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15日,总投资5.4亿元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保定高新区英利集团奠基,我国光伏发电领域将出现一个集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发、行业标准制订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
据悉,英利集团是从37家光伏企业中脱颖而出,经过科技部审批成为该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的。该试验室也是科技部批准建设的第二批56家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
与英利集团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一起获批的还有国电联合动力公司风电设备及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光伏发电与风电设备两大新能源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联袂落户保定高新区,显示了保定高新区企业在新能源领域强大的技术实力,也为保定高新区进一步掌握行业话语权、引领产业发展打下了基础。
光伏发电确立行业领先优势
英利集团是保定高新区“土生土长”的企业。1998年,董事长苗连生率领英利集团开始进军太阳能光伏领域。当时,保定高新区向英利集团投入60万元,支持其发展。
很快,保定高新区的投入取得了成效,英利集团迅速在行业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并于2007年6月成功登陆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
英利集团是保定市委、市政府连续多年的一号工程,也是保定高新区的领军企业。在保定高新区的支持下,英利集团从一个“土生土长”的企业迅速成长为国际化水平相当高的知名企业,在美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希腊等地设有分公司或工厂,产品90%以上销往国外。目前,英利集团是国内惟一拥有从硅料、多晶硅铸锭、切片、电池片、电池组件到光伏系统应用完整产业链的企业。从2004年到2008年,英利公司年销售收入由1.24亿元增长到85亿元,利润由1000万元增长到13.5亿元。2009年,英利公司光伏组件销量540兆瓦,比利2008年增长92%左右,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0%。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落户英利集团并非偶然。近年来,英利集团不断加大对太阳能光伏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前沿技术问题的攻关力度,集团下属的六九硅业有限公司利用业界领先的新硅烷法生产9N(99.9999999%)以上高纯度多晶硅,实现了低能耗闭环生产;6克每瓦的耗硅量远远低于7-8克每瓦的世界平均水平……这些都为其承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奠定了坚实基础。
英利集团首席技术官宋登元介绍,该实验室将以英利集团的完整光伏产业链生产和技术模式为依托,从事全产业链的晶体硅光伏材料、太阳能电池与组件、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及基础研究,研发方向包括硅材料制备及特性、高性能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研究、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及基础研究等。
宋登元特别强调,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加快推动国内光伏行业标准的制订进程。这将是英利集团和保定高新区强化其在光伏领域地位和话语权的重要一笔。
风电设备形成完整产业链条
风电设备及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建立。该公司是由中国国电科技环保集团、龙源电力集团共同出资组建的高科技企业,第一年投产就实现了100台1.5兆瓦级风电整机的生产目标,实现销售收入6亿元。目前,该公司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5MW风机制造技术,是国内风电整机五强之一。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落户使国电联合动力进一步确定了国电联合动力在风电整机技术领域的权威地位。
在风电领域,保定高新区不仅拥有国电联合动力这样的风电整机制造商,而且拥有风电设备及相关企业20多家。
保定高新区风电领域龙头企业中航惠腾风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自2001年开始开发、制造系列化的风力发电机组风轮叶片及风力发电机组相关的各种复合材料产品。依靠不断的技术创新,中航惠腾已经发展为国内最大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风电叶片制造商,叶片规格覆盖600kW到1.5MW的全部叶型,占国内市场40%以上的份额,产品应用于全国30多家大型风电场,为满足国内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国产化发展需求作出了贡献。
中航惠腾、国电联合动力、惠德风电、天翼、华翼、中科宇能、天威风电……保定高新区风电领域的多家企业形成了覆盖风电整机组装、叶片、控制系统及相关配套产品的风电设备产业集群和较为完备的风电产业链条。
“小园区”长出“大产业”
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2009年销售收入预计将超过500亿元……无论从园区面积还是经济体量上来说,保定高新区在国家高新区中都只能算是个“小园区”,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位于非省会城市的高新区,培育出了世界级的企业和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新能源产业集群。
保定拥有华北电力大学这个电力企业高管的“黄埔军校”,拥有天威保变这样的大型国有电力设备企业。基于这样的基础,加上对于产业发展趋势敏感的嗅觉,保定高新区很早就把发展的重心定位在了电力行业特别是新能源电力领域,形成了区别于其他高新区的核心竞争优势。
2006年,保定市政府提出依托保定高新区打造“保定·中国电谷”的战略构想,在壮大龙头企业上下功夫,并延伸产业链,全力推动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做大做强。
由此,保定高新区的新能源产业迈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目前,保定高新区拥有从事新能源设备制造的企业170多家,形成了风电产业园、光伏产业园、节电产业园、天威兵装产业园等几大园区共同发展的格局。园区已经建成5个国家级研发中心、9个省级研发中心、25个高新区级企业技术中心,参与制订国家标准80项、行业标准94项,完成科研成果300多项、专利350多项,形成了体系完备的新能源产业创新平台。
国家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基地、国家火炬计划新能源与能源设备产业基地、新能源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太阳能综合应用科技示范城市等“国”字号招牌先后落户保定高新区和保定市。
保定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孙金博认为,一个城市或者一个高新区,既不能为了发展而牺牲环境,也不能为了保护环境而放弃发展,在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这两个重大选择面前,完全可以开辟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通道”,那就是发展新能源,走低碳之路。
有很多园区曾经以诱人的政策吸引英利集团,但苗连生表示,英利集团一定要“立足河北,扎根保定”。他认为,一个企业,只有在保定高新区这样的产业聚集区中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