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浙江将每年安排100亿元以上资金,用于县域和中心城镇电网建设和改造,增强县域和中心镇电网的供电能力,提高供电可靠性。2010年1月21日,由浙江省电力公司编制的《浙江省中心镇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导则》正式发布,这标志着浙江省中心镇电网建设与改造大幅度提速。可以试想,在不久的将来,一个供电能力、供电可靠性能与省会城市杭州媲美的集约化农网将在浙江各个中心城镇落地开花。
中心镇发展进入“快车道” 电网建设遥相呼应
上世纪末以来,我国实施了以规范农村用电市场秩序、减轻农民负担为核心的农村电网改造工作,使农村电力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大程度改善。以浙江农网改造为例,历经“两改一同价”、县城电网改造和“户户通电”工程三个阶段后,浙江省于2006年11月实现户户通电,农民生活质量有很大提高。“十一五”期间,浙江加快农村电气化建设,共累计完成新农村电气化县50个、新农村电气化乡(镇)579个,新农村电气化村 11853个,分别占规划数的142.86%、165.43%和215.51%,踞全国首位。
然而在这些成绩的背后,当前浙江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城镇化改革目标相比,农村电网规划仍明显滞后,仍有部分城镇的电网较为薄弱,且尚未配套建设110千伏变电站。
近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重点放在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上。而浙江省的小城镇发展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其经济强镇在全国“千强镇”中占四分之一,总数位居全国第一。
“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中心镇培育工程的若干意见》等的大力推动下,浙江中心镇发展将进入快车道。”浙江省电力公司总经理费圣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但目前浙江一些城镇的基础设施如道路、电力、通讯等软、硬件服务跟不上,满足不了城镇新兴产业和人口布局的需要,迫切需要加强县域和小城镇的电网规划,超前高标准建设县城和小城镇电网。
根据《浙江省中心镇发展规划》,至2020年,浙江省中心镇将发展成为设施完善、服务配套、经济繁荣的现代化中小城市,镇区人口10万左右的达到40个,5万左右的达到60个。与此相呼应,为了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浙江省委省政府规划培育200个中心镇,目前第一批141个中心镇已公布。
按照计划,浙江将在2年内确保第一批141个中心镇“镇镇都有配套110千伏变电站”,中压线路基本实现环网,彻底消除过载配变低压台区,全面提高中心镇的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另外,第二批59个中心镇还将增加到规划中。
华丽转型:从“摊大饼”走向集约式农村电网
浙江省电力公司提出,中心镇电网建设要从以前“摊大饼”式的农网改造转向建设适度集约的农村电网,通过“集约农网”引导和推进城镇化布局。
中心镇一般是指城镇体系中,介于城市与一般小乡镇之间,区位较优、实力较强、潜力较大,既能有效承接周围大中城市辐射,又能带动周边乡镇和农村发展的城镇。
而“中心镇电网建设与改造”、“集约农网”建设与过去的农网改造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差别化的供电方案体现在电网建设规模具有鲜明的地域重点,建设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特点,使农村电网建设的资金和人力向农村中心镇和快速发展区块聚集,提高电网建设的效率和效益。
根据浙江省政府关于中心镇培育的发展规划,浙江省电力公司从电力供应的角度将中心镇分为四种类型,根据四类中心镇的用电特点,新标准从供电可靠性、网架结构、设备选型、抗灾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差别设计,以集约有效的方式满足中心镇电力供应的需要,并每年安排100亿元资金以上用于县域和中心城镇电网建设和改造。
“通过增加110千伏变电站降压容量,可满足中小乡镇企业业扩报装的需求,支持当地经济的发展;通过提高中压电网的环网化率,可减少农村用户的停电时间,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增加配变容量,提高线路输送能力,可解决输变电设备过载所产生的安全问题;改造低压台区,缩短低压线路供电半径,可解决农村用户低电压问题,改善供电质量;提高线路绝缘化率,可减少停电事故和人身触电事故。”浙江省电力公司发展策划部主任董朝武介绍说。
据了解,浙江省电力公司计划用半年时间在湖州八里店镇等4个中心镇开展新农村集约农网建设示范工程,使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初步达到城市电网水平,并在示范的带动下在全省推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