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建筑节能的低成本之道

2009-11-12 09:08:29 《中国循环经济》   作者: 大卫·海瑟维  

2004年,唐建平因在建筑节能降耗领域的突出表现而荣获上海物业管理协会颁发的奖励。他成功地将新虹桥俱乐部(2.7万平米)的耗能量减少20%,而且均是通过无成本和低成本的操作改进措施实现的。唐建平的成就表明如何管理建筑中的能源使用可能成为未来若干年世界上最经济、最有效的节能减排途径之一。

这个领域的实践最早开始于90年代中期,就是美国的“能源之星”建筑。这个全国性的计划由美国环保局(EPA)发起,对在美国国内建筑节能方面表现上佳的企业进行奖励,这个自愿性的模式主要归功于美国建筑物管理方式的改变。2000年,该计划进行了一项研究,把表现最好的建筑和市场上的其他建筑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令人吃惊,人们发现表现最好的建筑并非都采用了最新或者最有效的建筑技术,而是清一色地采取了大胆的建筑管理策略。这就是著名的“2000分级”研究。

几年后,当美国环保局设计帮助中国建筑物节能的方式时,自然而然也把操作作为起点。美国环保局在中国进行的研究显示,用无成本和低成本的操作策略进行建筑节能在中国也会产生与美国类似的效果。eeBuildings项目由此发端,现在已经覆盖了中国6000万平米的建筑物,从2001年到2008年培训了2500名物业管理人员,唐建平就是该项目第一批参加者。

唐建平的经验是最好的实例,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建筑节能打开了一扇敞亮的窗户。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要迅速且经济地降低能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最佳的全球性方式就是建筑节能。

关于中国建筑部门的发展及其对能源利用影响的论述已经很多了。比如,近年来中国每年新增建筑面积多达20亿平米。根据中国建设部的数据,过去20年中,建筑耗能量每年增加速度超过10%,目前在中国能源总消费中的比例高达25%。

然而,解决中国建筑能耗问题的注意力主要还都集中在设计和细枝末节的标准上,没有人关注如何通过改善物业管理来提高建筑的节能成效(就像唐建平和上海新虹桥中心大厦那样)。一直以来,无论中国还是国际上,大家关注的都是如何设计出一个据说能减少能耗的新建筑,对于现有建筑的能耗问题则少有人问津,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缺口。

但是,无论在中国还是全世界,都出现了关注点转移的迹象。随着美国环保部2000年的研究,更新的研究表明,即使新建筑设计的能效很高,也未必能够达到预定的节能目标。2008年,美国绿色建筑协会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在得到其LEED认证的建筑中,有25%的节能效果达不到50分(满分100).。“能源之星”为建筑物的节能表现的评估提供了一个基准。这项研究还很初步,但它指明:即使是经过高能效设计的建筑也必须进行最佳的管理才能实现设计的节能效果,只有等到建筑运行起来才能看到实际的节能情况。

EeBuildings项目成功地将无成本和低成本操作措施列为目标,这一成就并非默默无闻。2007年,美国环保局和中国建设部——现在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MHURC)达成一项谅解备忘录,内容就是深化合作,宣传和促进建筑操作改善战略。此外,两部还达成协议,共同投资,在中国制定一个建筑节能基准评级体系。美国环保局为“能源之星”制定了一个类似的评级体系,经过十年的使用,已经成为建筑节能认证系统的基础。这个基准体系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标准(从1到100分),对美国的建筑节能表现进行评估,由于它强大的解析能力,能够包容建筑在位置、气候、规模和其它方面的差异,换句话说,它能适用于美国任何地区。目前,美国环保局的基准体系已经为全美6万多座建筑进行了评分,为市场提供了迅速、简便、经济的标准,告诉市场哪里的能效最需要提高。目前中国还缺乏这样一个标准。

2009年,中美两国在建筑节能领域的合作又增加了两个新的后续项目,均由中国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出面。一个项目得到美国国务院的支持,目的是把无成本和低成本的节能方式推广到另外1 0座中国城市。另一个项目得到美国国际发展局的支持,目标是制定一个标准的建筑节能基准评级体系。

如果这些新的合作项目能够获得成功,中国的决策者们就能获得一整套有力的工具,制定计划来有效降低全中国千万建筑的能源消耗。一个基准评级体系则能经济而快捷地对大量建筑进行评估,从中找出那些表现最差、最急需改进的。如果能进行一次全国性行动,采用无成本和低成本措施有组织地帮助建筑进行节能降耗,那些节能表现较差或一般的建筑不需要进行任何耗钱费时的技术升级就能改善节能效果。
这项建筑节能行动中所有的经验、知识和合作都很有启发意义。合作的动力来自美国大规模全国行动(能源之星)的实际效果,并非把一些纸上谈兵的想法推销给一个新市场。在中国市场上摸索出的一个新做法就是消除那个关键的障碍。最终,要落实持续长期合作的能力使这些行动中产生的知识和经验得以蓬勃发展,成为真正的全国性解决方案的基础。

正在进行中的这一合作核心思想的效用可能超越中国并且超越发展中国家市场。绿色建筑行动日益关注已有建筑的节能表现,这几乎已经成了理所当然的现象。全世界的大公司也越来越清楚地看到其中的价值,把通过低成本手段改善它们在全球大量房地产的节能表现视为一个更加有力的节能方式,代替那些眼光狭窄的做法,比如单纯设计一个得到绿色认证的总部大楼。印度等经济体面临着和中国类似的挑战,包括缺少建筑节能表现评估标准、无法有组织地帮助建筑节能。但这也为平行方案提供了机会,有些行动已经展开。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建筑节能 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