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集中、高效的信息平台,电网应急指挥系统大大提高了国家电网应急指挥中心的指挥效率,在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下,成为——电网应急体系的神经中枢
近期,南下冷空气频繁活动,给人们生产生活造成影响。国家电网公司于1月6日发布雨雪冰冻预警通知,要求系统相关单位全力应对灾害天气,保障电网运行安全。
国家电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是国家电网最高一级的应急指挥中心。如果把它比作公司应急的“大脑”,电网应急指挥系统就是“神经中枢”。作为系统研发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第一时间响应,组织技术人员紧急赶赴国家电网应急指挥中心,对电网应急指挥系统进行24小时不间断维护,保障应急指挥中心工作准确高效地开展。
联动平台 突发事件处置有力
我国发生的自然灾害种类繁多,可靠的电力供应是抗灾救灾的重要保证。然而在突发自然灾害中,电网往往首当其冲遭受损毁。建设坚强国家电网,需要更有效地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尤其是突发自然灾害。在公司安监部指导下,中国电科院于2006年年底开展国家电网应急指挥中心建设研究,尤其是电网应急指挥系统研究,并以此为契机深入研究电网应急预案体系、应急机制等,为公司应急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应急指挥系统需要采集电网调度、安全生产、营销、物资等公司内部系统的信息,还需纵向与上、下级应急平台进行数据交换、横向与政府其他应急平台信息互通,因此系统架构设计重点考虑的是信息的集成、互通和共享。”中国电科院信息与通信研究所所长陈希说。
应急指挥系统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视频会议技术、数据交换技术等信息技术为基础,扩充并延伸了公司总部现有通信系统、信息网、调度数据网、视频系统、电视电话会议系统和应急通信系统,实现了集中控制。
该系统可以进行应急信息与资源管理、辅助决策指挥、应急值守、预测预警、应急演练等,目前已具备电网调度实时信息接入、变电站视频监视、视频会商、地方电视接入等主要功能,可随时通过卫星移动通信车、单兵通信系统等应急通信方式,与突发事件现场进行音频、视频互动,形成上下贯通、统一高效的国家电网应急平台体系。
国家电网公司应急指挥系统一期工程于2008年6月30日投运。2008年7月14日,北京奥运会前的保电演练中,操作指令下达后短短几秒钟内,大屏幕上同时出现北京、上海、天津、沈阳、青岛、秦皇岛6个奥运主办、协办城市的电网应急指挥中心画面。刘振亚总经理在现场评价,应急指挥中心建设“速度快、效果好、作用大”。
不到一年,公司系统30个网省公司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全面完成。
从无到有 科技支撑坚强电网
“就整个电力行业来说,这是一个全新领域。中国电科院的研究是白手起家,从无到有。实践证明,这个系统禁得起考验。”陈希说。系统设计指标从一开始就确定为“年可用率大于99.9%,本地和远程的信息浏览平均响应时间分别小于等于5秒和10秒,系统信息存储容量3年”。
“要使系统真正运转起来并充分发挥作用,光有系统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公司有运转高效的应急体系。”陈希说,中国电科院配合公司安监部进行了“国家电网公司处置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等3个预案的制修订工作。中心不仅协调系统内相关部署,还能与国务院以及地方政府相关部门联动。完善的预案体系,配合运转良好的应急机制,在应急指挥系统的支持下,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导致大面积停电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中国电科院专门成立了电力应急技术研究中心。开始这支队伍只有几个人,现在已经壮大到几十人。为了不断改进和完善系统,研究中心的成员加班加点是常事,有时甚至工作到凌晨。项目成员芦倩说,2009年8月,公司系统应急指挥中心的迎峰度夏暨华东区域应急指挥中心防汛抗台联合演练期间,他们的一天是这样度过的:在每天预演练之后,他们晚上要完善演练脚本,工作到半夜两三点,再按时参加第二天的预演练。在这样的工作节奏下,公司系统应急指挥中心首次整体联动的大规模演练圆满完成。
2010年1月14日18时,在公司解除雨雪冰冻预警状态后,中国电科院技术人员结束了9个昼夜的值班工作,撤离指挥中心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