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中国石化挺进煤化工

2010-02-09 10:56:11 湘财证券

联手河南 中石化挺进煤化工

2月3日,在与河南省政府签署会谈备忘录的现场,中石化与河南煤业化工集团还签订了一份煤化工一体化项目合资意向书。

2月5日,中石化董秘局主任、新闻发言人黄文生对记者表示,“此前,中原石化乙烯原料路线改造就是这个项目的其中一部分,但双方合资的更多细节还有待进一步的协商。”

挺进煤化工

此次中石化与河南方面两份合作协议的签订,可谓水到渠成之举。按照会谈备忘录,河南省政府支持中石化与河南煤化合作成立煤炭开采合资公司和煤化工合资公司。

记者了解到,煤炭开采公司由河南煤化负责日常运营管理,煤化工公司由中石化控股并负责运营管理,将发展煤制烯烃(即MTO)及下游产品。一是实施中原石化乙烯MTO原料路线改造工程,二是建设180万吨/年MTO及下游产品聚乙烯、聚丙烯等工程。

“这样的安排能够让中石化与河南煤化的优势互补。”西南证券分析师柴沁虎说。

在合作方向确定后,中石化已开始进行前期准备,并于去年年底有了实质性动作。2009年12月,中原石化乙烯原料路线改造项目正式落户濮阳。中原石化为中石化股份子公司,拥有18万吨/年乙烯、20万吨/年聚乙烯、6万吨/年聚丙烯、5万吨/年碳四抽提和10万吨/年芳烃抽提的能力。

虽然近年来发展势头不错,但中原石化已有近忧。

亚化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中国的煤制烯烃和中东地区的乙烷裂解制乙烯的发展,现有30万吨以下的石脑油裂解乙烯装置在未来将缺乏竞争力。”

“因此,中石化如果对中原乙烯进行原料改造,将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一方面可以获得20万吨烯烃规模的甲醇制烯烃工业化运行经验,避免一次放大到60万吨烯烃规模的工艺风险,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现有的下游装置和产品分销渠道,降低投资成本。”亚化咨询分析师称。

“(中原石化乙烯原料路线改造)就是煤化工一体化项目的一部分,我们可以利用甲醇来制烯烃。”黄文生说。

消化“过剩”甲醇

中石化的煤化工发展需求,与河南方面可谓情投意合。

2009年两会期间,河南煤化集团董事长陈雪枫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下一步要根据建设‘产业集聚区’的思路,推进大型基地化建设。基地化就是工业园区基地化,包括大型煤炭、煤化工基地。河南省政府和中石化签订一个战略合作协议,就是要合作搞煤制烯烃项目。”

陈雪枫当时强调,煤炭深加工一直是河南煤化的发展思路。

柴沁虎认为,河南项目正式启动后,中石化很可能外购甲醇作为生产原料,在降低投入和成本的同时,也帮助消化河南地区过剩的甲醇产能,形成双赢。

亚化咨询分析师也对记者表示,根据河南项目的投资额度估计,该项目将采取外购甲醇制烯烃的方式,而不会从煤制甲醇做起。

柴沁虎说,“去年,国内甲醇年产能为3000万吨左右,而消费量不过1000万吨,其中还包括大量的进口甲醇,这表明国内产能已经大大过剩。”

河南地区煤制甲醇产能也早已十分充足。在河南煤化旗下,永煤集团50万吨/年煤制甲醇项目和中原大化50万吨/年煤制甲醇项目先后于2008年投产,而鹤煤集团60万吨/年煤制甲醇项目预计也将在今年投产。

亚化咨询分析师称,“这三个项目,将保障中原石化甲醇制烯烃项目的原料供应。”

柴沁虎表示,此前就曾有业内人士向工信部建议,应在大型煤制甲醇生产基地附近发展煤制烯烃项目,以消化一部分过剩产能。

而在合资意向书签订后,中石化旗下的中原石化与河南煤化已签订了甲醇供货合同。

角力中石油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师认为,中石化此次推动煤化工业务上马,与中石油也不无关系。

1998年中国石油产业重组之时,曾以长城为界,在长城南北分别组建了中石化和中石油两大集团,河南省以往一直被看作中石化的“势力范围”。作为后来者,中石油河南销售公司于1999年才进入河南市场,但河南当地一直没有中石油自己的炼厂。

2009年年中,河南却传出中石油在商丘投资建设千万吨级炼油厂的消息。商丘市发改委主任付元学表示,该项目加上其他配套加工项目,最低投资在400亿元以上,将是商丘以至河南历史上最大的投资项目。

“中石油已经打上门了,中石化必须维持好地方关系,消化甲醇是个好理由。但如何推进才能维持好地方关系,在与政府政策保持一致的前提下盈利,是中石化必须考量的因素。”这位分析师说。

中石化董事长苏树林在会谈备忘录签署时表示,这次会谈备忘录和协议的签署,使双方又有了新的合作领域和合作项目,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并正式与河南煤化建立了合作关系。

中石化的态度,也得到了河南方面的积极回应。在会谈备忘录中,河南省政府表示,将继续支持中石化在河南省的成品油营销网络设施建设。

“通过新上马的项目,中石化将能在河南地区保持对中石油的综合竞争优势。”上述分析师说。 (21世纪经济报道 骆毅)

中国石化与中国国电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月8日讯 2月5日,中国石化与中国国电在京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字仪式。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总经理、股份公司董事长苏树林,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朱永,党组书记、副总经理乔保平出席签字仪式。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李春光、中国国电集团副总经理高嵩分别代表双方在合作协议上签字。中国石化股份公司副总裁雷典武等出席签字仪式。 (中国石化报 程阳)

石油石化:基本面难支撑 金融属性受压制

基本面难支撑、金融属性受压制,原油价格预计近期70-75美元运行。

最近2周以来,国际原油价格从15个月以来最高点的83美元/桶暴跌到74美元/桶以下,这符合我们半个月之前对油价将回落至75美元/桶以下的预期。

我们认为此次国际油价暴跌的原因除了之前我们从基本面方面的原因之外,还有消息面和投机面也都利空。基本面的原因有:(1)北半球极端寒冷气候的退出导致冬季取暖带来的原油需求高峰逐渐过去;(2)美国原油和成品油库存仍然处于高位;(3)美国原油需求依然不振,过去四周之内美国平均燃油日需求量比去年同期下降。因此,目前原油基本面无法支撑80美元/桶的高油价。

消息面上,近期美国奥巴马政府加强对金融业的监管,市场对中国收缩流动性的担忧,欧美股市的暴跌,近期美元再度走强的影响,都给近期原油价格带来压力。另外,新年初对通胀因素的过分热炒,使得市场暂时忽略了原油基本面的真实情况,回头发现宏观经济并非如预期般良好、需求没有明显改善后,原油价格又更多地回到基本面上来。

从近期来看,我们认为近期没有支撑油价走高的特别利好因素,油价短期还有下探的可能,但油价也很难再大幅下跌,存在局部反弹的可能,我们预计近期油价将进入调整,将在70-75美元/桶之间运行。

原油暴涨暴跌中,22日移动基准价格2次接近4%,春节前无缘再靠近。

自发改委2009年11月10日上调国内汽柴油出厂价以来的2个多月,在原油价格的暴涨暴跌中,国际三地原油均价22日移动基准价格曾在12月中旬和1月下旬2次接近4%,与11月10日调价前的74.4美元/桶相比,均未达到4%的调价必要条件。

随着国际原油价格近期在70-75美元/桶之间运行,国际三地原油均价22日移动基准价格将从1月22日76.7美元/桶的高点调头向下往73美元/桶方向运行,春节前无缘再靠近“4%”。在发改委对成品油定价机制进行调整前,成品油调价仍将按照原有办法,鉴于近期22日基准价的运行态势,春节前难调成品油价格。

成品油需求低迷,成品油价格处于历史高位,通胀预期不支持成品油调价。

即使国际原油出现极端情况,短短几日能急涨10%,而使22日基准价达到4%的条件,由于通胀预期,春节前成品油也不会上调。

现在正处于传统的消费淡季,基建工程、厂矿企业等在春节前的开工率纷纷降至最低,成品油的需求萎缩明显,因此无力支撑价格上涨。再加上,近期国内各地区成品油市场经历短暂的回暖之后,又显现出疲态;12月原油加工量又创新高,两大集团的成品油库存12月又出现增长,也不支撑发改委此时调价。

另外,目前国内主要煤矿企业和电力企业已就2010年电煤供应合同价达成协议,将会较2009年上调约30-50元/吨,这样电煤价格上涨已成定局。因此,在现在这个时间点若上调成品油价,将进一步加重市场对2010年出现通胀的预期。再加上,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节日,为营造和谐、稳定、祥和地节日气氛,出于稳定物价的考虑,节前上调成品油价格的可能性也不大,正如去年60周年国庆前一样。

成品油不调价压制炼油毛利,但原油价格阶段高峰过去,炼油成本也下降。

本轮时间窗口,成品油价格不调价,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压制了炼油毛利。但是原油价格的阶段高峰已过去,预计近期70-75美元/桶运行将使2-3月份的炼油成本大幅下降。因此,我们认为,原油价格上涨、成品油价格不上调的短暂压制期已过去,对炼油毛利不必太担忧。等成品油定价机制调整后,炼油毛利的波动也减小。

我们预计中石化2009-2010年EPS分别为0.75和0.88元,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8元;预计中石油2009-2010年EPS分别为0.65和0.84元,维持“增持”评级,目标价16元。
 




责任编辑: 江晓蓓

标签:中国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