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能源管理是企业实现节能“零投入”、“零风险”的节能融资模式,目前山西一些企业已经运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进行节能改造。
节能降耗是化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但近期在山西省一些化工企业中了解到,不少企业尽管也有心加大节能降耗的力度,可面对投资不菲的节能新技术和节能新产品,往往被资金卡住了“脖子”。此外,由于对投资节能究竟能产出多少效益心存疑虑,这些企业梦想着有一种能替企业实现节能“零投入”、“零风险”的节能融资模式。如今,企业的这一梦想变成了现实。山西几家重点企业积极引进国际国内专业节能服务公司,大胆尝试一种有效的节能融资和服务模式----合同能源管理,目前已经尝到了甜头。
在传统的节能投资模式中,投资节能项目所有的风险都由企业自身来承担,企业往往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如今在山西的几家化工企业,由于推行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新机制,这些困难都迎刃而解。“企业仅自筹510万元,即可完成1,100万元的技改节能项目。”山西焦煤集团的一位负责人说,2008年9月,山西焦煤集团、专业从事能效管理的施耐德电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和南方国际租赁有限公司三方,就节能合作“霍州煤电”项目签约。这是该省首例由跨国公司与国内资本联合,通过租赁融资方式,运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为大型耗能企业进行节能改造的项目。据测算,该节能项目投入运行后,每年直接和间接产生的经济效益超过 4,000万元。
还有部分企业在这方面也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如安泰集团引入了北京乐普四方科技有限公司节电新技术,对本企业电机进行了节电改造。从运行的效果看,节电率在 40%以上,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山西合成橡胶集团有限公司采用中介方出资、节能效益还款的方法,对老旧蒸汽锅炉进行了技改,工程投入1,000多万元,获得了吨蒸汽煤耗下降10千克的节能效果。长治市节能监测中心与北京乐普四方科技公司共同出资组建了长治市贝尔节能有限公司,与金通焦化等12家企业签订了能源服务合同,编制了节能改造方案,总投资近2亿元,解决了企业技改资金筹措的难题。
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发源于国外,目前,合同能源管理已成为一个新兴产业。其基本的运作模式是:专门从事节能服务的商业公司与有着节能改造需求的业主企业签订一份能源服务合同后,为业主企业的节能改造项目进行投资,并向业主企业提供能源效率审计、节能项目设计、原材料和设备采购、施工、监测、培训、节能项目运行管理等“一条龙”服务。在能源服务合同期限内,该节能服务公司与业主企业按照双方事先在合同中的约定,共同分享节能效益,并由此收回项目投资并获取合理的利润。合同结束后,所有的节能设备和节能效益全部归业主企业所有。
山西是能耗大省,主要耗能行业包括煤炭、化工、电力、冶金、炼焦等,企业数量上万家。面对巨大的节能减排压力,每家企业都想投入最小成本,获取最大的节能收益。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后,节能融资、管理、服务等均由专业的节能服务公司来完成,企业无需投资,不用配备一批专业人员,没有风险,何乐而不为呢?
2005年,国家发改委决定在全国组织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作为一种重要的节能保障机制,合同能源管理被明确要求予以大力推行。但合同能源管理“登陆”山西时间不长,截至目前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企业寥寥无几,多数用能单位对此不甚了解并“敬而远之”。有几家企业在一些节能项目上引入了合同能源管理,但均系本土企业与外地专业节能服务公司“联姻”,且所涉项目不多、资金额也不大,远未形成规模。此外,山西省内尚未组建起一家规范的专业节能服务公司,合同能源管理在山西还属于“星星之火”。
专家指出,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尽快由“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势”,对于助推更多企业自觉、自愿地走上节能降耗之路无疑意义重大。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中,一般不要求用能企业对节能项目进行大笔投资即可分享节能项目的效益,这自然会大大调动起企业节能降耗的热情。
不久前,山西省政府将三次产业节能降耗的指标----具体分解到全省各市。这其中,引进国际较大的专业节能服务公司,以安泰焦化集团电机变频调速和东辉焦化干熄焦等项目为试点,积极探索合同能源管理这一有效的节能融资和服务模式,堪称一大亮点,其前景被节能领域的专家学者普遍看好。随着这一国际流行的市场化节能融资、服务机制的深入推广,山西化工行业的节能降耗工作有望跃上一个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