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陆启洲:以专家的视角看电力

2010-01-29 11:07:29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网站

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度影响,作为五大发电集团之一的中电投集团如何应对,交出了怎样的答卷?近日,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陆启洲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同时,作为电力系统资深专家,陆启洲还就电力行业有关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记者:2009年,是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影响最深的一年,全社会用电量一度大幅下滑,国际金融危机对发电企业影响有多大?中电投集团生产经营的情况怎么样?

陆启洲:国际金融危机对发电企业的影响应一分为二地看待。不利的一面,受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社会用电量增幅放缓,特别是去年上半年机组利用小时下降很厉害,造成发电企业单位固定成本上升,在经营杠杆的作用下,对利润影响较大。但同时也应当看到,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煤炭等大宗能源资源产品价格回调,对发电企业来说,也算是因祸得福。

2009年,中电投集团生产经营在逆境中实现了两大突破:从产品产量看,完成发电量2515亿千瓦时,煤炭产量4297万吨,电解铝产量113万吨,电、煤、铝三大板块产量均高于同行业增长水平。从经营指标看,中电投集团营业收入首次突破千亿,达1012亿元,增长45%,增幅居五大发电集团前列,利润总额31.65亿元,远高于预期,水电、煤炭、核电、金融、电站服务业等板块共实现利润近40亿元,发挥了重要的利润支撑作用。

我们在成本费用控制方面也下了很大的功夫,火电亏损得到有效控制,5家上市公司全部扭亏,电解铝在国际金融危机深度影响情况下,实现利润5500万元。三项费用预算减少3.4亿元,燃料采购成本降低21.4亿元。

记者:2009年,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成为各界共同关注的话题,中电投集团低碳清洁发展情况怎么样?

陆启洲:近几年来,中电投集团在低碳清洁发展上下了很大的决心,实现了重大突破。截至去年年底,我们低碳清洁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已经达到了30%,继续在国内五大发电集团居第一位。2009年,我们核准和投产容量中清洁能源比例分别为55%和60%。在取得“路条”和待批复“路条”项目中,清洁能源比重均超过2/3,结构调整的力度应该说是比较大的。

这里我可以给你透露一下,未来5年,将是中电投集团低碳清洁能源比例加速上升期:目前国内第三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420万千瓦的黄河上游拉西瓦水电站今年将全部投产;同时我们在东南亚有一个大型水电项目也正在加紧推进。

中电投集团核电也将进入密集施工投产期,2009年12月28日,山东海阳核电一期2台125万千瓦机组正式开工,预计于2014年左右建成投产。共同控股建设的辽宁红沿河核电项目一期工程4台100万千瓦机组建设工程正在顺利推进,到2014年,4台机组预计将全部投入商业运营。这些低碳清洁项目的建成投产将使中电投集团清洁能源比例快速上升。

按照中电投集团“三步走”发展规划,到2020年,中电投集团水电、核电、风电装机容量将分别达到4000万千瓦、1400万千瓦和1600万千瓦,届时,中电投集团清洁能源比例将达到50%以上。

记者:您多次谈到产业结构调整要坚持产业一体化发展,产业一体化和多元化发展到底有什么区别?

陆启洲:我先回答你后面的问题,多元化一般是指企业发展过程中向多个不同的领域延伸,而产业一体化发展是关联度很高的产业集群式发展,重在打造产业链,形成协同优势。中电投集团在产业结构调整上有三句话:“电为核心,煤为基础,产业一体化发展”。

为什么讲“煤为基础”,因为煤是为电服务的,我们搞煤是为了电,为了提高电的核心竞争力。如果为搞煤而搞煤,就会跑偏。铝也不能偏离电,我们发展铝业,优势就是电。如果没有电,没有产业链的优势,就没有必要发展铝业。比如我们在蒙东的煤电铝产业链,不仅可以实现劣质煤就地转化,提高发电设备利用率,还可以使铝业有效控制成本。在黄河上游搞水电铝产业链,不仅能够减少弃水,增加水电收益,也能够提升铝业的竞争优势。我们搞产业一体化发展,目的正是在于做强电力这个核心主业,提升产业链的价值增值能力。

记者:我们注意到,中电投集团正在加快物流业发展,主要是基于什么考虑,进展如何?

陆启洲: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山西、陕西及内蒙古等西北部地区,而煤炭需求量较大的华东、华南等地区资源短缺。资源禀赋决定我们必须北煤南运,西煤东运。蒙东是我国规划重点建设的13个大型煤炭基地之一。中电投集团依托蒙东丰富的煤炭资源,除了打造煤电铝产业链之外,还积极推进两个“外送”:一是建设蒙东煤电基地,将劣质煤资源就地转化,通过特高压电网进行“北电南送”;二是对蒙东褐煤进行提质,在满足吉林、辽宁东北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外送至我国华[0.25 0.00%]东、华中、华南等缺煤地区,实现在更大范围内资源优化配置。

跨区域配置资源需要运力和坚强电网的支撑,但蒙东煤炭外送受运力制约,产能不能得到有效释放,以运定产,去年中电投蒙东能源产能达5020万吨,但产量为4300万吨,到2015年,蒙东能源煤炭产能将达1亿吨,运力制约更加明显。为了打破运力瓶颈,我们积极发展物流业,加快蒙煤南运大通道建设。这条通道主要包括三大工程———赤大白铁路(赤峰—大板—白音华)、锦赤铁路(锦州—赤峰)和锦州港[5.91 0.68%]码头三大工程。目前,赤大白铁路已建成通车,锦赤铁路正在加紧建设,锦州港码头项目已经进入核准阶段,在华东、华中和华南地区,我们控股建设的港口、大型储配煤中心前期工程也已经启动。

这条大通道建成后,不仅有利于缓解我国煤电油运的紧张局面,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还能够实现跨区域煤电联营,提高中电投集团的煤炭自给率,有效降低煤炭供应的风险,增强发电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我们的发展思路完全符合国家能源发展规划。

记者:去年以来,各方对五大发电集团的资产负债率高企比较关注,负债率走高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陆启洲:你问了一个很好的问题,发电企业资产负债率高,很多人认为是发电集团盲目扩张造成的。不可否认,当然有发电企业扩张较快的原因,但远不是这么简单。

首先,发电企业是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均出现过社会电力需求大幅度上升,发电企业资产负债率较快上升的问题。以日本为例,1975年至1993年,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社会电力需求大增,各大电力公司投资逐年增加,日本九大电力公司平均资产负债率连续15年达到82%以上,最高的达到86%。从发展规律看,发电企业资产负债率高企是经济上升期出现的普遍规律。

其次,从五大发电集团自身情况看,资产负债率高企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2008年五大发电集团由于电煤价格大幅度上涨而造成巨额亏损。以中电投集团为例,2008年亏损额近70亿元,由于企业亏损直接核减净资产,导致资产负债率快速上升。从资产负债率变化的情况看,五大发电集团资产负债率均值从2003年成立初的70.83%到2007年的78.52%,5年时间上升7.69个百分点。然而,由于2008年五大发电集团大幅度亏损,资产负债率值一年时间就上升了6.37个百分点。我这里讲,一个行业也好,一个企业也好,必须要有正常的盈利能力,资产报酬率必须要大于银行长期贷款的利率,否则大家都到银行存款去了,不要做企业了。而发电企业呢,没有边际收益的情况还得发电,因为有社会责任,结果是巨额亏损,资产负债率也就上去了。二是资本金严重不足导致发电企业资产负债率走高。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时,国家仅将原国家电力公司实物发电资产重组划拨给五大发电集团,未注入现金资本金,发展资金仅靠自身积累和大量举债。当时的存量资产是什么状况。老厂、小厂、小机组、人员多、环保差、能耗高,电力工业推进节能环保必须调整结构,上大机组,当然需要投资,缺少资本金,自身积累不足,只能靠银行借贷,资产负债率自然也就上去了。

记者:有一种观点认为,这几年电力发展太快了,您怎么看?

陆启洲: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至今,我国发电装机容量增长确实比较快,到去年年底已经达到8.74亿千瓦,但不能简单地用“快”或“慢”对电力发展作出判断,而应从电力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来全面辩证看待。一是电力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本身就应坚持适度超前的原则,过去我们经常讲:电力是国民经济的先行官。作为基础产业,不保持适度超前的发展,等缺电时候再搞就是临渴掘井,这方面难道我们的教训还少吗?这几年来,我国经济增长一直保持10%左右的增幅,电力弹性系数最高我记得达到了1.6还要多,这么快的增长速度,如果不是近几年电力较快发展,肯定会出现比前几年还要严重的缺电局面。

二是电力体制改革也是电力较快发展的必然结果。过去是国家电力公司一家办电,现在是多家办电、竞争性办电。竞争性办电必然会提高投资主体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实践证明,竞争性办电客观上推动了发电装机较快增长,从体制上避免了可能出现的缺电局面。

三是尽管我国发电装机容量近年来保持高速增长,但人均装机容量还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我国还处于工业化进程中,随着我国加快城市化步伐以及新农村建设推进,随着国家4万亿元投资拉动作用的显现,电力需求仍将恢复强劲增长势头,目前已经出现了局部地区、局部时段的拉闸限电。实践已经证明,电力不适度超前发展,就肯定会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四是我们一直讲调整电源结构,如果没有大批大容量、高参数、高效率的机组上马,“上大压小”怎么推进?节能减排如何实现?这几年,我国发电机组装备水平不断提高,机组能耗和环保水平已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如果没有电力的较快发展,达到现在的装备水平、能耗和环保水平是不可能的。

最后,所谓发展过快是从2008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实体经济用电需求增长呈下滑趋势,造成了发电设备利用小时下滑而言的,即便如此,2009年全国火电利用小时也达到了4860小时,这个数字与发达国家正常年份比也是不低的,当然,我们是发展中国家,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应该高一些,这一点,我想国家有关部门是清楚的,否则,提了那么多的产能过剩行业,为什么唯独没有电力?

记者:在负债率较高的情况下,是不是要控制投资规模?

陆启洲:不是简单控制投资规模的问题,我们一直讲调整结构,调整结构就得投资,必须要有适度规模的投资,要不你怎样优化结构?中电投集团在发展问题上有一个原则,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有保有压,有利于结构调整的干,不利于结构调整的不干。比如火电新项目,我们现在就控制得很紧,但水电、核电、风电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利于节能减排的项目不仅要上,还要加大力度上。

记者:今年电煤订货中,煤炭企业提出了比较大的涨价幅度,发电企业是不是又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

陆启洲:发电企业电煤来源主要分为两块,一块是重点合同电煤,另一块是市场煤,大约各占一半。今年重点合同煤已经签完了,平均涨了50多元/吨,涨幅大概是12%左右。今年市场煤涨幅更大,现在秦皇岛5500大卡平仓价已经到了800多元/吨,比去年9月份涨了200多元,而且还有上涨的趋势,很多发电企业没有边际收益,卖电的钱已经不够买煤。因此,今年火电企业经营压力比2009年要大得多,我们测算了一下,中电投集团火电燃料成本增加将超过60亿元,如果不适时实施煤电联动,从目前情况看,火电行业肯定会再现2008年的巨额亏损。

记者:你认为长远解决煤电矛盾应该怎样进行制度设计?

陆启洲:现在煤炭已经基本上完成市场化了,而电价则仍然严格管制。作为国家经济稳定和全局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对发电企业来讲,确实处在一个被动的地位,煤炭企业可以限产保价,但发电企业不能限电保煤,否则,社会经济就乱套了,这就是说煤企和电企的市场定位不对等,发电企业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承担社会责任多,你就没有选择权,没有选择权在市场上就处于弱势,亏损也得发电。

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明确鼓励煤炭企业与发电企业签长期合同,我认为是对的,煤炭企业跟发电企业是应该签长期合同。一般一个稳定的煤炭供应至少80%~90%量价都是锁定的,这就是长期合同。但是有一条,煤炭企业与发电企业签订有量有价的长期合同以后,国家就应该按照长期合同价格来合理核定电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煤和电都是我国国民经济最重要的能源资源,必须保证煤电两大基础产业长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记者:如果按照目前这么高的煤价来核定电价,老百姓和用户能承受得了吗?

陆启洲:你问了一个很敏感的问题,很多人一说电价上涨就觉得不得了。这儿我还是用数据来表述一下吧。2009年,全国城乡居民用电4568亿千瓦时,平均到每个家庭,大致上一个月是120千瓦时,居民用电价格上调1分钱,家庭月支出增加1.2元,上调5分钱,月支出增加6元钱,这只是个平均数,实际上,城乡居民之间、城市低收入家庭与高收入家庭之间用电量相差很大。我曾经做过调查,城市家庭平均用电量大概是农村家庭的5倍左右,城市较高收入家庭是较低收入家庭的5倍左右。由此可见,就是最敏感的居民用电占家庭支出的比例也是很小的,每个月6元钱,你说能否承受得了?我也测算过,居民用电上涨5分钱,对CPI的推动大约是0.2个百分点,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另外,我也做过测算,工业用电每千瓦时上调1分钱对PPI的推动大约是0.15个百分点,即使是涨5分钱,对PPI的推动也就是0.75个百分点,有影响,但并非想象的那么大,我认为,只要不是高耗能企业应该是能够承受的。而对于火电企业而言,上网电价上调1分钱大约能消化20元/吨的煤价上涨,上调5分钱就能消化100元/吨的煤价上涨,因此可见,在煤电价格体系未理顺,电力体制改革未到位的情况下,适时适当的煤电联动对发电企业的正常运营是十分重要的。

记者:去年国家出台大用户直购电试点的有关政策,但大用户直购电推进得并不顺利,主要原因是什么?

陆启洲:大用户直购电涉及发电企业、电网企业以及用户三个利益主体,作为参与者,三方都希望通过大用户直购电受益:用户希望通过大用户直购电降低电价水平,发电企业在经营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更希望通过直供减少中间环节提高上网电价,电网企业则希望至少保持原有输配电价水平。

然而,现行大用户直购电的有关规则实质上是“零和规则”,因为三个利益主体共用一个电价空间,必然出现三方有输有赢的格局,一方所赢正是另一方所输,在这种规则下,“利己必损人”!谁也不愿意当输家,大用户直购电很难推进也就不奇怪了。特别应引起注意的是部分省份推行不规范直供,强行降低发电企业上网电价,使发电企业生产经营更加困难。

记者:中电投集团今年工作主要任务是什么?

陆启洲:我们提出了三大任务:一是确保实现“三步走”战略第一步目标;二是全力抓好利润的平稳较快增长;三是积极促进向综合能源集团的战略转型。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努力使我们的发展更上层次、更有后劲,更可持续,以科学发展的实际行动和优良的经营业绩,给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责任编辑: 江晓蓓

标签:视角 电力 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