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宏观经济数据牛年岁尾“交卷”
据新华社电国家统计局11日发布的宏观经济数据显示,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1.5%,涨幅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1月份全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则超预期地加速上行,同比上涨4.3%,涨幅比上月提高2.6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食品类价格依然是拉动CPI上涨的主要因素。1月份全国CPI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3.7%。从环比数据看,1月份我国CPI环比上涨0.6%,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8%。
在1月份全国PPI中,生产资料出厂价格同比上涨5.5%,生活资料出厂价格上涨0.6%。原油价格在1月份PPI中涨幅最为突出。1月份,我国原油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9.7%,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上涨16.6%和15.0%。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认为,1月份CPI涨幅低于市场预期,主要是因为恶劣天气影响有所缓解,农产品价格出现一定回落。加上去年春节在1月份,基数较高,今年1月CPI同比涨幅会较小。1月份比去年12月环比上涨0.6%,也比去年12月的环比数据有所下降。
另外,1月份PPI同比上升4.3%,表明企业生产成本上升较快。而根据中国物
流与采购联合会此前公布的数据,1月份PMI指数为55.8%,比上月回落0.8个百分点,这一指数已连续11个月高于50%这一分水岭。刘煜辉表示,PMI指数的持续攀升,必然也会给PPI上涨带来进一步压力,进而传导至CPI。
CPI自去年11月转正以来,已连续3个月正增长,PPI也是连续两个月大幅加速上行,通胀压力正逐渐加大。
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表示,通胀压力已存在,特别是PPI涨幅较大说明生产企业成本上升,对物价的压力有所显现。
而流动性的管理是管理通胀预期的重要手段。从11日公布的1.39万亿元的1月份新增信贷数据来看,流动性整体依旧保持宽松状态。不仅如此,受春节假期资金需求的影响,人民银行在近期的公开市场操作中也是连续4周净投放资金,并保持了央票利率的稳定。
曹远征认为,均衡放贷有利于经济的平稳发展。除了对贷款规模进行控制,还应着重结构调控,对贷款有保有压,区别对待。
来自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的观点认为,当前要及时回收过剩流动性,保持流动性合理适度。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将是一个渐进的调整过程,不宜迅速大幅收紧。
由于当日公布的CPI数据略低于市场预期,令市场对于加息的担忧有所缓解。在这一背景下,沪深股市延续近期反弹势头,双双小幅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