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0年1月14日
地点:山西日报会议室
主持策划:
王建武 山西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
杨小宁 山西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
参会人员:
王炤坤 新华社山西分社编委、经济学博士生
刘鑫焱 人民日报记者
刘存瑞 经济日报山西记者站站长
赵 旭 中央电视台记者
岳旭辉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李 仑 中国煤炭报山西记者站站长
孙瑞生 中国日报山西记者站站长
胡凯民 山西新闻网总编辑
王龙飞 山西经济日报产经部主任
采访记者:
桂小纯 杨珏 辛义生 齐作权 张临山 张毅 孙荣祥
壮士断腕 戮力成事
■ 山西在经济结构调整的决策机制、运行机制、监督机制、法制保障机制、舆论引导机制、利益平衡机制等方面的制度设计中,很多地方匠心独运,具有创新意义。
关键词:政治勇气 执政智慧
2009年,我和同事有幸采访、见证了山西煤矿兼并重组整合的风雨历程。有三个印象让我深受教育,感佩不已。
第一点是对山西省委、省政府非凡的勇气和智慧印象十分深刻。而在山西,正如决策层认识到的那样,煤炭既是产业问题、经济问题,又是社会问题和民生问题。山西选择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最严重的经济下行期内断然终结小煤矿挺进“大矿时代”,是壮士断腕,是负重爬坡,需要党委和政府拿出巨大的政治勇气和过人的执政智慧。
第二点是对山西结构大调整平稳而高效的印象十分深刻。我们在采访中注意到,山西在经济结构调整的决策机制、运行机制、监督机制、法制保障机制、舆论引导机制、利益平衡机制等方面的制度设计中,很多地方匠心独运,具有创新意义。
第三点是对山西人民顾大体、识大局的风范,对山西各级干部“心齐可断金、戮力成大事”精神状态的印象十分深刻。一年中,他们付出多少心血,克服了多少艰难险阻,作为时代记录者的我们心中都有一本细账。(作者:王炤坤)
整合对山西“贡献”巨大
■ 山西此次煤炭资源整合是规模空前、史无前例的。山西如此大力度、大手笔地做煤炭资源整合这篇大文章,没有非凡的勇气和智慧是做不到的。
关键词:规模空前 “贡献”巨大
山西此次煤炭资源整合是规模空前、史无前例的。煤对于山西,无论从经济结构、还是从社会结构,都处于中心位置。山西如此大力度、大手笔地做煤炭资源整合这篇大文章,没有非凡的勇气和智慧是做不到的。我认为,此次煤炭资源整合为山西科学发展的布局谋篇“贡献”巨大。
前几天参加了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和山西省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会上各方人士充分肯定山西煤炭资源整合工作。大家一致认为,山西资源整合工作取得了重大的阶段性成果,为全国的煤炭产区做了示范、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经验。国家有关部门表示,将在全国各大产煤地区推广山西经验和做法。
此次煤炭资源整合将有效克服以前“多、小、散、乱”等煤炭传统生产模式下的资源浪费、安全隐患等诸多弊端。同时,还将有效调整山西煤炭产业的内部结构,实现煤炭产业优势与产能合理有序扩张,将为提高山西煤炭产业的整体水平,实现山西煤炭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山西的科学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作者:刘鑫焱)
山西煤炭的今天来之不易
■ 煤炭在山西是篇大文章,山西煤炭的今天来之不易!如果用个什么词汇来形容山西煤炭整合前后的对比,我认为整合前可比拟为“冬天”,整合后,山西煤炭的“春天”来了。
关键词:变革 机械化
关注山西煤炭就等于把住了山西经济的主脉。
作为一名中央党报和经济大报驻晋记者,我曾经是一名矿工,曾经在井下工作过好几年。当了记者后,曾用很多的时间到矿山采访、调研,还经常下矿井、进巷道、深入生活。既看到听到过众多小煤矿的 “黑暗史”,也报道过大量的山西煤炭产业的 “发光史”和 “奉献史”。更有幸的是见证了这次山西煤炭资源整合的重大变革历程。山西资源整合的做法值得推广。仅 “保留矿井全部实现机械化开采”这一条,其意义之大足以颠覆山西采煤的历史。如今,机械化采煤时,工人们只要一按电钮,采煤机就会割下一大堆煤,既安全又减轻了劳动量,而且基本上可将煤炭资源榨干吃净。
煤炭在山西是篇大文章,山西煤炭的今天来之不易!如果用个什么词汇来形容山西煤炭整合前后的对比,我认为整合前可比拟为“冬天”,整合后就是“春天”了。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我认为,山西煤炭的春天已经来到了!(作者:刘存瑞)
山西经济将“华丽转身”
■ 如果说煤炭资源整合在2009年只是开始的话,那么2010年才是关键。2010年,整合给山西煤炭产业、山西经济带来的变化将逐渐显现。
关键词:期待已久 势在必行
对于山西的煤炭资源整合,一年来,中央电视台一直非常关注,而关注的重点不仅包含这样的整合给山西煤炭产业带来的变化,更关注它对整个山西经济、整个中国煤炭产业的影响。
在多次实地采访中,我们力图关注到整合过程中涉及的每个群体。一年间,他们的命运都因整合而“改变”。大部分群体对这样的“改变”期待已久,有些原本没那么情愿的也承认,这样的“改变”势在必行。对于如此大规模的整合来说,这样的反馈已属不易。我想,原因之一是山西全省对整合必要性有充分、深刻的认识,山西煤炭产业要的是着眼长久、科学发展。另一个原因则是整合方案系统完整,操作性强。山西全省各部门、各市县,对整合过程中可能会碰到的困难有充足的准备,最大程度上保证了相关各方的利益。
如果说煤炭资源整合在2009年只是开始的话,那么2010年才是关键。2010年,整合给山西煤炭产业、山西经济带来的变化将逐渐显现。
踏实走下去,山西经济将迎来一个“华丽的转身”。(作者:赵 旭)
山西煤炭浴火重生
■ 从有水快流、遍地开花,到煤矿关小建大、资源有偿使用、生产力优胜劣汰,一步一步,山西为中国的能源、资源体制改革拓新趟路。
关键词:浓墨重彩 拓新趟路
煤炭资源整合,煤炭企业重组,2009年的山西注定要在中国能源的走向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60年,山西为共和国的兴盛输煤输电,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供应无怨无悔。60年,山西在默默承受着巨大的牺牲,安全事故频发、生态环境破坏、水位下降……山西因煤而兴,山西为煤而伤,生存危机、形象危机,山西需要止血!
从有水快流、遍地开花,到煤矿关小建大、资源有偿使用、生产力优胜劣汰,一步一步,山西为中国的能源、资源体制改革拓新趟路。
山西无退路,山西输不起,山西等不及,山西要疗伤,山西要走强。魄力、勇气、胆识、智慧,山西在法治的轨道上,坚定前行。
争论、非议、压力,山西义无反顾。亲历、见证、记录,媒体深刻感受着山西煤炭凤凰涅槃的一幕一幕。
不远的将来,我们有信心期待着山西煤炭产业的崛起,期待着山西煤炭产业的从大变强。
而媒体,将以自己的方式为这场变革加油。(作者:岳旭辉)
这次“煤改”印象最深刻
■ 在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关键时刻,容不得半点闪失,大事要做好,小事也要做精。对当前整合中出现的新的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尽快解决。
关键词:力度之大 速度之快 效率之高 成效之显
作为一名跑了20年的煤炭记者,经历的煤炭变革较多,但对这次变革的印象最为深刻。山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到目前已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力度之大、速度之快、效率之高、成效之显著,无不令人振奋。
我曾分别参加省和国家组织的采访团,也多次深入基层和煤矿进行了采访,感触颇多。一是政府、企业“两头热”。一头主导,一头推动,共识一致,两个积极性相加,成为此次兼并重组整合工作成功的基本保证。二是群众满意。不仅原有的利益没有受到伤害,而且还要再上一批生活配套设施和非煤产业项目,因而兼并重组整合受到老百姓的拥护,村矿区一派和谐稳定的景象。
在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关键时刻,容不得半点闪失,大事要做好,小事也要做精。对当前整合中出现的新的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尽快解决。只要坚持在改革中调整、在调整中前进,山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就一定会取得最后的全面胜利。(作者:李 仑)
资源整合获得双“丰收”
■ 大量有说服力的事实证明,山西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关键词:早动手 早受益
一年来的实践,大量有说服力的事实证明,山西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此时,伴随整合引发的争论也到了尘埃落定的时候了。
我的看法和感受是:首先,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企业兼并重组这项工作,早动手、早受益。以朔州为例,整合后,全市煤炭形成了近9000万吨的产能。其次,“国进民退”的说法不攻自破。全省民营企业作为兼并主体“三分天下有其一”,占到30%。第三,整合后,煤炭产业集中度提高、产业化水平提升。不少煤炭企业都显现出机械化程度提高了、产量和效益上去了、安全隐患减少了等优势。
经过整合洗礼后,全省煤矿企业集团将在环境治理、生态恢复等方面进行较大的投入。未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不再是过去那种煤尘飞扬、生态破坏的场景,而是像同煤塔山循环工业园区那样的绿树成阴、花香鸟语。(作者:孙瑞生)
整合后的猜想和期盼
■ 更多的煤炭企业上市后,将形成强大的能源资本。“煤资”如果能带动金融的复兴,山西的崛起指日可待。
关键词:动能 金融 能源中心
作为这场战略变革重大实践地的一家较大的网络媒体,我们始终热切、欣喜地关注着这次充满希望的阵痛并为之鼓呼加油。作为一名从业多年的媒体人,我想说说煤炭资源整合的“how”(意思是“会怎么样呢”),预感一下整合重组以后的几点猜想和期盼:
一是“动能”。我省煤炭行业的整合重组完全符合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必将形成更完备更强大的动能推动山西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二是“金融”。随着整合重组的推进和发展,会有更多的煤炭企业上市,形成强大的能源资本,带动和润滑我省各个产业的有序发展。“煤资”如果能带动金融的复兴,山西的崛起指日可待。
三是“中心”。山西从“能源基地”转向“能源中心”具有战略意义。我省集中了一大批能源企业的总部、研发中心、教育培训、物流会展等体系,而煤炭资源整合必将加速这个体系的完善和进展,从而真正形成全国“能源中心”的发展指向。(作者:胡凯民)
煤炭新时代从此开启
■ 整合重组对山西而言,是一次告别“煤炭枷锁”的自我救赎。2009年,可以称之为山西煤炭产业新秩序元年。
关键词:新时代 新秩序
作为一名从事产业经济报道的记者,我全程关注着从去年4月份开始的这轮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对近一年来的情况梳理后,我的结论是:2009,山西煤炭产业开启了新的时代,建立了新的秩序。
回顾兼并重组整合工作的全过程,感受最深的是省委、省政府的决心之大,是成功的关键所在。这一次,我省抓住了国际金融危机这个时机,痛下决心,且紧抓不放,最终确立了山西煤炭产业的新秩序。
整合重组对山西而言,是一次告别“煤炭枷锁”的自我救赎。它绝不仅仅是减少几座小煤矿那么简单,而是解决制约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因此,政府在整合中如何发挥作用,事关成败。整合中,政府是以推动者和规则制定者的角色出现的,具体的谈判事宜由企业来操作,按市场规律运作,这是一个进步。
整合重组开启了山西煤炭产业新的时代,山西迈出了由煤炭大省向煤炭强省跨越的重要一步。(作者:王龙飞)
采访手记
站在新的起点上
如何做好煤炭大文章?山西的做法是壮士断腕。
被誉为“黑色革命”的山西煤炭资源整合甫一亮相,即备受世人关注。在山西,煤炭既是产业问题、经济问题,又是社会问题、民生问题,同时还关系到全国的能源供应和能源安全。由于历史的原因,山西煤炭形成“多、小、散、乱”的格局,导致了资源浪费、环境恶化、矿难频发、腐败滋生等一系列问题。虽经几番整合,有了一定的改观,但仍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所以,说这次煤炭资源整合是山西多年来规模最大、关注度最高、效果最好的一次大动作,是毫不夸张的。煤炭资源整合之于山西,无论从经济结构、还是从社会结构,都处于中心位置。山西如此大力度、大手笔做煤炭资源整合这篇大文章,没有非凡的勇气和智慧是做不到的。
从号角吹响时的兴奋,到戮力推进时的坚韧,再到迎来春天时的激动——在这场煤炭产业变革历程中,作为见证者、记录者和传播者,新闻记者始终关注着全局、记录着变革、传递着信息。
回头望望,山西煤炭资源整合能够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是党中央、国务院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正确决策、精心组织的结果;也是各市县扎实工作、各部门认真履职、各企业积极配合、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
整合中,政府、企业、中介组织、乡村组织、职工和群众等主体在资源整合的大舞台上较好地扮演了“生旦净末丑”的各自角色,为全国其他地方和类似行业积累了宝贵经验。这项“功在当代、利泽千秋”的大工程,获得了阶段性重大成果,而且还在整体效果上实现了各方满意、和谐整合。
面对此成果,自鸣得意、沾沾自喜,是万万要不得的。煤炭资源整合并非一蹴而就之事。目前,山西做到的也仅仅是矿井个数从2600个减少到现在的1053处。紧接着的下一阶段工作是,截至2011年的上半年,要继续巩固成果、乘势而上,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实现煤炭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和信息化的战略目标。而要最终实现煤炭产业转型、从煤炭大省到煤炭强省的跨越,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站在新的起点上,作为社会守望者的新闻记者,理当顺应潮流,保持清醒,继续为做好下一阶段工作呐喊助威。政府、企业和群众等各方人士,务必戮力同心、精心组织,再接再厉、一鼓作气,把煤炭资源整合这项利国、利省、利企、利民的好事办好,为山西实现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为国家能源供应和能源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