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一:煤价“水涨船高”
严寒迅速终结了旷日持久的煤电价格拉锯战,2010年煤炭供需衔接网上合同汇总如期结束,不但有量有价,而且有效合同签约量大大超出铁路预留的9.8亿吨运力。目前,初步数据显示已近16亿吨。2010年,重点电煤价格每吨上涨30~50元,涨价幅度高达8%~10%。
在此之前,各主要产煤省份已陆续敲定省内电煤重点合同:陕西省电煤重点合同价格涨幅在每吨40元以上,黑龙江省每吨上涨50元,而河南省每吨更是涨了135元,涨幅高达25%。
据中国煤炭运销协会介绍,按照国家发改委的产运需衔接方案,神华集团和中煤集团电煤合同已经签订,神华集团完成签约量8000多万吨,中煤集团完成签约量6000多万吨,每吨上涨30元左右。根据今年的合约,秦皇岛5500大卡煤炭平仓价为每吨570元,同比每吨上涨30元,合同煤价上涨5.6%。
业界认为,市场煤价上涨推动了合同煤价格“水涨船高”。秦皇岛港海运煤炭市场近日统计数据显示,4500大卡煤炭价格每吨超过640元,同比上涨42%;5500大卡煤炭价格每吨超过800元,同比上涨36%。
现象二:电厂叫苦不迭
因价格较低、运费便宜的重点电煤仅占电煤需求的一半左右,市场电煤的价格又连涨数月,每吨价格上涨至800元至1000元,发电企业再度陷入整体亏损边缘,部分电厂面临停机。
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刚刚过去的2009年或许将是值得怀念的一年,因为在2009年前三季度煤价出现回落并呈现平稳的走势,但这种状况至少在2010年上半年是很难再现了。
电力企业期望的“煤价涨到一定幅度总会再走软”也可能会落空。继山西省之后,内蒙古、河南、河北、宁夏等主要产煤省区也纷纷表示将进行煤炭资源整合,其中,河南省拟在2010年完成646座小煤矿兼并重组,煤炭供应宽松的局面不太可能再现。
这意味着,电力企业的“苦日子”可能还在后头。煤炭价格的上涨很可能成为电力企业2010年“无法承受之重”。据测算,如果2010年合同煤价平均上涨40元/吨,按照全国15亿吨电煤需求量计算,电厂2010年的成本将剧增600亿元,我国火电行业业绩在2010年上半年可能再度触底,火电企业的亏损很可能像2008年那样再来一次,甚至有可能再度出现全行业亏损。
谈判缘何“不谈自判”?
煤电谈判期间,适逢寒潮天气阻断输煤路线,华东、华中多个省市因煤荒拉闸限电,煤价在一片“电荒”声中节节攀升。煤炭企业占尽谈判的“天时地利”,煤电双方的谈判筹码极不对等,谈判尚未开始,孰强孰弱就已经分出高下。
有业内人士分析,限于保电压力,电力企业到处找煤应急,已经基本失去议价能力了。电力企业的态度也不得已出现转变,从一开始的观望甚至抵制煤价上涨变为接受高价,只希望尽早落实电煤合同,甚至为了争夺运力超额签订合同。
此外,“市场煤、计划电”的体制矛盾仍未根本解决。缺煤限电,对煤炭资源稀缺的华东、华中地区来说不足为奇,但今年连山西、河南等煤炭产地也难逃“煤荒”厄运。一方面是煤价的区域差异导致当地电煤大批流至外地,另一方面是当地电厂买高价煤的积极性并不高。这表明,在频发的煤荒表象掩盖下,煤电矛盾才是病根所在。
尽管今年煤电谈判形式革新,鼓励煤价市场化,但电价的市场化形成机制并未最终形成。因此,“一边倒”式的谈判再次激化煤电矛盾。
今年煤价仍将坚挺
其实,从2009年下半年起,宏观经济开始回暖,重工业用电量大增直接推高了煤价。自2009年第四季度起,市场煤价一路攀升,涨幅超过30%,奏响了煤电谈判的紧张序曲。
最近,恶劣天气导致国际煤炭需求剧增,煤价大幅上涨。而对后期煤炭市场走势,业内的观点也表现出惊人的一致。
齐鲁证券研究所分析师黄常青预测说,在生产者物价指数和出口增长将双双转正的带动下,2010年国内煤炭价格有望加速上涨,原煤价格指数将上涨8.61%。他认为,经济复苏将带动煤炭需求大幅增加,长期来看煤价上涨是必然现象。我国煤炭资源总体上没有增加,有效资源量甚至在减少,这也成为煤炭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
短期难寻解决之道
如果下一步煤价继续走高,电厂很可能出现像2008年那样的困难局面。业内人士称,短期内,这个问题难有解决方案,不过,煤电联动将有可能成为电力企业扭亏的途径之一。
按照煤电联动机制,如果电煤平均出矿价比前一周期变化幅度达到或超过5%,可相应调整电价。分析人士称,不考虑市场煤,此次电煤合同价格上涨即便按每吨上涨30元计算,涨幅也超过了5%,照此计算,煤电联动机制已经具备启动条件。
中电投集团有关人士表示,已向国家有关部门上报了应对煤价上涨的解决建议,一方面是建议政府控制煤价涨幅,另一方面是实施煤电联动,将电力企业的成本压力向下传导。
但这两条建议落实起来都很难。一方面,政府出手干预煤价的可能性不大;另一方面,依照惯例,煤电联动往往滞后于煤价上涨。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说,今年上半年上调电价的可能性几乎没有,近几年每次销售电价的调整周期都在1年左右,在2009年11月电价调整后,短期内难以再次上调。
分析人士认为,在当前条件下,煤电价格联动只能是一个治标不治本的权宜之计,是一个短期内缩小煤电矛盾的过渡办法,解决问题的根本还是要使电价走向市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