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苏省泗阳县临河镇王三庄村陈红梅将淘好的大米放进沼气饭煲,轻轻旋转沼气专用灶上的点火开关,蓝色的火焰“嘭”地升起。她指着旁边的“煤气灶”笑着对笔者说:“从今天起,它就正式下岗啦。”
在泗阳县,像陈红梅家这样用上沼气的农户有13800多户,遍布全县16个乡镇的98个村居。县能源办主任陈东林告诉我们,除此之外,全县还建成26个养殖场沼气工程,3个秸秆气化站,使用率达100%。
泗阳县的沼气产业何以如此红红火火?笔者在这里采访时,不仅看到了遍地开花、一派繁忙的沼气建设场景,而且深切感受到沼气作为朝阳产业的无穷魅力,同时也领略到泗阳县发展沼气事业的独特理念。
政府掏腰包,农民争建“聚宝池”
近年来,泗阳县委县政府把发展沼气产业列入全县100项重点工程,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和目标考核重点督查项目。在沼气建设中,该县积极推行“一池三改”,把沼气建设与改厨、改厕、改圈结合起来,既变废为宝,美化环境,又节省开支,增加收入。如今,沼气池被泗阳农民形象地比作“聚宝池”。
“要建沼气的人家越来越多,沼气施工队的活也越忙越多,现在接手的工程已经排到2010年3月份啦。”施工的师傅乐呵呵地说。农民对沼气的喜爱缘于国家的大力扶持。临河镇王三庄村村民房国富掐着指头给我们算了一笔账:“政府派来的沼气施工队为俺家建造了一个8立方米带酸化功能的沼气池,一个3平方米的水冲式厕所,还帮俺改建了厨房灶台,免费给俺一个沼气专用灶和一个沼气净化调压器,就这些没有两三千块钱是建不起来的,而这里头俺自己仅拿出280元钱,国家对俺太好啦!”
随着农村养殖业趋向集约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现象也引起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此,该县决定通过沼气治理养殖场的环境污染问题。在众兴镇兴旺屠宰场北侧,十几个沼气建筑师正在挥汗如雨紧张施工。场长陈锦告诉我们:“这4个沼气池总造价20万元,其中政府就投资18.5万元,俺自己只投资1.5万元,俺用沼气来烧水、照明和做饭,估计半年就能把自己的投资收上来。”
在该县新袁镇镇区东北角的康居佳苑内,一座占地面积2.6亩、总投资约180万元的秸秆气化站主体工程刚刚竣工。走进秸秆气化站,县能源办主任陈东林一边给我们演示秸秆气化的工作流程,一边介绍说:“这个秸秆气化站是去年县能源办与山东大学生物能技术开发中心负责建设的,省和县投资140万元,经营者只拿了30多万元;投产后,可以满足400个农户的生活用气需要,更为重要的是,这个气化站每年可以消化秸秆380多吨。”
说到沼气的好处,农民笑得合不拢嘴:“过去到处是草堆、粪堆、垃圾堆,可以说是夏天蚊蝇乱飞,雨天污水横流,风天臭气飘散;自从有了沼气之后,家家干干净净,庄户人真正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服务零距离,农民用上“舒心气”
为把沼气这件实事办好、办实,真正使“民心工程”得民心,泗阳县能源办创新工作举措,千方百计为农户提供优质服务,让农民用上“舒心气”。
组建一个硬件过硬、软件不软的沼气能源服务机构。县农林局局长周成国告诉笔者,从2006年开始,县里就把沼气的后续服务摆上议事日程,围绕沼气“出料难、维修难、用气难”问题,扎实推进沼气服务网点建设工作,形成了“县有能源办、镇有服务站、村有服务点”的三级服务体系。在泗阳县,我们看到,全县20个沼气服务站都有一个固定的办公服务场所,面积都在20平方米以上,并且配备了电脑、办公用具、柜台、货架及沼气配件等,有泥浆泵、吸粪车、抽水泵,有一套检测设备和维修工具。在项目管理上,泗阳县实行项目法人制、合同制、监理制和招标制,在县财政局汇集核算中心设立清洁能源项目资金专户,对项目资金实行专账、专人管理、专户管理,确保项目资金规范有序运行。
培养一支拉得出、打得响的沼气能源服务队伍。县农村能源管理机构推荐200多人参加农业部“沼气生产工”培训,并且从经过培训合格的91人中选举20名技能水平高、服务态度好、热心沼气事业的技工担任村级沼气网点负责人,组建成20支沼气能源服务队伍,负责服务网点沼气的后续服务工作。这些“身怀绝技”的沼气生产工,在沼气建设第一线“大显身手”。他们在施工中,严格质量标准,按图施工,对所建沼气池材料实行统一招标采购,阳光操作。所有施工人员持证上岗,实行专业化施工,坚持“五统、四包、三卡”,专人、专职对项目进行全程监管。及时收集、整理、归档项目资料数据,及时上网发布信息,达到标准化管理。确保项目实施规范有序,池口质量符合要求,达到群众欢迎、社会认可、领导满意。
建立一套反应灵敏、优质高效的沼气能源服务机制。为了确保沼气用户“长用气、用长气”,泗阳县创新服务机制,变坐等服务为主动服务。县能源办从强化宣传入手,编印沼气使用宣传资料40000余份,举办沼气培训班60多场次,到乡镇街道设点咨询230多次,受教育人数达到62000多人次,有效地提高了农民使用沼气的技术水平。与此同时,全县各沼气服务网点还设立“110服务热线”,24小时为农民提供服务,只要用户一个电话,沼气站人员在10分钟之内即可赶到现场,帮助农户解决漏气、漏水、出料、胀气等问题,所有更换的沼气配件全部按照采购价卖给农民,不增加农民一分钱负担。
说到服务,八集乡农民沈建中十分激动:“沼气站比供电所还好,一个电话打过去,他们马上就赶过来,当场把毛病修好,连一根烟都不抽你的。”
变化有目共睹,妇女穿上漂亮衣
在泗阳县,笔者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凡是有沼气的村庄,不仅村庄庭院美观,就连妇女身上穿的服装也非常漂亮。
被泗阳农民称为“不花钱的煤气罐,家门口的肥料厂”的沼气池,给泗阳农村带来了有目共睹的变化。谈到沼气的好处,农民如数家珍。临河镇王三庄村民王巧红说:“我家这个沼气池,每天做饭照明全靠它,一年下来少说也要节省电费千儿八百块,沼气渣液还能养猪和作有机肥下地,一年又能节约买肥钱三五百块,还能穿出干净衣裳。”
沼气不仅改变了农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而且延长了产业链条,实现了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了生态农业建设。全县目前已有“猪—沼—果”、“猪—沼—菜”、“猪—沼—渔”等10多项综合利用模式,户均增收1600多元,全县每年增收节支近2000万元。李训廷养猪场是一个集养殖、种植于一体的综合养殖场,前年,他主动申请建设养殖场沼气项目,项目总造价20万元,他自己只掏1.5万元。沼气池建好后,李训廷用沼气烧水照明,给猪舍增温,用沼液喂猪消毒,还用沼渣种植玉米等作物,长出的玉米很少生病生虫,亩产高达623公斤,这种“猪—沼—粮”循环种养模式,每年为李训廷增收节支26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