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三角规划初露锋芒,化工巨头相继抢滩,石油行业多元性扩张。面对如此契机,夹缝中的山东地炼业正在快速崛起,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黄三角”正式进入国家战略规划
国务院于去年11月23日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成为山东省第一个进入国家层面的区域发展战略,这意味着山东的区域发展出现了一个新的机遇,因为它把环渤海周边一些欠发达和正在开发的地区连接起来,成为山东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黄三角开发战略的正式启动,山东地炼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根据《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黄三角范围将包括山东省的东营市、滨州市全部及潍坊市、德州市、淄博市、烟台市部分地区,共19个县,陆地面积2.65万平方公里,约占山东全省面积的六分之一,但济南和青岛不在范围之内。《规划》对“黄三角”的定位是:建设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特色产业基地,全国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区,环渤海地区重要的增长区域。根据预计,该区域地区生产总值到2015年将达到9300亿元,预期2020年达到15000亿元。作为黄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命脉之一,石化产业成为了黄三角的重要支柱产业。
在“黄三角”经济技术开发区踏上发展快车道之时,网盛生意宝-中国化工网2010年伊始在山东东营举办第三届山东地炼市场与发展峰会,为“黄三角”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整个山东地炼企业的发展鼓起阵阵东风。
地利:石油之城东营借“黄三角”转型
东营素有“石油之城”的美誉,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资源型城市,市内有全国规模第二的胜利油田,石油、天然气地质储量分别达50亿吨和2300亿立方米,石油石化产业是其重要支柱产业。伴随着2009年11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其发展迎来了新机遇。
同时,东营是一个地方炼厂集中的地方,据一位将在第三届地炼峰会上做发言的国内炼油行业的专家介绍,山东地方炼厂(山东地炼)总产能6000万吨左右,在东营更是超过2000万吨,其炼油能力占到整个山东省的三分之一,其地炼炼厂借黄三角之风,价值逐渐凸显。迎来炼化新机遇。
人和:众多巨头在山东大手笔频出
山东是中国第一地炼大省,值“黄三角”起航,山东地炼崛起之际,第三届山东地炼市场与发展峰会应广大客户之邀,在石油之城山东东营举行此次峰会,助力山东地炼企业,迎来新的高峰。良好的发展前景提升了业界对于山东地炼企业的估值,山东地炼成了“香饽饽”。
据中国化工网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山东地方炼厂总产能6000万吨左右,大小炼厂在30家以上。在黄三角开发建设被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石化巨头纷纷抓住机遇,在山东大手笔频出。
国内,从在山东及周边有着强大炼油实力的中石化;到已经开始在山东自建炼厂和网络的中石油;以及一跃成为迄今为止黄河三角洲开发最大的战略合作伙伴的中海油;再加上收购6家山东地炼,谋划介入成品油销售的中国化工集团,各路化工巨头纷至沓来,抢滩“黄三角”。国际,韩国SK、道达尔,都欲牵手山东地炼,开拓其中国能源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