”帽子,“这对他们自己的经济复苏和恢复是不利的,也不利于目前在后金融危机阶段的经济恢复。”
陈德铭表示,由于G20峰会已经非常明确,要采取积极的、稳定的货币政策,包括稳定货币汇率,在退出的机制上,各国要保持协调性,应该按照G20的共识来做事。
海外市场借机炒作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周小川发表讲话后,交易人民币的离岸市场开盘时,出现了过度反应。投资者纷纷猜测人民币将很快升值。
在NDF(无本金交割远期)市场,一年期美元兑人民币价格最低下探到6.6200(截至记者发稿前),该价格表示人民币对美元一年后的升值幅度为3.12%。后来价格又回升到前一交易日收盘时的水平6.6410,代表的人民币升值幅度为2.79%。
不少分析人士认为,海外投资者是在借题炒作,完全是过度反应。
招商银行分析师刘东亮指出,目前中国的出口虽然在持续回升,但还仅限于恢复性的增长,并未出现扩张性的增长。且海外经济除美国外,其他经济体的复苏均低于预期,外需前景也并不明朗,当前显然不是人民币升值的良好时机。
中国银行的分析师石磊也坚决地否定了人民币将重启升势的说法,他认为市场关于人民币升值的说法实际上只是炒作。
“对当前经济复苏的判断依然是充满不确定性的,既然危机尚未结束,外部环境还不稳定,特殊的汇率形成机制就应该延续下去。”石磊认为。
事实上,对人民币升值时机的选择主要还应从经济整体平衡的需要出发,热钱流动、外汇储备贬值、国际社会的反应等都是影响决策的因素,但不是决定性的。
汇率是一个影响经济全局的指标,贸易平衡,进出口行业的效益和就业、跨境资本流动,资产价格都会对汇率的变化做出反应,而市场对汇率走向预期的变化更可能将汇率实际变化的影响放大甚至扭曲,比如希望人民币升值引发的投机需求。
可以肯定的是,人民币长期趋向升值,短期则保持稳定,也同目前中国对经济复苏的趋势尚不稳固,还需要继续确立的判断相一致。
对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过度关注经常让市场忽视了人民币汇率的整体走势。随着希腊债务危机升级,美元兑欧元、英镑等主要非美元货币近期已经大幅升值。这意味目前与美元汇率挂钩的人民币,对非美元货币也同步大幅升值。实际上,这种波动已经部分消化了人民币在短期内的升值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