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正在推进的“十城千辆”计划,“十城千辆”计划我们收获了哪些东西?目前推进“十城千辆”过程当中还存在什么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如何在实际的运行当中加以规避?对此,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专家组副组长张进华和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孙逢春日前在接受记者访谈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孙逢春介绍,从去年到今年,总体的经验如下:第一,在全国的认知度提高了;第二,把全国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第三,政府参与程度很高,政府牵头,国家支持。
孙逢春说:“我是北京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专家组的首席专家,北京的用辆也是最大的,去年一千多辆完成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节能减排减掉二氧化碳好几千吨(一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所以,市委市政府也很重视。我们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而且今年是“十城千辆”推广的一个高潮,当然也有一个问题,比如基础设施比较滞后,一个是建基础设施需要征地,需要花钱,还需要基数、标准。另外,目前国家还没有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当然,张秘书长正在组织相关的专家,我们这个专家组也在组织相关的专家进行制定。另外,尽管国家的支撑政策,譬如说补贴政策出来了,但是相应的地方或者国家的其他部门,比如说税费的问题还没有很好的解决,我想这可能是我们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另外,由于这是一个新技术,我认为这个技术的先进性,特别是可靠性还有待于提高。另外,目前性价比的问题,认知度在社会上还是一个问题。”
张进华同样表示,“十城千辆”通过一年来的实施,成效还是非常显著的,在13个城市主要在公交领域推广了六千多辆车,节能减排效果非常显著。
张进华介绍,“十城千辆”计划,推动技术的进步;前期投入的示范车辆,通过在一段时间的运行,找出来存在的技术不足,到后期,从可靠性以及能效方面都有明显的提升。
第二个方面是这样的示范工程拉动了产业的投资。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六七个主要的电池企业投资大概60个亿左右,电机也是一样。
第三个方面是探索了多种模式。各个城市结合各自城市的特点,探索了多种的运营模式,比如杭州、深圳,北京,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模式进行探索。
第四个方面,各个城市都取得了大量的管理经验,为我们后期的示范工程进一步扩大,以及新能源汽车大规模的推广应用取得了宝贵的经验。
余平说从企业这方面进行介绍。他说:”国家‘十城千辆’这个策略是非常聪明的,而且非常好,为什么?因为它从商用车入手,从公共车入手,大巴、公共交通应该是我们国家交通的主线,当然私人的轿车肯定会普及,这是没有疑问的。但是清洁能源的高效的公共交通是我们国家的主线,而且从大巴入手这个角度来讲,是从最高油耗的车型入手,我们谈的这些车为什么是最高油耗?它的油耗是百公里30升、40升、50升、不是一般我们谈的50升、60升、70升、80升,从早上五点钟出去,一直到晚上十一回家,一直在街上运行,所以它的节能和保护环境的效果非常好,从商用车入手是我们国家“十城千辆”非常重要的特色,而且补贴力度很大,产生的效果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