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通往哥本哈根之路不平坦

2009-11-10 13:21:15 新华网   作者: 郇公弟 黄堃  

6日,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之前的最后一轮磋商在巴塞罗那落幕。《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德博埃尔说,本次谈判在适应气候变化、技术合作、通过保护森林来减排温室气体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两个关键问题,即发达国家中期减排目标和用于帮助发展中国家的资金问题,仍未解决。

发达国家施展拖延战术

巴塞罗那会议2日开幕,来自全球180多个国家的4000多名代表参加了此次谈判。在闭幕会议上,发展中国家代表纷纷发言,表示对当前谈判停滞十分失望。小岛国联盟代表指出,“我们正是发达国家拖延战术的受害者,现在的拖延导致物种的消失,未来将是国家的消失。”

《京都议定书》工作组中国谈判代表李婷则警告:“拖延战术已经被玩弄了3年多,现在发达国家还在通过各种借口拖延。接下来在哥本哈根最终上演的也许是它们从"《京都议定书》附件一"中的"大逃亡"。”

在5天的谈判中发达国家极尽拖延之能事,特别是《京都议定书》工作组的谈判依旧停滞。记者在谈判现场看到的情形是,在谈判的前两天,西方国家代表们仍然在长篇大论地重复他们的既定立场,个别国家代表发言长达一个小时以上。最终,非洲国家代表忍无可忍,集体离席抗议。中国等国代表则极力扭转谈判进程,要求发达国家将减排目标细化到自身减排、碳市场交易、森林减排等不同部分。

欧盟代表在谈判闭幕式上表示,他们仍然坚持上个月在曼谷会议中提出的终止《京都议定书》而另搭新框架的提议。日本和澳大利亚代表也遥相呼应。对此,发展中国家则坚决抵制。

德博埃尔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难掩遗憾地说,哥本哈根可能难以成为原定的终点,也许人们只能再达成一份“哥本哈根路线图”。

《京都议定书》不应终结

自曼谷会议开始,气候谈判的焦点已经演变成扼杀与挽救《京都议定书》之战,在此次谈判中这一争论更趋白热化。

一个广为流传的错误说法是“《京都议定书》将于2012年到期”。但正如一位高级谈判代表所说,所谓到期,实际上只是《京都议定书》附件一到期,也就是37个签约发达国家的第一期减排承诺到2012年到期,而议定书所有其他的内容仍将继续有效。根据“巴厘路线图”的授权,目前所需要谈判的是第二期以及之后的减排义务。这正是《京都议定书》的构架。因此现在的任务是执行而不是扼杀《京都议定书》。

然而,在过去3年多《京都议定书》工作组的谈判中,发达国家并不是在积极推动议定书的执行,而是在故意延迟谈判。

分析人士指出,终结《京都议定书》,发达国家的意图有三:一是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混为一谈,迫使部分“先进的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巴西、南非等同样承担强制的减排任务;二是降低发达国家的减排任务,将发达国家本应实现的“有雄心”的指标改变成“底线指标”;三是改变协议性质,削弱减排义务的国际约束力。比如美国代表此前就提出减排仅仅是单边或国内的行动,而不受国际法律条约约束,甚至根本不需要进行国际谈判。

当然,在法律上要终止《京都议定书》难以实现,这需要所有国家同意。正如李婷所说,“《京都议定书》不是一部小说、一项指导、一个宣言,它是一部条约,在1997年制定并有190多个国家通过”。

发达国家应当拿出政治决断

发达国家提出自身由《京都议定书》所要求的第二期减排义务,是当前谈判核心。但目前各发达国家提出的减排指标与发展中国家的期望相去甚远。发展中国家要求发达国家2020年应当在1990年的水平上至少减排40%。

目前只有挪威承诺到2020年比1990年减排40%。欧盟提出减排20%到30%,日本减排25%,美国的目标则仅相当于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4%左右。

当前欧盟、日本、澳大利亚等企图撕毁《京都议定书》,他们要仿效的对象,就是根本没有参加《京都议定书》的美国。所有的发达国家采取的一个共同行动,就是不愿就减排指标问题进行谈判。中国代表团团长苏伟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指出,“他们这种回避谈判的态度,给哥本哈根会议的成功蒙上了阴影”。

对于发展中国家最为关心的资金和技术支持问题,欧盟和日本代表称,不到哥本哈根大会结束最后一刻,他们不会提出自身所提供资金的准确数字。而美国则根本没有计划提出一个资金的数额。这让发展中国家极其失望。

相比之下,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并不承担减排义务的发展中国家,却在积极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德博埃尔曾是“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的成员,见证了中国在相关领域作出的努力。他说,虽然中国并不负有《京都议定书》中的减排义务,但“如果看看中国已经实施的气候和能源政策,我认为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举措已位于世界前列”。

通往哥本哈根之路不平坦。要使哥本哈根大会不至于流产,还需要各国领导人,特别是发达国家领导人尽快拿出政治决断。而留给他们的时间,仅有一个月而已!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哥本哈根