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新能源
  • 风能
  • 世界风库变“陆上三峡”酒泉新能源基地雏形已成

世界风库变“陆上三峡”酒泉新能源基地雏形已成

2010-01-15 12:38:05 兰州晨报

“黄色灾害”渐变“绿色产业”

忆往昔,风如脱缰“野马”,当地百姓闻风色变。

看今朝,“风库”变害为宝,千万千瓦风电基地装机容量已突破200万千瓦。

望明日,“钱”景可观,“绿色能源之都”即将崛起。

“风库”之风变害为宝

在瓜州县城北侧,合腰粗的杨树大都倾斜着,年过七旬的苗大爷告诉记者:“这是被常年刮个不停的大风吹的!”

瓜州境内分布着42处风沙口,年平均风速3.7米/秒,8级以上大风司空见惯,最高风力12级,被称为“世界风库”,瓜州县东北方向的玉门市因是瓜州的“门户”而被称为“世界风口”。“解放前,瓜州县被风沙掩埋的庄园达50多个,解放后,因沙尘暴而造成牲畜伤亡、百姓生病、交通中断、房屋倒塌的现象也经常发生。”提起大风的危害,苗大爷心有余悸。

大风的危害,有民谣为证:“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遍地石乱走。”

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吹响后,酒泉市各级政府和民众一方面坚持不懈防风治沙,一方面千方百计把“风库”之风变害为宝。在常规能源被大量消耗、环境和生态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的形势下,更多的人将目光投向清洁能源的开发,“风库”之风由此派上大用场,“世界风库”摇身一变为电力宝库,“黄色灾害”渐变为“绿色产业”。

据酒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郭益寿介绍,酒泉市的风能资源总储量1.5亿千瓦,可开发量在4000万千瓦以上,占全省储量的85%以上。同时,酒泉境内的风力冬春强、夏季弱,与水电的互补性强;风速变化较小,风向稳定,基本无破坏性风速;境内干旱少雨,相对湿度较低,适宜风电机组的建设和全年运行。此外,酒泉市拥有大量地势平坦的戈壁荒滩,地质构造稳定,最大冻土深度在2米左右,这一切,都是适宜连片建设大型风电场的独特优势。

1996年3月,在玉门市被当地群众称为“三十里井子”的戈壁上竖起一杆几十米高的风机塔筒,由甘肃洁源风电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风电场开工。当年6月,引进4台丹麦NTK300kw风机机组、总装机1200千瓦的风电场建成投产,填补了酒泉市风力发电产业的空白,开创了甘肃风电开发的先河。1997年,玉门市建成了全省第一个示范性试验风电场。至此,“风库”之风不再那么可憎,“身价”越来越高。

此后至2007年,仅仅用了10多年时间,酒泉市在发展风电项目中走过了探索尝试、积累经验、阔步行进的艰辛过程,先后建成了6座大型风电场。

“陆上三峡”扬帆起航

“发展千万千瓦级风电场、问鼎世界风电之最的设想和步伐,始于2007年。”回顾千万千瓦级风电场的建设历程,酒泉市发改委能源办主任吴生明说。

2007年9月,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到酒泉视察,对风电发展前景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月,甘肃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河西风电走廊,再造西部陆上三峡”的战略目标。

2007年11月28日,国家发改委批准在酒泉建设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2008年4月15日批复同意开展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及750千伏配套电网工程前期工作,工程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page]

2009年8月8日,国家能源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在玉门市昌马乡境内的风电场隆重举行甘肃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一期工程开工仪式,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陆浩共同启动工程开工按钮,标志着倍受社会高度关注、我国自主规划设计建设、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风电工程全面实施,甘肃省发展新能源、应对新气候变化进入新阶段,“陆上三峡”扬帆起航。

2009年12月25日上午10时30分,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装机突破200万千瓦调试并网发电仪式在玉门市昌马乡境内的风电基地隆重举行。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陆浩,省委副书记、省长徐守盛启动并网发电开关。

如今,当你乘车途经玉门、瓜州时,沿途戈壁上高耸入云的风机塔筒错落有致,犹如一片“白色森林”,与浩瀚的荒漠、星星点点的绿洲一道,形成独特的人文景观,共同见证着风电基地的巨变。

风电基地“钱”景可观

“三峡工程2019年结束后,年发电量将达到847亿千瓦时,而按照省上和酒泉市的发展计划,酒泉风电场在2015年的年发电量将达到250亿千瓦时。2015年以后,酒泉市还将陆续开发规划28个风电场,规划总装机容量为3565万千瓦。到那个时候,酒泉风电场将成为名副其实的“陆上三峡’。”就酒泉风电基地的前景,吴生明主任满怀信心地说。2010年,酒泉风电基地装机将达516万千瓦,2015年将达到1271万千瓦,将来可达2000万千瓦,甚至4000万千瓦。到那时,酒泉风电基地在世界上也是具有巨大影响的风电基地。

风电产业不单单是一个发电产业,它还能带动河西走廊制造业、旅游业、服务业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尤其会带动风电装备制造业的大发展。目前,仅酒泉市已引进18家风电装备制造领军企业入驻产业园区,总投资接近50亿元。预计今年的销售收入可以突破30亿,不久就可以突破100个亿。装备制造业既是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产业,也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对当地的就业也具有强劲的带动作用,至少能够解决5000多人的就业问题。

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建设,将给酒泉乃至甘肃省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吴生明说:“根据规划测算,2010年完成一期工程后,可实现销售收入62.93亿元,实现增值税4.57亿元;二期项目2015年建成后可实现销售收入154.93亿元,实现增值税11.26亿元。同时,风电生产对生态环境几乎毫无影响,按照燃煤发电平均煤耗0.35千克标准煤/千瓦时测算,一期工程建成后,每年可节约和替代标准煤41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900万吨;二期工程建成后年节约和替代标准煤102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000万吨。”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酒泉 风电 风能 新能源 新能源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